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的慢管教養:管少一點,愛多一點,教出快樂自信的好孩子

  • 作者:潘懷宗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9/27

  • 定價:260元
  • 優惠價:79205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79-0
  • 系列:親愛˙關係
  • 規格:平裝/208頁/16.5x21.5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親子教養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我的兒子竟然作弊?!



若禹念小學時,有一天,我從學校老師那裡得知他考試「作弊」的消息。當我接到電話時,簡直心痛不已!

我心想,若禹的資質很好,再怎麼愛玩,應該還不至於會以作弊來拿取分數。於是,我問他作弊的原因,原來,並不是他考試翻書或寫小抄,而是他將寫完答案的考卷拿給隔壁座位的同學抄,當場被老師給發現。

雖然他是「義氣之舉」,但無論作弊的理由為何,作弊就是作弊,是不對的行為,我忍不住,狠狠動手打了他三下屁股,而這也是我唯一一次對他體罰,他印象深刻,到現在還記得。

我一向不贊成體罰孩子,但那次我實在太生氣了, 當時還是違背了自己一向堅持「不體罰孩子」的教養原則。所以第二天,我要求若禹以後不可以再作弊,而我也不會再有體罰,兩人約法三章,共同遵守。



還有一件令我難忘的事情是在他高一下學期,若禹曾帶頭翹課,班上有幾位平時很聽他話的同學也跟著他一起翹課。當學校跟我聯絡,告訴我事情的嚴重性時,我的內心惴惴不安,生怕無法向其他同學的家長交代。

若禹回到家之後,我詢問他翹課原因,他說,老師教的東西他都會,留在教室裡很沒意思。這理由讓我哭笑不得,站在若禹的立場想或許沒錯,問題是,他並不知道自己帶頭翹課的結果,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狀況。

果然,那次期中考,他的成績是全班第一名,跟著他翹課的學生全部被當。自此以後,他也不敢再翹課了,以免連累到其他同學。



§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有些爸媽看到孩子的表現逾矩時,心裡常會出現「平常沒有教嗎?」的旁白,而且很容易以當下所見的事情來作判斷,不加思索便對孩子開罵。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孩子眼中的世界以及他們對事情的認知,經常和大人不一樣,所以,做家長的應該要先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引導他們說出內心感受。

有時候,孩子的表面行為,有可能是對於某些事情產生不滿的立即反應,若大人沒有秉公處理,孩子很容易再度出現逾矩行為。有時,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什麼委屈,心裡不好受,大人又置之不理,也會造成他們沮喪和負面的情緒,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心理不平衡。

對待孩子,家長要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開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感到非常生氣,也或許很花時間,但仍需耐著性子,用心去傾聽。聆聽孩子講話時,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要讓孩子完整表達他們想要傳達的意念,並時時留意他們的情緒,從中捕捉他們的言外之意,洞察他們內心的真正需求。

此時,父母要放開自己既有的想法、立場及價值觀,專心去聆聽,不要任意打斷孩子的話,可以用「嗯」、點頭、微笑等方式作出回應。不要倉促下結論或直接否定孩子,必須留給孩子自行思考和判斷的空間。

人的五官中,有一張嘴巴、兩隻耳朵。有人說,這表明了造物主讓我們多聽少講的用意,因為二比一的比例清楚明瞭。我很贊成這個說法,因為傾聽不僅是要用耳朵,更要用心聆聽。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不耐煩的口吻時,就要覺察,是不是自己說了太多,忘了聆聽的重要性。如果能夠適時閉上嘴巴,好好聆聽孩子怎麼說,往往就可以降低親子之間可能引發的一些衝突。做家長的不要一直跟孩子說個沒完沒了,重點說明即可,否則到了最後,孩子會懶得說話。與其讓家裡充滿不快樂因子,不如製造溫暖的氛圍,讓孩子願意回家。要知道,往往不是孩子願意聽你說話時,而是孩子願意跟你說話時,這孩子才能被你救回來,切記。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