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 作者:伊恩.凱利/薇薇安.魏斯伍德
  • 譯者:廖綉玉/林靜華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6/03

  • 定價:799元
  • 優惠價:79631
  • 優惠期限:2024/12/31止

  • ISBN:978-986-93083-4-2
  • 系列:CHIC
  • 規格:平裝/384頁/17x23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生活風格/外國傳記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時尚西太后薇薇安‧魏斯伍德
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正式授權傳記!

從小學老師到時尚大師,從淳樸少女到叛逆女王,
她用她的一生見證,什麼是顛覆的力量!

75歲生日
紀念出版

你改變了人生,就改變了世界。

薇薇安.魏斯伍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指標性的人物之一,身兼時尚設計大師、社會運動激進分子、知名龐克品牌創辦人,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

她的事業成功橫跨五十年,作品影響全球無數人,但她曾經窮到只能煮蒲公英代替咖啡、帶著孩子住進四面漏風的貨櫃屋,也曾因為離經叛道的作風飽受衛道人士攻擊恐嚇、被警局拘留。

她設計的服裝總是充滿特立獨行的強烈風格,不斷衝撞保守的社會體制。但其實薇薇安本人從未上過任何設計學院,不擅剪裁的她往往拿著布料直接在模特兒身上比劃。她從不砸大錢請明星作宣傳,品牌知名度卻依然高踞世界前十名,因為她是「薇薇安.魏斯伍德」,沒有人能夠代言。

如今,薇薇安第一次現身說法,分享她不凡的人生經歷與前所未聞的時尚觀點,這,就是她的故事。

關於作者
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

英國國寶級時尚設計大師。1941年生於英國德布夏郡,16歲時遷居至倫敦。她出身勞工家庭,早年是家庭主婦,也曾擔任小學老師,直到她遇到弟弟在藝術學院的朋友麥拉倫,兩人合夥在倫敦開設服飾店「Let It Rock」,以龐克前衛風格為主,名聲也隨著他們聯手打造的「性手槍」合唱團走紅而扶搖直上。

1981年以「Pirate」海盜系列一鳴驚人,1982年首度進軍巴黎,從此奠定她在國際時尚界的地位,其後她創立以自己名字為名的服裝品牌,進而成為全球最知名的龐克品牌。

雖然已年逾75歲,薇薇安依舊站在時尚潮流的尖端,並積極參與政治和公益活動,華文世界譽之為「龐克教母」和「時尚西太后」。伊恩‧凱利Ian Kelly

身兼演員和得獎作家,寫過花花公子鼻祖博.布魯梅爾、情聖卡薩諾瓦、劇作家薩繆爾‧福特和名廚安東尼‧卡漢姆等人的傳記,作品備受各界肯定。目前定居於倫敦和薩福克。
內容試閱
在我與馬爾孔以前,沒有所謂龐克。關於龐克另一件你要知道的事:它好玩得不.得.了。

──薇薇安.魏斯伍德



「龐克」──薇薇安口裡吐出這兩個字的時候,因為口音的緣故,讓這個字的母音更添了幾分分量。「龐克對我和馬爾孔來說就是一切,很多人都覺得我應該更常把龐克掛在嘴邊,但現在我不那麼常提龐克了,不是因為我覺得羞恥,也不是因為我覺得龐克已經過時,只是我對現在手邊的事比較感興趣,但我得說的是,我現在在做的還是龐克,我還是在為不公義發聲,即使讓人不舒服,我還是要讓人們思考,就這個意義而言,我永遠都是龐克。對我和馬爾孔來說,在我們的那間店裡,龐克成為了一種拼裝藝術,一種思想以及人群蒐集。」

薇薇安嘆了口氣,同時調了調頭上寫著「混亂」的頭帶。她深吸一口氣,接著啜飲了一口花草茶。「有些事過去了,卻永遠也逃不開。馬爾孔之後,我不斷在逃避,但現在我對我自己身為龐克的角色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覺得,這改變了今天許多年輕人的想法,他們再也不相信政府了。氣候革命是龐克,我在殘障奧運上做的事也是龐克,龐克在今天仍然存在,它還是抱持著一樣的態度,只是背後的思想更加純熟而穩固,當然我希望這一回合的龐克比起上一回合,更能改變這個世界。」

