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治療耳鳴,最需要改變想法的是醫生
二十多年前,我在台中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開辦了耳鳴特別門診,有位醫學院同學的姊夫前來求診。這位在學術界聲譽卓著的哲學系教授,表示自己有嚴重耳鳴和失眠的症狀,這個問題足足困擾了他兩年之久,也讓他無法繼續在大學裡教書,整個人顯得鬱鬱寡歡。當時的耳鳴特別門診大約需等待六到九個月的時間,但我特別替他安排了三天後的門診加號,不料,特診前一天他竟然在大甲鐵砧山上吊自殺了!這件事在醫界引起不小的話題震撼,隔天新聞報導出現「嚴重耳鳴導致患者自殺身亡」的斗大標題,連國立醫院的教授也開始附和這樣的說法。
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這位大學教授被憂鬱症纏身多年,卻從未正視自己精神上出了問題,也沒有向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求助,反而三番兩次遠赴西藏尋求另類療法。由於延誤就醫,結果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著實令人惋惜。
耳鳴特別門診中,經常遇到許多憂鬱症及恐慌症的患者。在我的臨床經驗之中,大約百分之十的耳鳴特別門診患者需要轉介到精神科就診。
有人曾經問我:「耳鳴會嚴重到讓人自殺嗎?」
我想起後印象派大師梵谷,他一生中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而他留給後世最深刻的印象,是那幅耳朵纏著繃帶的自畫像。據說梵谷在跟好友高更爭吵後,動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並且在兩年後自殺身亡。梵谷為何如此瘋狂地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又為什麼結束寶貴的生命?有人說是精神失常導致的結果,不過也有傳言說梵谷並非自殘,而是跟高更爭論時被對方砍下了耳朵。當然,事情的真相早已隨著當事人辭世而成謎,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梵谷的一生充滿傳奇,後人從過往的病歷及書信中發現,他長期遭受耳鳴及暈眩所苦,更推測他可能因內耳的內淋巴水腫而引起「梅尼爾氏病」。治療過梵谷的醫生曾記載,梵谷經常聽到噪音,讓他感到十分痛苦,因此許多人都認為「耳鳴」是促使他走上自殺之路的導火線。
身為一個專門治療耳鳴及暈眩的耳內科醫生,我從梵谷割耳事件中得到許多啟發。正確來說,嚴重精神疾病常伴隨耳鳴症狀,如果不妥善地治療精神疾病的話,有些患者可能出現自殘的舉動。不只是這位哲學系教授,也許梵谷也是飽受精神疾病所苦,才會結束年輕寶貴的生命,和耳鳴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耳鳴是來救命不是害命的
耳鳴的成因很複雜,牽涉的範圍也很廣,包括身、心、靈各方面。診療耳鳴的醫生不能只著眼於耳朵,也不能只憑聽力圖就作出判斷,因為許多內耳的損傷或退化已經存在多年,也就是說,內耳已經報案而且結案了。當耳鳴的響度突然增加,很多時候導火線並不在於內耳。所以,耳內科醫生要像真正的內科醫生一樣,仔細檢查身體的各部位及可能產生的問題。例如鼻子過敏、鼻竇炎、胃食道逆流、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年期、恐慌症及憂鬱症……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若是醫生能夠發揮「福耳摩斯」明察秋毫的辦案精神,抽絲剝繭地找出各種潛在原因,就能給予正確的治療。
在這個醫學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耳鼻喉科醫生必須有一個認知:耳鳴不能只當成聽力的問題來處理,所以只顧耳朵,不管身體其他系統的治療方法早已經嚴重落伍了!耳鳴就如同疼痛一樣,是一種警訊,表示身體正在向你發出求救的電報,通知你身體出狀況了!因此我們可以把耳鳴視為身體的警衛隊。有些疾病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如果以疼痛來警示,未免太過沉重,因此身體先以耳鳴來提醒你,尤其是聽覺或附近器官系統出狀況時。例如胃食道逆流患者也可能耳鳴,這是因為胃酸到喉嚨及耳咽管的距離很短,一旦胃酸湧上來時,就可能塞住耳咽管,引發耳鳴。
不開藥的哈佛醫生
很多醫生一聽到患者耳鳴,就會開銀杏或維生素B群來治療,結果讓患者越吃越上火,反而放大了耳鳴的感受。這都是以前不瞭解耳鳴,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會有亂槍打鳥的做法。
一九九一年,我在台中榮民總醫院擔任主治醫生時,有機會遠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擔任研究員,主要研究暈眩。麻省總醫院是哈佛醫學院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教學醫院,也被媒體評為美國最好的醫院。對於醫生而言,這裡就如同聖殿一般,許多人都渴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