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瑣事之樹

  • 作者:林達陽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5/10/08

  • 定價:250元
  • 優惠價:79198
  • 優惠期限:2024/12/31止

  • ISBN:978-957-33-3184-1
  • 系列:林達陽作品集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散文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那些被你遺忘的瑣事,
或許就是你重新發現美好生活的解答。

林達陽寫給青春往事的恆溫情書。

青春時光如此美好
彷彿滿樹的葉片在風裡遠遠的、輕輕的搖晃
是那一件件閃爍發光的瑣碎小事
讓我在久久以後的現在,成為了這樣的人……

十七歲,已長大,未成年。那是混合著老師講課的聲音、教室外陽光曝曬著枯葉的淡淡焦香,將詩集和漫畫都藏在抽屜裡偷偷閱讀的美好年代。

炎熱的夏天、明亮的港灣、微風海洋、金色陽光曬著排球場,那些因為不可知的焦慮或叛逆而晃蕩晚歸的日子,那些一起打架一起吃冰的朋友,以及坐在高高的堤防上一起看海談詩的,那個特別的女孩……

一個人的時候,有酒,有歌,有紙筆,還有美好的想望,對一切都充滿重新再來的勇氣,如此接近快樂的本質。青春的紋路像春天的河,回憶在其間隱密泅泳、擁抱,覺得溫暖,而且幸福。如果青春是一座孤島,這一篇篇文字就是那些反覆擁抱孤島的海浪。浪聲裡有許多幻想,快樂地襲來又靜靜地退去,在沙灘上留下了最真實的痕跡……

《青春瑣事之樹》集結了「恆溫系作家」林達陽十年之間最珍貴的文字,以更熾烈的情感、更浪漫的哀愁,字裡行間展現了最真誠的初心,回歸青春書寫的原點。每一回憶片段、每件幽微的瑣事,都在《青春瑣事之樹》裡迎風搖晃,細細訴說,綻放美麗的光芒。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師大教授、詩人】陳義芝、【那我懂你意思了樂團主唱】陳修澤感動作序!

【作家】言叔夏、【電影導演】易智言、【建中教師、作家】凌性傑、【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 誠摯推薦 ●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這些句子都像是一顆種子。有的攤在南方的日光下曝曬,變成了一顆顆風乾燥暖的豆子。有的則像是從十七歲開始就種下的一棵樹,每日澆水,葉片在午後變成了音樂。——【作家】言叔夏

喜歡林達陽的書寫,含蓄地張揚,莊重又奔放,就像記憶中輾轉反側的青春。——【電影導演】易智言

林達陽的青春敘事技藝高超,以倒數形式讓我們看見不可逆的時間、一去不返的往事。多少感喟,盡在其中。——【建中教師、作家】凌性傑





推薦序1


一個青年詩人的畫像

──序林達陽散文新集《青春瑣事之樹》

/陳義芝



本文題型源自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林達陽《青春瑣事之樹》,描寫三十歲以前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賦瑣事以詩學深度,將內心意識情節化,使讀者生動地感受到孤獨求索的苦悶與突圍的欣喜,做為一個青年詩人的畫像看,十分貼切。

我認識達陽時,他剛升上大一,為《擴張的盛夏──雄中十年詩文選輯》請我寫幾句推薦的話。那年他十八歲,我讀他的〈前記〉,為其攀越體制圍籬,抗辯、追求、沉吟、獻身的神采,心旌搖移,大感震撼。推薦詞題名「精采的預言,純美的歌聲」,果真預言了十五年後,達陽耀目的靈光、乾淨的音軌,他以既謙卑又崢嶸的姿態繼續擘畫著夢想。

從音域純淨又豐美這點考察,輯一的《青春倒數──關於詩》共三十一篇合成的兩三萬言,最足以代表,是一棵完整的青春之樹,可當一長篇散文閱讀。其所敘事,相互接引,從逼臨三十歲最後一月開始倒數,整整數了三十一天。憑這一日子的倒數,使散思游絮聚攏成一脈綿亙的山形,一座座秀麗小山錯落,各具姿態。

詩是相信有人在等待……詩是透過「傷」之存在……除了前兩篇像楔子,表明他以生命體驗進行詩的詮釋,其他各篇先以極簡情節作為意象,並以另一相對應的情節回答這一意象,最後再回扣最初的情節,照應預設的主題。我看了幾篇,不期然聯想起「賦格」這一音樂術語。各篇暗含複調特質,主旋律精短,筆墨線條簡約,但「關於詩」這一主題始終於字行中追逐、飛翔:

以打籃球和寫詩對位,達陽說用一個假動作騙過防守者,「利用這一點點的時間差,加速過人或起身投籃」;以拍岸的海浪和寫詩對位,達陽說「要推敲,各種立場,複雜的思考,必須顧慮唸起來的聲音,要美,就像……。我邊說邊偷偷看她,聲音在海風裡飄飄忽忽」;以搬家重新安置物件與寫詩對位,達陽說「所有字詞與句子的相對位置都是不確定的。……太多事情,是存在於某個客觀上不斷變動,但情感上未曾稍移的位置當中的」……

他是那麼在乎生活一切的存在,電光石火中探囊取物,撿拾、鏤刻,兀自感慨「怎麼就沒在意」、「我現在才發覺」、「我曾經不知道」。當他回顧某年某日在考場抬頭看到巨大天空一隻渺小的鷹的身影,多少年來念念不忘,他想,世界或許沒有什麼改變,但有一「更高遠、更永恆年輕的什麼」始終盤旋,「鷹是永恆的監考員」。我想,他為了不違逆父母期許選讀法律系,念完法學院後,竟又回到文學創作的考場,他何嘗不是天空那隻鷹。

謝三進說,林達陽是七年級新詩創作群的「領頭羊」。是的,他是優秀的詩人,詩人當然要展露不俗的語言美技,包括語法、節奏、意象。此刻當我闔上A4紙列印的這本書稿,腦海仍疊映其中諸多形色與聲音,包括:化妝遊行女孩的臉、穿行樹叢枝條上的松鼠、一顆落在木棧道上的毬果、印刷廠中庭與他對望狂吠的狼犬,還有多次寫到的花蓮的海,達陽形容層層推擠的浪,越過他,彷彿「成為轉折向上的海岸山脈」,而「躍出海面的魚或鯨豚,都像是巨岩崩解出的碎屑」,何其清新的感知紋理啊!統而觀之,不僅是一位青年詩人的心靈自剖,也是感性抒發的「一首詩的完成」。

達陽初習詩時,我讚嘆過他,也曾質疑、棒喝過他。而今他既以詩凸顯創作實力,更以散文攻占灘頭堡,勾起我對逝去時光的惘然,千萬心兵遊走,《青春瑣事之樹》真是一本迷人的書。

‧2015年9月2日寫於紅樹林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推薦序2

一開始,面對這個世界的樣子

陳修澤



青春好難。

那所有亂七八糟的,各種天真愚蠢的第一次。

那是我們一開始,面對這個世界的樣子。



從前總是以為自己的人生會像電影主角,總會發生些什麼,又發生些什麼,受眾人的注目,急轉直下,然後轟轟烈烈的完結。生命的價值好像可以在短短幾小時內把故事說完,於是拼命的證明自己。

實際上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就算發生了,似乎也不是想像中那樣。



生活是一天過著一天,大量重複,孤單而且漫長的百無聊賴。



而一樣的是,還是沒有人能了解,那些無法言喻的、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的情緒,隨著漫長的時間,它就深深刻在那裡,塑造了我們的樣子。然後在那些幻滅中認識了這個討人厭的世界運作的方式,然後青春就過去了。

遭遇各種衝撞,受傷,最後我們找到棲身之處,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現在也許能夠說得出個所以然來,但也已經是大人了。那些說不出口的青春仍然孤單而明亮的閃耀在記憶裡。



那些片段留下的狂妄,在現在看起來似乎都可愛極了。

……大概吧?

也總是大概還有些事是不敢回頭看的,對吧?

那是不是代表青春還沒過完?



真煩人吶。

這個人正嘮嘮叨叨的說著這些……



我記得當初我決定要考藝術大學的時候……

……



(你以為我要繼續說嘛?

才不要告訴你哩!)

(本文作者為「那我懂你意思了」樂團主唱)





後記

青春瑣事之樹

林達陽


長長的學生生涯當中,我總覺得,我們都是自由的樹。
 
中學的時候學過植物相關知識,形成層、木質部與韌皮部,一面向內年年積累,一面向外層層脫落,季節和氣候事件都在樹的內裡留下痕跡,黑膠唱片一般的年輪圈圈增生,無一遺漏,秘密儲存,水分養分上下輸送,盤根錯節,枝枒伸展,莖葉枯榮,花開結果。我靠坐在教室的木桌椅裡,無聊課間在紙上寫字畫畫,為了某些青春的難題而默默心動,或心痛,感覺自己累積又消磨,有時灰心有時認真,極其緩慢的長大著。陽光穿窗而入,照著我和紙筆,微微發熱,氣息聲音,什麼都是時間隱喻。
 
