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時代的日本人:夾處在大國權力遊戲的中心,小國該如何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命運?

  • 作者:李拓梓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7/06/02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4552-6-8
  • 系列:知史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外國歷史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作者序】

複雜的時代,有趣的人

李拓梓



幕末維新的時代,可以說是日本的「啟蒙時代」。儘管和歐洲啟蒙源於自身公民社會、中產階級的興起的環境不同,日本的啟蒙,是因為對外力壓迫的民族主義覺醒。但在時代潮流之下,這股民族主義醒覺所帶來的風潮,在開國、鎖國、尊王攘夷、文明開化等路線的選擇上,也曾經經歷過一番激烈的拉扯。

這個時代的浪潮當中,也出現過許多秀異人物,這些社會領袖們,帶領日本走出德川幕府兩百多年的舒適圈,追上了當時國際社會主流的富國強兵之路,也深深影響了後來東亞地區的政治結構,強力地衝擊了周邊鄰國。因此,這些帶領日本改變的人,確實因為自己志業的追尋,真正扭轉了歷史的方向。

如果以時間為經緯,幕末維新這段歷史的講述,無論是翻譯或著作,都已經有很多出色的作品。但是以人物為中心,呈現不同角色切入的歷史視角的中文寫作,除了司馬遼太郎的多部小說,和衍生的各種坂本龍馬傳記外,其實作品不多。我一直相信,時代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存在,只有人的意志,才能夠改變時代的結構,因此才興起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幕末維新歷史寫作。

因為敘述的主體是人,因此同一段歷史當中,會因為不同的人以不同角色出現,而有不同的詮釋。比如經常被認為顢頇無能的幕府,其實有過幾位出色的人物。看清時勢的最後將軍德川慶喜,謹慎行事的幕臣阿部正弘、崛田正睦,眼界卓越的海軍創始者勝海舟,把培里辯得一愣一愣的談判代表林復齋大學士等人,其實都以靈活的戰術和卓越的眼界,保住了日本在危機中有機會改革的一線生機。

又像是被後世認為是保守獨裁者的「安政大獄」發動者井伊直弼,雖然是因為被暗殺而又無法追究,讓幕府權威大衰,而扭轉了歷史的方向。但他在大老任職期間,堅定採取他的政敵崛田正睦的開港策略,也成就了今日橫濱港偌大的港市規模。這樣的貢獻,其實在過去主流的「輕幕府、重志士」的勝利者史觀中,比較少被注意到。

而後來被認為是維新英雄的志士們,雖然因為維新成功的關係而被紀念,但仔細思考,他們最開始的「尊王攘夷」主張,其實跟鄰近清國的「義和團」式民族主義差不多。坂本龍馬在黑船來襲時人在江戶,在他寫回去土佐老家的信件當中,也有「一定砍下外國人頭」的說法,可以看出早期的攘夷想法者思考其實相當幼稚。

類似的情況後來成為首相的伊藤博文也有過,他所屬的長州藩家老長井雅樂很早就提出比較接近開國攘夷主張的「航海遠略策」,但卻被藩內包括伊藤在內,受教於吉田松陰的「松下村塾」志士們激烈反對,長井最後被迫自殺。但等到伊藤自己有機會到英國遊學大開眼界,發現西洋技術遙遙領先日本,自己摸摸鼻子,調整了主張,其實也不過是重新回到「航海遠略策」的認識。不過這樣看來,長井雅樂的死,未免就顯得太委屈。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人在時代當中,有可能抵抗潮流,也可能引領潮流,也可能被潮流拖著跑。正是因為這些時代當中的人們所作所為,當代才能夠成就為我們眼下所見的一切。因此,人是歷史當中最重要的存在,有人的存在,歷史才能變得立體、親近而鮮活。這也是我當初希望透過人物的描繪,來勾勒出這個時代的原意。

在本書的二十七個篇章中,我一共選出了三十四位主角,大多數都跟政治有關。會這樣選擇,並不是我認為明治維新只有政治,其他領域都不重要,而是因為我自己學習政治、從事政治,對政治比較敏感的關係。我也期待未來還能夠有機會繼續描寫幕末維新當中,不是透過政治,但卻也為時代帶來改變、或記錄了時代的人們,無論是文學家、攝影家、藝術家,都是未來我想要繼續描繪這個時代,讓時代更立體的呈現在讀者眼前時,想要選擇的敘述對象。

本書得以付梓出版,最需要感謝的人,是「自由評論網」的主編潘靜怡,每週一篇的專欄,是一種寫作耐力跟紀律的試煉,也讓我得以在忙碌的工作中仍然能夠維持閱讀的習慣。當然,寫作是寫得越多,就會越有心得,因此付梓之前,我也針對舊稿做了一些修改、補充,希望能夠讓人物跟時代,能夠透過更精細地描繪而更加立體。此外,也要感謝「平安文化」的同仁們,總編輯橞甄的催逼,讓《改變時代的日本人》企劃得以發想;編輯維鋼的細心跟專業,則是企劃最終成書的重要推手。另外,「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也提供了部分書稿發表的機會,我要誠心感謝以上諸位貴人們的相助。

當然,亞東關係協會的會長、政治圈的資深前輩邱義仁,以及新銳學者、也是暢銷作家的蔡亦竹博士兩人慷慨作序,以及駐日的謝長廷大使和知名作家茂呂美耶,以及涂豐恩博士的推薦,都讓我受寵若驚,我也要向這幾位前輩們致上我最誠摯的敬意與感謝。最後,家人的支持當然不能忘記,無論是生活當中讓我從小就擁有對日本有熟悉感的爸媽,在每週截稿前經常幫我分擔顧小孩任務的岳父母,以及經常跟我到荒涼鄉下奔走旅行、取材的太太,他們都是這本書寫作過程當中,共同的參與者。

我是喜歡寫字,也以寫字維生的人,終於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付梓,跟喜愛日本史的讀者分享,無疑是最大的喜悅。大眾寫作這件事,求得並不是深入、鑽研,而是可親、好入門。就像推薦本書的作家茂呂美耶曾經寫過的,是為了為讀者「鋪一條勉強可以通行的山徑」,讓大家有機會看見更遠的風景。這是我在寫作時努力的方向,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