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故事,從這裡說起……
臺北市貴德街上靠近大稻埕碼頭附近,靜靜坐落著錦記茶行洋樓,據說那是臺灣百年前第一間設置有抽水馬桶的民宅建築,仿巴洛克式的外型至今仍吸引著往來遊客的目光。現在被臺北市政府以陳天來故居的名義列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新竹市北門大街被稱為「生老病死一條街」,是北臺灣開發最早、最繁華的一條街,據說常民生活上的各種所需,都能從這條街上獲得滿足。而周益記古宅就位於這條大街上,巴洛克式風格,立面以洗石子和泥塑圖樣裝飾,儼然是北門大街上最醒目的「第一豪宅」。
錦記茶行洋樓與周益記古宅,一幢在臺北,一幢在新竹,很少人知道,它們之間竟牽繫著一九○○年代的歷史與無數有滋有味的人情故事。
那時陳天來創建錦記茶行,富甲一方,除了在發跡後所興建的這棟華麗建築之外,很少人知道陳天來的女兒陳寶釵更是大稻埕的大美女。看到陳寶釵照片的人,很少人不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而因為陳天來夫人為寶貝女兒所設下的婚配條件,使得陳寶釵最後遠嫁新竹。陳寶釵結婚後和夫婿周敏益所居住的即是周益記洋樓,目前也被新竹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陳寶釵出嫁前居住的娘家宅第以及出嫁後居住的夫家宅第都被列為古蹟,而且現在仍由陳、周兩家後代所擁有,在臺灣可以說很少人有此際遇。
陳寶釵還有一位才華洋溢的弟弟陳清汾,是臺灣第一位留學法國的畫家,也是臺陽美展的創辦人之一。他外貌英俊、風流倜儻,從年輕留學日本時居住在日本畫界泰斗有島生馬的家中開始,就有無數的風流奇遇。後來還以一個臺灣人的身分娶日本貴族女子為妻,有著精采的一生。
陳天來的孫侄兒陳守山大家較為熟悉,他是第一位臺籍上將,但陳天來的直系孫兒陳守實和日本明仁天皇是小學同班同學,而且感情特別要好,就鮮少有人知道。陳寶釵的二兒子周麟徵不只是臺灣早年的桌球冠軍及國手,還是哈林籃球隊的隨隊表演者,也曾數度贏得世界職業桌球表演賽的冠軍,到世界各地表演時都堅持在桌球檯兩側懸掛國旗。
錦記陳家的極盛時期是在日治時代,戰後國際茶葉貿易的生態產生了極大變化,錦記所賴以起家的茶葉生意風光不再。而陳寶釵的夫家周益記本來是新竹的大地主、大糧戶和米商,也因二戰後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而致營收頓減。陳寶釵這一生的經歷,也是上世紀臺灣富有家庭在社會經濟環境迅速變遷下的部分寫照。
本書從陳寶釵的出嫁作為開端,導引出由她的婚姻所串聯的陳家及周家所發生的故事。這些大多是外人未曾聽聞的趣事,看似平凡,卻也是一般人所難以想像的經歷。茶餘飯後,也許可以為讀者帶來一些樂趣以及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