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雙酚A是不孕天敵、干擾性荷爾蒙
二○○九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刊載一篇雙酚A釋出實驗,受試者是七十七位大學生,實驗為期兩週。第一週每天飲用的是不鏽鋼瓶盛裝的冷水,第二週每天飲用的是聚碳酸酯PC塑膠瓶盛裝的冷水,每週喝完後,再檢測尿液、記錄,結果發現,第二週驗尿時,尿液中雙酚A的濃度高於正常人平均水準,比第一週尿液增加69%的濃度。實驗期間,受試大學生沒有改變任何生活模式,只有盛裝冷水的容器改變,所以研究者高度懷疑是PC塑膠材質之雙酚A釋出水中造成的結果。
雙酚A(Bisphenol A, BPA)又稱二酚基丙烷,是製造聚碳酸酯(PC)、環氧樹脂材料及熱感應紙等製品的重要原料,在工業界使用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由於具有韌性強、耐熱性高、質量輕、透明性佳、耐衝擊、電子阻抗強等特性,雙酚A廣泛應用於各個產品,包括食品包裝、透明容器、家電產品、LCD電視、電子零件、光碟、車前燈、相機鏡頭、安全帽、護目鏡、感熱紙、人造假牙、通訊設備等。
雙酚A對生殖系統的危害甚巨,近年來國外對雙酚A的研究發現,它有降低雄性睪丸功能、提高不孕症機率、干擾胎兒生長等副作用,《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篇論文指出,雙酚A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生殖能力、男性精蟲異常等問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公眾近用》(NIH Public Acess)刊載一篇〈精液質量及精子DNA損傷與尿液相關,來自不孕不育診所〉的研究,發現雙酚A對精液質量的降低及精子DNA損傷有關聯性;《美國生殖醫學學會》也有一篇〈尿液雙酚A(BPA)與精液質量水平相關〉的研究,結論顯示尿液中雙酚A濃度與精液質量有密切關係,也就是雙酚A濃度越高,精液濃度、精子數量及活動力越低。
近年來的研究又發現雙酚A會對兒童大腦產生不良影響,二○一五年七月《神經毒理期刊》(NeuroToxicology)刊載一篇〈雙酚A:人類暴露及神經行為〉(Human exposure and neurobehavior)的研究,發現無論是產前或產後暴露於雙酚A中,都有可能會對兒童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出現侵略行為、焦慮或抑鬱症狀。
你使用的奶瓶合格嗎?
嬰兒呱呱落地以後,挑選奶瓶就是新手父母的功課之一,面對各種不同功能、材質的產品,常常研究再三,究竟是要挑選體積輕薄、價格便宜的塑膠材質?還是耐用厚重、安全性高的玻璃材質?
塑膠材質的奶瓶因為重量輕、耐摔,很受媽媽們的青睞,但是國際間諸多研究發現,使用不當時,比如沖泡加熱、高溫消毒、刮傷、磨損等狀況,所含的雙酚A容易釋放出來,會提高嬰幼兒暴露其中的風險,而且使用時間越長,釋放的毒素就越多。
雙酚A可能會從容器溶出至食品和飲料中,再經飲食進入體內,因此各國紛紛制定了相關法規。民國九十八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公告列管雙酚A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民國一○二年食品藥物管理署修正發布「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A之塑膠材質,同時規定PC材質的塑膠食品器具、容器、包裝之溶出量的標準為0.6 ppm以下(嬰幼兒奶瓶除外)。
自從政府公布禁令之後,PC奶瓶已經無法生產及販售,於是市面上出現標榜不含雙酚A(BPA free)材質的奶瓶,但是民國一○四年,衛福部進行抽驗一百二十九件奶瓶,仍有四件驗出違規殘留26~165ppb(十億分之一濃度)雙酚A,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所以挑選奶瓶時需要慎重。
不含雙酚A的奶瓶材質有PP、PES、PPSU、矽膠、玻璃和不鏽鋼奶瓶,其中的矽膠、玻璃、不鏽鋼非塑膠材質,自然不會含有雙酚A;至於PP、PES、PPSU是塑膠材質,雖然不含雙酚A,但因價格比起PC材質昂貴,很可能會有仿冒品,購買時更要看清標示。
安撫奶嘴安全嗎?
寶寶越長越大,開始會哭、會鬧,不少新手父母便會開始給寶寶吸吮奶嘴。研究證實,寶寶天性就會吸吮,且藉由吸吮反應,可以獲得足夠營養,也容易得到安撫效果,比較好入睡。
只是陳列在架上的安撫奶嘴價格差異好大,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材質也不同,哪一種比較好?我常給大家的建議是安全無害第一,畢竟安撫奶嘴是寶寶含在嘴裡的東西,一定要注重安全性。
目前安撫奶嘴有分全乳膠、半乳膠、全矽膠、半矽膠。乳膠奶嘴是由橡膠乳汁或乳膠製成的,因為是天然材質,顏色偏蠟黃原色,質地柔軟,彈性較佳,但有橡膠味,容易變質,使用壽命較短。矽膠奶嘴是人工合成材質製成,顏色無色透明,挑選關鍵在於是否有標示「BPA free」或塑化劑的標示,歐盟從二○一一年六月起已規定嬰兒用品必須有「BPA free」標示。
安撫奶嘴使用後必須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一旦有刮傷、破損、變質、起霧狀態,需立即更換,否則不僅裂縫易滋生細菌,奶嘴中存在的有害物質也會釋出,對寶寶健康形成危害。
生活中常見的雙酚A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雙酚A的蹤影。我們每天出門到超商、超市買東西,或到ATM領錢,都會拿到感熱紙發票、明細表,由於列印時不會用到墨水,成本低廉,因此廣泛使用於傳真紙、信用卡簽單、彩券、收據等。感熱紙是利用加熱原理將填料融化,促使染料和顯影劑接觸,而當染料發生變化後,紙上就會呈現需要的各種資訊,而雙酚A正是顯影劑中的成分之一,如果碰過這些東西後不洗手就直接用手拿起麵包或洋芋片吃,就有可能將雙酚A吃進身體裡面。
此外,製造罐頭時,罐頭內層會塗抹一層環氧樹脂,它在製造過程中會添加雙酚A,避免馬口鐵生鏽與氧化,並防止食物腐敗。倘若食品罐頭存放在陰涼之處,沒有受到長時間日曬,打開後直接使用,或未曾以加熱、微波等方式處理,一般來說是不會釋出雙酚A的,但若用電鍋加熱或微波處理,很容易釋出雙酚A,所以食用罐頭食品時,一定要記住「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