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短短三分鐘的習慣,就能打造不會累的身體
本書能幫助因駝背等不正姿勢而受限的內臟痛快伸展、恢復健康。
不論任何人、任何時間都能輕鬆做到內臟伸展操,而且效果顯著。只需短短三分鐘,就能輕鬆達成,從小朋友乃至於銀髮族皆能樂在其中,持之以恆。
這個方法特別推薦給經常在辦公桌工作、常盯著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還有常久坐的人,請大家務必趁工作或家事空檔試試看。
◆ 不僅能打造不會累的身體,也能改善肌肉僵硬痠痛或體型變化
若要追根究底,「伸展內臟」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的「伸展」(stretch),一般意指拉扯原本緊繃的肌肉,讓肌肉回歸正確位置。話雖如此,我們可不能直接抓住內臟拉扯或伸展吧。
本書所介紹的「內臟伸展操」是藉由伸展特定肌肉、調整骨骼,藉此將平日生活中遭受壓迫的內臟調回正確位置。內臟若能回歸正確位置、恢復原本運作,血液循環就會變好,治癒能力自然也會提高,如此一來就能打造不會累的身體。
實踐內臟伸展操後不但姿勢會變好,還能增強肌力,肌肉僵硬或痠痛等各種問題也會逐漸獲得改善,還能預防駝背、小腹突出等體型變化。大家不覺得這完全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 坐著就能做到!任何人都能做到,效果超群!
不論是多棒的健康方法,要是很難做到,就會淪為紙上談兵。有很多人為了身體健康而想做伸展操或運動,但是總有「沒時間」、「好麻煩」、「以後再做吧……」的念頭,也因為這樣,到最後一事無成。
但是內臟伸展操不同。這種方法相當有效,是根據我二十五年來,從五萬人以上的整體臨床經驗所研發而來,無需特別空出伸展操的時間,工作或做家事時就能輕鬆做到。只要大家實踐過,或許就會恍然大悟地覺得:「原來如此!」
內臟伸展操的最大特徵在於短時間內,坐在椅子上就能做到。每種伸展操的時間都只需三分鐘,其中有些伸展操甚至不會被周遭的人察覺,還能在辦公室或電車裡做。
很多人對於伸展操都會有「躺著做」的強烈印象吧?讓我們比較一下「躺著做的伸展操」與「坐著做的伸展操」。
躺著做的伸展操
優點:能運用身體的重量,效果很好。
缺點:需要躺下的空間;做上一輪很耗時間;只要覺得麻煩,就無法持之以恆;有時還會覺得很難。
坐著做的伸展操
優點:不挑地方,短時間就能做到;動作單純,任何人都做得到;能輕鬆
養成習慣。
缺點:一天必須做上好幾次。
「很難騰出做伸展操的時間」、「就算試著開始也難以持續……」就算是這種人,如果選擇坐著做的內臟伸展操,應該就能輕鬆地持之以恆吧。
◆ 伸展部位只有三處,能毫不勉強地持之以恆!
本書將「內臟伸展操」分成三大主題逐一介紹,主要重點如下:
1. 讓「橫隔膜」完全活動,肺部隨之舒展。
2. 活動「髖關節」,腸道和子宮隨之恢復健康。
3. 讓「肩胛骨」恢復自由,心臟隨之放鬆。
當然,這種伸展操的效果不僅止於內臟,伸展橫隔膜能改善背痛、駝背等;伸展髖關節對於改善腰痛、生理痛,還有臀部下垂都很有效;伸展肩胛骨則有助於改善肩膀僵硬、手麻、暈眩等。除此之外,在做這些伸展操之前,如果能先做第六章介紹的「扭扭體操」,內臟伸展操的效果必將更為提升。扭扭體操是一種很簡單的體操,請務必嘗試看看。
你只需要每天持續做內臟伸展操,就能解決身體歪斜或身體的疼痛問題、增強肌力,重拾正確姿勢。當內臟獲得刺激活化後,就能打造不易累的身體了。
大家現在可以不相信,但請以受騙的心情嘗試看看。唯有實踐的人才能重拾活力、美麗再現,每天過著神采奕奕的生活吧。本書如果能成為「永遠都想神采奕奕」的人的福音,本人深感榮幸。
橫隔膜是讓肺部活動、幫助呼吸的重要存在
如先前說明,橫隔膜肩負著讓肺部活動、幫助呼吸的重要使命。
讓我們再次確認橫隔膜的運作機制。
首先,吸氣時橫隔膜收縮下降,肺部膨脹讓空氣流入。相反地,吐氣時橫隔膜放鬆上升,空氣會從肺部被擠出來。
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腹式呼吸」。
大家有沒有聽過「深呼吸有益健康」?
