內容試閱
我很喜歡逛古老的城鎮喔!看陌生的街景、陌生人的生活。我喜歡欣賞掛在老房子前的牛奶配送箱、釘在小型店家牆上的琺瑯質招牌。走在古老的城鎮裡,就能進入古老的時間旅行。
因為這個城鎮可以四處遊走,所以我很喜歡。假如是京都那種條理井然的大城市,會讓我有種在電動遊戲裡爬格子似的無力感。或許是因為京都的鬧區沒有坡道的關係吧!不能調整走路速度和呼吸節奏,有時反而更令人覺得疲憊。就各種意義而言,都讓人感受到大都市的沉重。
是呀,這個城鎮會有如此的格局,其實是有其防衛上的需求和歷史因素吧。
一如地圖上所顯示,兩條河川環抱的丘陵成為城鎮的中心。城鎮的三面是丘陵,一面臨海,可說是天然的要塞呢。城堡建築在丘陵之上,底下市區的小巷和坡道據說還發揮了易守難攻的功效。由於這個城鎮沒有燒毀,所以從前都市計畫的原貌仍然保留至今。
我總覺得『沒有燒毀』是一句懷念的話。印象中小時候,大人們一見面總是會說『那裡燒毀了嗎』、『那裡沒有燒毀』之類的話。年紀小的我不懂,不過大概就是在說有沒有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襲擊吧。仔細想想,各個地方曾經那麼頻繁地遭到戰火洗禮這個事實的確夠嗆,『燒毀了』、『沒有燒毀』成為日常會話,也真的很恐怖呢。
好久沒到這裡了。自從小學的遠足以來,我就沒來過了。這種有名的觀光勝地,往往是住在當地的時候反而沒有機會造訪。不過妳看,盛夏剛過、如此悶熱的大白天,卻連一個團體遊客都沒有,真是不受歡迎呢。或許我們能幸運地優閒參觀吧。倒是冬天,電視新聞總喜歡拿這裡保護樹木不被積雪壓壞的傳統習俗作文章,所以觀光客還是滿多的。
畢竟是號稱日本的三大庭園之一,果然面積寬闊、規模宏大、管理完善、內部變化豐饒。尤其是蓊然的綠意,甚至給人勇猛的氣勢。
權力真是可怕的東西!這麼厲害的景觀,如今已沒有人能建造了吧?當然很棒啊。不但漂亮,也是值得誇耀的文化遺產;作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我認為有其必要。可是它終究只是個庭園,而不是農地、學校或是渠道。能夠建造這種東西的權力,以及維持它好幾百年的執著,這似乎已經超越了我們所能理解的範疇。
沒錯,我們常常會遇到和自己的世界不同次元、完全無法理解的事情。它們偽裝成偶然的姿態,在某一天突如其來地出現。遇到這種事情時,沒有人會告訴我們就是那種東西的性質就是這樣。這是理所當然的嘛。
妳認為人類遇到無法理解或超越理解範疇的東西時,該怎麼處理才對呢?
是要拒絕,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呢?是該生氣、怨恨、哀傷、嘆息,還是當場愣在那裡呢?能夠想到的反應大概就是這些吧。
我在那之後,便立刻搬到長野了。畢竟我還只個小孩,只要環境改變,好像就能重新開始。事實上,我也馬上就忘記有過那麼一回事了。
不過奇妙的是,它卻如同雜質一樣,沉澱在內心的某處。
試著去回想的時候,我也不會產生特別嫌惡的心情──反正我也不是直接的關係人。只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其他莫名其妙或無法理解的事情時,我總覺得彷彿有人會悄悄地攪動我肉體深處,讓沉澱的雜質慢慢浮上來。這個時候的不愉快感覺,便一點一點地留存在我的身體中。
我已經不記得起因是什麼了。只是有一天,我意識到自己得把積存在身體裡的東西處理一下才行──如果不將身體裡的東西給挖出來,我悶得無法繼續生活下去了。所以,我想過該怎麼做才能一吐為快了喔。
我想過了。儘管心中無法理解,我依然不斷地努力思考了。
而且我也做了一些調查──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
這就是我所採取的對策,我唯一所能選擇的方法。
結果,呈現出來的就是《被遺忘的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