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如果,連「熱」都無法治療的話,
那應該無藥可醫了吧。──希波克拉底
前言──只要五分鐘就能讓身體發生變化,超神奇的熱刺激
「我罹患了被醫生宣告只剩下三個月壽命的胰臟癌,癌細胞三個月就消失了。」
「異位性皮膚炎當場就止癢,持續做沒多久,皮膚就變漂亮了。」
「解決了長年困擾我的視力不佳問題,現在不需要戴眼鏡了。」
開業超過半世紀以來,我聽過無數這樣的好消息。此外還有腰痛、頭痛、坐骨神經痛、牙痛、肩膀痠痛等各種疼痛消失,血壓當場下降二十、回到標準值,被認為會拖很久的扭傷在一週就痊癒了、凸出的小腹消掉了等等,對各式各樣的症狀都能看到戲劇性的效果。
達到這麼多實際成績,其實做的事情真的很簡單。一次只需要幾分鐘,用「某種方法」熱敷特定的部位就可以了,而且使用的東西都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東西,無須準備也不用花錢,馬上就能實際感受到成效。
「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
應該有很多人這樣想吧?
的確,如此驚人的成效或許令人難以置信。我的父親是整體師,我從五歲起就跟著他協助大批患者解決疾病及身體不適的問題;我參與培育後進人才,也曾經營過醫院。即使花了大半人生,診斷過百萬人的身體,還是看過許多讓我感嘆「沒想到這麼有效……」的病例。
文章一開頭提到,罹患胰臟癌的六十歲女性的病例更是超乎想像。儘管是病人在幾個月後死亡也不奇怪的癌症,正在發展中的癌細胞卻在三個月後離奇地消失了,還讓我看到她生氣蓬勃的模樣。當然,她現在仍然活得很健康。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症狀能在短時間內簡單地消除呢?
那是因為成功地解決了體內產生的「熱不足」的問題。
人體內的體溫隨時保持一定的溫度。一天的氣溫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可是體溫卻不一樣;這個體溫很敏感而且很重要,如果降低五度就會危害到生命。
大家都是如何測量體溫的呢?
一般都是用將體溫計夾在腋下的腋下式與放進嘴裡的舌下式,也有放在耳朵測量或是用直腸測量的方法,這些都是能掌握體內溫度的簡易測量法,不過並非所有的部位都能測量到相同的溫度。
通常身體內部有肌肉與脂肪守護,不容易變冷,溫熱的血液不停地在直徑幾公分的粗大動脈裡流動,體溫當然會偏高。這個體溫稱為「深層體溫」,通常在三十七度。
測量的位置愈接近皮膚,溫度就愈低,指尖與腳尖有時會低於三十度;運動後或入浴後,由於血液循環變好,相同部位的溫度也會升高。餐後的腸胃為了提高消化食物的機能,血液會集中,溫度也會提高。
如同上述,機能活化的部位由於血液聚集,溫度也會升高;反過來說,機能不好的部位多半體溫會下降。
「部分體溫下降」可能導致癌症
長期放任「部分體溫下降的狀態」會導致血液循環惡化,功能變差,這麼一來內臟功能會變差,血管與肌肉會硬化,或是癌細胞增加而容易罹患疾病,進而產生身體不適或疼痛等症狀,連原本有的症狀都很容易跟著惡化。
可以消除這樣的狀態,就是「熱刺激」的強大力量。
做法非常簡單。
一、將溼毛巾擰乾後放進微波爐加熱。
二、如果太熱就稍微放冷,熱敷有問題的部位幾分鐘。
三、適度地重複以上步驟。
就這麼簡單。
大家應該常常在餐廳用到熱的溼毛巾,女性朋友也會為了美容將熱毛巾放在臉上熱敷。「熱刺激」用的道具類似這類毛巾,就是常見的熱毛巾、蒸毛巾或溫毛巾。而為了得到讓身體能產生變化的超強效果,有些小訣竅是不能忽略的。
關於這些之後會再介紹,首先請將熱毛巾放在有問題的部位進行熱刺激。
有什麼感覺呢?
「剛開始覺得有點燙,不過很舒服。」
「很想再熱敷一次。」
「不覺得熱,敷的部位會覺得冷。」
有這種想法的讀者朋友們請小心。
你的身體可能有部分的「熱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