這是因為深呼吸能吸入大量空氣,從而吸收大量氧氣。
吸收大量氧氣供給身體,細胞就會活化。細胞一旦活化,身體就會朝氣蓬勃,最後就能打造不會累的身體。
如此一來,像是在做激烈運動時,疲憊感很快就會消失,運動也不會再是件麻煩事。如果能多多運動身體,體力應該也會越來越好,對精神層面而言也是好事一樁吧。
橫隔膜正如上述所說,對於打造一副不會累的身體,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如果長時間維持拱背姿勢,橫隔膜會怎麼樣呢?
橫隔膜會受到壓迫,處於蜷縮狀態。
這種情況若成為常態,橫隔膜就無法發揮原有功能,肺部也難以充分吸入空氣。
那麼,肺部無法吸入空氣時會怎麼樣呢?
氧氣難以充分運行到體內各處,身體將會變成稍微活動就覺得疲累的狀態。
那麼一來,人就會懶得活動身體,肌力也會退化,有時候甚至不想出門。
在此情況下,你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累,精神層面或許也會隨之沮喪不已,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例如,只要一貧血,爬樓梯時就會上氣不接下氣吧。
如果不是貧血,健康檢查也查不出什麼毛病,只是稍微走快一點就氣喘吁吁,很可能就是橫隔膜無法活動,導致肺部無法大量吸收氧氣所造成的。
橫隔膜未發揮功能時,還會出現其他各種症狀,讓我們繼續詳細地看下去。
橫隔膜不動,就會發生這種事!
橫隔膜周遭有哪些器官呢?
大家看看一○○頁的圖應該就能瞭解,橫隔膜上方有心臟與肺部吧?橫隔膜的下方則佈滿了各種器官。如果說維持生命所需的器官,都被塞在這裡也不為過。
當這些器官舒服地處於正確位置時,就能充分發揮各自功能。
但是,如果持續拱背生活,橫隔膜始終遭受擠壓會怎麼樣?理所當然,會發生大家所想像的情況。
由於體內的器官密集,只要橫隔膜擠壓到任一器官,周遭器官也會連帶互相壓迫。結果,就會陷入如骨牌效應一般的狀態。
遭受擠壓的內臟無法再發揮原有功能,各種症狀就會隨之出現。
具體而言,會發生什麼事呢?讓我來介紹一下主要事例。
橫隔膜不動,對上方器官造成的影響
【案例1】位於胸部中央的「縱隔」被往下拉扯
→心膜(包覆心臟的膜)緊繃
→容易出現心律不整
【案例2】包覆肺部的「胸膜」被往下拉扯
→肺部緊繃
→無法深呼吸
→變成淺呼吸、肩膀呼吸
→光是爬樓梯就會氣喘吁吁
橫隔膜不動,對下方器官造成的影響
【案例1】肝臟被往下壓
→右側腎臟被往下壓
→右側腰大肌遭受擠壓而緊繃
→小腸被往左壓
→子宮被往左壓
→大腸遭受壓迫
→出現便秘問題
【案例2】脾臟被往下壓
→胰臟被往下壓
→左側腰大肌遭受擠壓而緊繃
→出現腰痛、腰閃傷等問題
【案例3】小腸下降,被往右壓
→連接小腸與大腸的閥門「迴盲瓣」遭受壓迫
→迴盲瓣維持敞開
→出現拉肚子的狀況
像這樣諸如「心律不整」、「上氣不接下氣」、「便秘」、「腰痛、腰閃傷」、「拉肚子」等,乍見似乎沒有任何關連的症狀,卻全都與橫隔膜的動作有關連,很不可思議吧?
當然,身體不舒服時,最重要的還是請醫師診療。
但是如果醫師檢查不出個所以然,卻出現心律不整的情況、不是貧血卻常氣喘吁吁、想不出什麼相關原因卻持續便秘或拉肚子時,就很可能是橫隔膜不動所造成的。
此時,請嘗試看看接下來要說明的「橫隔膜的內臟伸展操」。
*橫膈膜的內臟伸展操1:垂直水平、手肘直角法
1. 坐在椅子上。
2. 手臂水平伸直,手肘彎成直角,手掌向後。
3. 讓上半身前傾約十度。
4. 保持此姿勢,緩緩做深呼吸三次。
5. 後方肋骨位置不動,以橫隔膜後側得以伸展的狀態,慢慢挺起上半身。
*橫膈膜的內臟伸展操2:四十五度前屈法
1. 與桌子距離約三十公分,坐在椅子上。
2. 撐起骨盆,手臂水平伸直,手肘彎成直角。
3. 以該姿勢,順勢讓上半身前傾四十五度,手掌撐住桌面。
4. 保持該姿勢,緩緩深呼吸三次。此時,請意識到肋骨後側的擴張。
5. 後方肋骨位置不動,以橫隔膜後側得以伸展的狀態,慢慢挺起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