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自序
二十五年之後仍是基本法
文/王瑞瑤
二○一三年一月,我與先生聯手合寫《大廚在我家》,以自己的經驗,紀錄整理一個不擅烹飪,卻愛霸占廚房的上班族婦女,面對廚藝高超的五星級大廚老公,是如何重建觀念,由淺入深,在家裡摸索學習美味料理的關鍵。
書中第一章「基本功,練一練」收錄了熟雞應用法、牛肉基本法、蝦仁上漿法、老滷速成法,一試上癮的保師傅經典紅油等五個基本功,而且堅持書寫方式不限字數,不厭其煩,不能精簡,就是不想迎合時下強調步驟簡單,不願秀真功夫的暢銷食譜主流。
記得新書一到手便送回娘家,我小妹翻了翻,忽然抬頭問我:「妳還記不記得那一本用電腦打的,還是點陣列印,割下來貼在大本筆記簿裡的那本食譜?我一直留到現在耶!
啊,沒錯,是有一本這樣的食譜!二十五年前,我隨父親返鄉探親,見奶奶的第一面與最後一面。那時不得已,留下了小妹一人照顧年邁的外婆,而我擔心從小沒洗過米、煮過飯、炒過菜,只會張口吃和負責洗碗的小妹,會把自己和外婆給餓死,所以請父母口述幾道家常菜,再參考書架上傅培梅等老師的幾本食譜,熬了幾個晚上,趕製出六個章節,三十二道菜餚的菜鳥食譜。
哇,好誇張,居然還在,而且除了紙張微黃以外,看起來就跟新的沒兩樣,我念頭一轉,突然想到:「莫非妳在二十五年前根本沒有進廚房照著食譜做來吃嗎?」
「哎呀呀,我有啊,我做了一~~~道菜,是番茄炒蛋,真的真的,妳看,這一頁還有兩滴油漬呢!其他的還來不及做,你們就回來了嘛!」小妹紅著臉,急揮手,想掩飾這本食譜幾乎不曾派上用場的事實。
嗯,實在很有趣,翻閱這本先進科技加土法煉鋼的食譜,嘿,我發現了什麼,六個章節的第一篇全是基本法:炒菜、煎魚、蝦仁、煮湯、飯麵餅,以及煮粥等,沒想到二十五年前教我老妹做菜,腦袋裡想的就是基本法,與即將出版的《大廚在我家2大廚基本法》竟然不謀而合。
「馬步蹲一蹲,邏輯通一通,招式練一練,料理變輕鬆」,這是我與保師傅合寫《大廚在我家》的初心,其實更希望達到「簡化五星大廚的繁瑣廚藝,建立家常烹飪的合理邏輯,培養家庭主婦的做菜概念,達成中華料理的美味傳承。」但老實說,光是要我先生簡化廚藝就要吵半天,寫書的這段時間,家裡氣氛劍拔弩張,一字之差,一言不合,引爆口角,他總是很堅持做菜的細節,例如:蔥薑蒜爆香不要動,聞到香味再翻炒,先熗酒再噴醬油,放了清水才加糖,還要追加白胡椒粉和香油,連最後勾芡都要有濃與稀的程度描寫。
這是我從事文字工作以來最大的挑戰,如何生龍活虎忠實呈現我先生做菜的訣竅,又不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可是看了又看,我還是妥協了,希望保師傅如神曲般不斷重覆洗腦般教做的料理方法,能夠幫助愛做菜或不愛做菜,喜歡吃卻不會做的人,料理出一桌讓自己滿意,令親友幸福的好菜。
《大廚在我家2大廚基本法》,也是曾秀保保師傅入行以來,從最普通、最常見、最便宜的食材下手教做菜餚,希望你喜歡,更希望你捧著書下廚房,感受美味所帶來的快樂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