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食品安全專家教你安心買,健康吃:9個基本觀念、17種食物陷阱、5大飲食原則,一次告訴你!

  • 作者:文長安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9/06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71-4
  • 系列:真健康
  • 規格:平裝/176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
  • 分類:健康養生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到底是化工廠?
還是食品添加物工廠?!

大家對美食的基本要求是什麼?是健康,還是好吃?或者「俗擱大碗」,便宜最好?你一定會納悶:難道這三者不能兼顧嗎?
名廚阿基師就曾經指出,好吃的菜不養生,養生的菜不好吃!但是現在大家的味蕾都已經被「香、濃、很鮮甜、超Q、超細綿……」的形容所俘虜,似乎已無法接受所謂的「食物的自然原味」了。為了滿足現代人這種虛華的感官心態,廠商只能仰賴更多的食品添加物。

舉例來說,怕胖的女生大多喜歡選擇低脂牛奶來喝,心理上覺得少一點脂肪,可以少一點熱量。但是,如果牛奶的脂肪都去除了,卻還要保有濃醇奶香味,不加點合成香料怎麼會順口呢?小朋友喜歡的布丁想要吃起來ㄉㄨㄞ一點、滑溜一點,多加點食用膠或黏稠劑就搞定了。吃起來稠稠的八寶粥或是罐頭湯汁,光靠糊料調整就能做到濃稠合宜、老少咸宜。

還記得曾經在國內掀起食品安全巨大風波,甚至引來國際關注的「塑化劑」及「毒澱粉」事件」嗎?其實就是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食慾和食品賣相的追求,但又貪圖便宜,於是讓上游原料供應商有了以假亂真的空間,把工業用原料代替食用原料,將塑化劑取代了起雲劑,而把順丁烯二酸混入化製澱粉之中使用。

化工業的技術運用與食品添加物的理論之間,本來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通的。擔任衛生福利部(前衛生署)公職,負責餐飲衛生、食品衛生和管理長達二十五年以來,我確實發現台灣的食品添加物業有這五大獨特現象:

1.食品添加物業大多具有「化工原料行」或「化學原料進口製造銷售業」的名稱,而且大多數是公司、工廠(倉庫)分開二地。

2.這些公司、工廠平常都不會開放參觀,外人無法知道廠內的生產情形。

3.所有進口資料大多存放在公司裡,工廠內幾乎沒有進口資料可以提供衛生稽查員稽查,增加了稽查員稽查的時間及困難度。

4.工廠內的員工幾乎不知道添加物的組成成分,通常員工只負責攪拌、包裝和販售作業,至於調配方法和配方相關的know-how幾乎都掌握在公司的少數高層主管或者只有老闆手上。

5.每次進入這些食品添加物工廠裡,就會看見廠內存放的物品幾乎無中文標示,儼然是來到了外國工廠。四周堆放著沒有品名的原物料,如果不是負責人,根本無法知道包裝袋內或桶內裝的物品是什麼?

長期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要嚴格控管這些上游廠商其實很困難,毒澱粉事件中的上下游關係就是一例,上游是工業原料廠商,下游是食品經銷商,等於左手買進順丁烯二酸,右手混入澱粉以「食品原料」賣出;明明製造的是非法食品添加物,卻仍以「食品原料」名義販售。但台灣目前卻沒有任何單位追蹤化工原料的流向,也未限制購買化工原料的資格。因此身為消費者也只能力求自保。

奉勸大家還是盡量選擇吃食物的原味,少吃添加食品,只要舌頭恢復了原本的味覺,你就會發現還是天然的食材最好吃!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