這樣的創作經驗,這些散漫倔強卻字字經心的作品,是青春之樹內裡分裂又增生的形成層,我不斷去寫,讓文字不懈地支持著改變著我和我所看見的世界。在形上與形下之間,創作是我的形成之術。文學與訴說能做什麼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只是需要──是這些不切實際、單薄無用、自我解構又建構的部分,讓我,和我們,在多年以後的現在,終於都成為了擁有故事的人。
 
這本書中收錄了我學生時期的多數散文創作,以及剛剛踏入職場那幾年零星完成的作品。最晚完成的是輯一,29歲那年,詩集《誤點的紙飛機》要出版的前一個月,我在冬天的台北工作,一天一篇,急急寫下關於詩與為了詩的種種心情。輯二到輯四的文字更早一點,多數寫於18到25歲之間,少數是剛畢業的那幾年,心思總徘徊遊蕩在高雄、台北、花蓮之間。尤其是花蓮。其中輯三輯四幾乎全是在花蓮唸碩班時所寫的。輯五則是三篇彼此相隔六年的作品,都寫高雄,為著不同的原因,選擇了同一個主題,或許是因為題目太明確了,太專心了,每每重看,總覺得與其說是寫高雄,不如說是寫著高雄在我身上留下的時光痕跡。
 
沒有預想過這些文字會出版成冊,或許也因此得以保留了它們坦白強烈、雜蔓自由、毫無防範的樣子。多年以後重新再看,字裡行間跌跌撞撞讀著,除了驚喜,難免也有青春的尷尬之感。但該怎麼說呢?這就是我的成長故事了,糾結的委屈的,急急迫切向上伸展的,分心散意走岔的枝枒與路,路又生路,沿途長出新芽和花,花葉引來美麗的動物,就是如此了。如今遠遠望去,那些屬於我的青春過往或許就是一棵近海生長的大樹,集結成這本書,像是慢慢鋪一條長長的路,帶我再次通往那樹所在之處,爬上枝幹,跨坐其上,隱身在鬱鬱樹冠之中,眺望已經去過或永遠無法抵達的那些遠方,以及那些想望,聽樹葉沙沙作響,各種色彩與情狀,季節的約定,細瑣動搖,陽光底下,閃閃發亮。
 
木質的回憶與傷痕累累的枝幹,每片柔軟的葉子都是安神的風鈴,淋過雨,迎著時光之風,花在綻放,結成生活與人情的果實。謝謝你經過這裡,看到這裡。謝謝你。這是我的青春瑣事之樹。我全心全意的希望──像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那樣真心希望,這本書,能讓你想起你的青春瑣事之樹。


關於作者
林達陽

七年級生,高雄中學畢業,輔仁大學法律學士,國立東華大學藝術碩士。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出版詩集《虛構的海》、《誤點的紙飛機》和散文集《慢情書》。

2013年,出版《恆溫行李》,收錄了他旅行日本所寫的文字、所拍攝的照片,那不僅是我們未曾抵達之地,也是我們都有過的哀傷絕美青春。2014年,出版《再說一個秘密》這本書或許就是他書寫的初衷,「沉默但堅定的支持與愛著──那每一個值得被認真對待的人。」2015年的《青春瑣事之樹》,則是梳理了他十年來所有最珍貴的吉光片羽,用心撿拾、細細拼湊,將青春回憶化為絕美文字的靈魂之作。

林達陽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dayang2013

內容試閱
27擁抱所有的海浪



午後收學妹K的來信。信裡問我,學長,你覺得詩人像什麼呢?她接著又說,我只是突然想和你說,我覺得詩人好像一座孤島……



我得回到好些年前,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十七歲的時候我在想些什麼呢?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記得許多與十七歲相關的事:炎熱的夏天,明亮的港灣,微風海洋,金色的陽光曬著排球場。我有過一些很重要的朋友,其中有些跟我一樣穿著白襯衫、卡其褲,我們打球,一言不合有時也打架,打完灰頭土臉爬起來,罵髒話,然後沒事人一樣的一起去吃冰。