販售搖滾商品的想法,是馬爾孔想到的。「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賣的只有唱片,」薇薇安表示。「那時候一個叫哈洛德的泰迪男孩也在,他在國王路的服飾店『自由先生』工作,屬於第二波泰迪男孩的一員。那時候應該是一九七○年的秋天,馬爾孔在當時還是雜誌形式的英國易物平台『二手交流廣告欄』找貨,進一些像賴瑞.威廉斯等人的唱片,然後一切就這麼開始了。」當時的倫敦潮流人士,因為六○年代嬉皮運動的幻滅(馬爾孔戲稱當時的嬉皮為河馬),紛紛轉向首波搖滾復興中的復古潮流運動。根據馬爾孔指出,兩人原本的概念與其說是市集攤位,不如說更像是裝置藝術,重點在於藉由販售「古董垃圾」、播放音樂,還有拒絕賣出店內的好貨等方式,對資本主義體制提出批判。這個計畫沒有前提也沒有目的,更沒什麼錢,但在薇薇安、馬爾孔、音樂,還有騷亂之中,卻有什麼東西對準對齊了,因而有了後來的發展。

「一開始真的與衣服無關,馬爾孔受到派翠克.凱西的影響很深,他開始購入迷你專輯還有每分鐘七十八轉的老唱片,他的想法就是在店裡賣我們蒐集的唱片,但是我們接著就認識了像是湯米.羅勃茲這樣在自由先生工作的第二波搖滾樂手,湯米建議我們在西邊找攤位,也許可以回波多貝路找找看。我向來是逛波多貝路市集的常客,但當時真的跟衣服無關,我自然喜歡我在市集上買到的東西,穿著絲絨製的豹紋長褲,再配上印有黑桃跟紅心的中古吟唱詩人上衣,或是套上星星花紋的T恤裙,再搭配伍爾沃斯買來、銀蔥紗製的頭巾與紫色唇膏,我覺得我就好像是個外太空來的公主一樣!一開始的確和衣服沒有關係,但我自然很有興趣。服裝這條線的發展其實很簡單,一開始馬爾孔只是從裁縫師席德.葛林那裡買了幾件泰迪男孩風格的外套,再由我客製化,譬如說加上不同顏色的絲絨領子;後來派翠克又進了一件腋下縫上蝙蝠翼的單條紋古董拉鍊外套,我後來也做了幾件女生的條紋T恤,不過這是比較後來的事了,那時候我們已經不止有一個攤位。」

「我想確切來說,服裝和我之間,應該是一九七一年正式開始的。當時溫布利體育館舉辦搖滾演唱會,請到了查克.貝瑞、小理查還有蓋瑞.格利特,現場都是第二代的泰迪男孩,沒想到他們一點也不喜歡蓋瑞.格利特,搞得現場一團混亂,觀眾不斷朝站在台上的蓋瑞丟啤酒罐,可是T恤我們都已經做了,賣不出去,真是一團糟,但也正因為賣不出去,我們就開始拿來改造,在上面開洞、改造成別的衣服。一開始我先把T恤改成女用外穿短內褲,一開始沒賣出幾件,不過後來加了鉚釘就賣出去了。這些褲子幾乎是黑色的,但上頭有白色的圖片,寫著『搖滾吧』幾個字,然後我再隨機在褲子的正面或背面放上小理查的照片,至於白色的版本則是開了洞。褲子之外,我也把T恤的袖子捲起來縫好,結果就開啟了一陣跟風,當時不少T恤都跟著把袖子捲得高高短短的。講起來是感覺零零碎碎的很多裝飾,不過這的確就是我的風格。另外,我們也拿海報女郎的照片發揮,把她們也放到T恤上,非常的五○年代,那時候海報女郎都的長得像拉蔻兒.薇芝,場景都是發生船難或是被困在海灘上的感覺,或者說白點,感覺像是剛受人侵犯的樣子。我們把這些女郎融入到T恤的設計裡,有點像是當時常見的香菸卡一樣,在T恤上縫成一塊塑膠口袋。反正我們就是在T恤上開洞,然後買些塑膠料,有時候是買彩色的塑膠,先做成口袋,然後再從書裡剪下海報女郎的圖放上去。除此之外,那時候還會在衣服印上情境主義的口號,我當時很喜歡那些句子,我還記得有一句是『路磚之下是海灘』,這句話很好,就寫在這些夾胸翹臀的海報女郎上頭,然後再開洞,接著用縫紉機把洞用彩色的線補起來,或是把袖子捲高縫好,看起來又緊又短的,這些都是我五○年代的作品的特色。」