另一些朋友,很重要但常常令我疑惑「到底算不算是朋友啊」的朋友,她們穿白衣黑裙,胸前繡著紅槓,有飛揚的頭髮,愛笑──其中有一個笑得格外好看,但又愛哭,很麻煩。有時候我們一起去看海,風很大,我們坐在高高的堤防上,海浪在沿岸堆放的消波塊裡推來撞去的,嘩嘩的響。我對她說,我喜歡寫詩。她問,寫詩是什麼感覺呢?我說,這很難解釋,大概就像這樣,我指指那些撲打進消波塊裡的海浪,故弄玄虛的說,要推敲,各種立場,複雜的思考,必須顧慮唸起來的聲音,要美,就像……。我邊說邊偷偷看她,聲音在海風裡飄飄忽忽,很不踏實。但她出神望著遠遠的海,很堅定的樣子。她聽到我說的話了嗎?我們不打球也不打架,但為什麼就是沒辦法沒事人一樣一起去吃冰吶……



現在這麼敘述,好像整個十七歲我們都坐在那邊似的。但那怎麼可能呢?十七歲有那麼多活動要參加、有那麼多書要唸、有那麼多的事好忙……還有那麼多老師沒教、也不打算教的詩可以讀啊。那些意義和聲音像是海浪一樣美好的詩,靜靜夾在還沒看完的詩集裡──有時候我想像它們可能也夾在我那些空白的筆記本裡、或是剛剛打開的Word檔中,要等到一個理想的女孩去翻閱,她要願意讀,而且能夠懂,那詩才會出現……



什麼是詩呢?詩其實就是渴望被了解。那是我剛剛開始寫詩的時候,也是白衣黑裙的女孩剛剛開始讀詩的時候,我寫得不好,她也不擅長解讀。無計可施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去看海──沿著防波堤,一直走到盡頭的燈塔那端,三面都是大海。真像是孤島呢。我唸詩給她聽,那些海浪一般的韻腳、飛鳥一樣的聯想、寄託著許多喻意的浪花與反光……



如果青春是一座孤島,詩就是那些反覆擁抱孤島的海浪。我想,現在我可以回答妳的問題了。詩人像是什麼呢?如果仔細聽,詩人應該要像是──或者應該就要是海風裡那個對妳說話的聲音。



還有27天。



25貓咪長大了



我所養的貓漸漸長大了。那是在花蓮唸書時意外撿回來的流浪小貓,三花色,大概才兩個月大,在一大窩貓中顯得格外瘦弱,膽小,多慮,發炎的左眼有點問題,但對世界應該還是很好奇的,屢屢眼睛雪亮的盯著我手上冷掉的鹹酥雞。某次寒流前夕終於被我從學校後門的志學街上抱回來了。很黏人,我替她取了名字叫麥芽糖,帶她去看醫生。整個冬天她都窩在我的腿上,陪我看難以理解的原文書,眼病也漸漸好了。



她是一隻真的貓。或者應該這樣說嗎?她真是一隻貓啊。隨著長大,她越發有了自己的脾氣,願意學的越來越少,能耐卻越來越大。她喜歡趁我不在時做那些平常不被允許的事──比如說,她討厭我用電腦,所以她非常喜歡去摸摸那台電腦。那台電腦太吸引我和她了。她曾經刪掉了我多年來在PTT「我的最愛」列表中儲存的所有看板;曾經逕自替我換了螢幕保護程式──所設定的竟然還是存放她照片的那幾個資料夾。最扯的是,換用智慧型手機的隔天,半夜不睡覺的麥芽糖替我打了電話給,呃,那個女孩。不是已經鎖上按鍵鎖了嗎?我無計可施的看著麥芽糖,她撇過頭盯著那隻發光的手機。好一支智慧型手機啊……



許多事是連我都做不來的,我不知道她怎麼辦到的。我猜她自己應該也不知道吧。有些時候就是這樣的,事情的方向我們想像,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超乎我們想像。麥芽糖喜歡挑選錯誤的時機在我腳邊轉來轉去,毛茸茸的小東西,屢屢令我分心。但什麼是「分心」呢?以前常在上課的時候寫詩,千頭萬緒的想法之所以能夠騷擾我,進而令我捨本求末的追索,畢竟是由於我真心在意。我默默在意著那隻貓,貓或者也默默在意我。她已經六歲,真的長大了,我竟然也漸漸走到二十好幾的尾巴。有時候我憂慮的看她。但她已經很少兜著圈追逐自己的尾巴了。



時間過得很快,我的詩寫得很慢,而且越寫越少──原因很多,但無論如何,貓都是不會接受的。天氣漸涼,麥芽糖顯得格外溫熱,此刻我分神寫字,而她在窗邊全神貫注撥弄著一顆小小的骰子,好像那就是整個世界。世界再冷,都有恆溫的一面。



還有25天。













17時間迎面而來



還有17天。



17歲時,除了社團、寫作、戀愛、學業以外,我也打排球校隊。那時的雄中排球校隊並不特別……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