「這一方面算是泰迪女孩的風格,另一方面則是龐克的濫觴,而我當時就是在搞這些,那當然我做的衣服自己也會穿,像是無袖的挖領有扣襯衫一類的衣服,不過再一次,時代正在轉變,所以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製造,人們當時已經開始厭倦五○年代風格太過強烈的東西,紛紛轉向七○年代的風格,或者至少開始用新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作品,所以我記得我們就開始改造緊身的女裝襯衫,把它們全變成像五○年代海報女郎的風格,說起來是五○年代,但場照卻是在荒島或什麼的,看起來已經被人給強取豪奪。另外我們還把瓶蓋縫到T恤上,就是當年那種邊邊都是鋸齒的蓋子,最後甚至還把一整面布料全部都縫上瓶蓋。接著我們又用菸在衣服上燒出洞來,或者用剪刀剪,這種衣服再搭配七分長的緊身褲子,整個人看上去,就好像是荒島上的海邊拾荒者。

「然後從這裡就發展出了我最早的街頭胸罩。我沒去過波多黎各,對波多黎各一點也不了解,但我不知道在哪裡看過波多黎各人穿胸罩上街的畫面,也看過波多黎各人就只穿著胸罩、短褲,頭上還捲著可口可樂罐當髮捲,就這麼上街買東西。這麼一來,這樣的造型就不再只是海邊的拾荒者或者是剛被人侵犯過後的樣子,也是一種貧窮的感覺,但除此之外,這樣的造型也讓我想起我十五歲的時候有一個二十四歲的朋友叫做瑪喬麗.奈勒,她在棉花工廠裡當紡織工,成天都帶著髮捲,晚上如果有出去玩的話才拿下來。由此看來,龐克內含的元素非常多元,概念上就是要穿過大或過小的衣服,像是接收別人衣服的感覺,這都是龐克造型的一部分。另外還有破敗風格的衣著,以及一些生活比我們困苦、更峰迴路轉的人。我是這麼想的:窮人也有地位,這個地位從擁有比我們更多經驗而來,因此他們穿的衣服,有著一層尊榮,他們具有英雄性質;一切都還是回歸到故事。」

薇薇安與馬爾孔兩人早年的合作關係在創作上相當多產,也正是這幾年的努力讓一種服裝上的新語言應運而生,最終昇華成為龐克。這樣的服裝語彙包含了撕破的T恤與牛仔褲、復古風格的選取與混搭、標語、貼花以及手作拼裝(即模仿當代藝術手法,在衣服上搭貼物品),其思想及概念之新穎,在早先的時尚中根本難以想像。也因此,似乎相當順理成章地,如今時尚界中最耐人尋味的評論家之一,正也是薇薇安與馬爾孔結合的產物──兩人之子喬.柯雷。喬自己所經營的高端內衣事業「密探」在時尚界中早已獲得巨大成功,而「密探」一詞正是來自父親最鍾愛的情境主義用語。喬性喜黑色幽默,為人非常友善,但又同時有著一種帶有戒備的大膽與自信,而在行走母親的伸展台多年之後,如今更成為一位不得隨意招惹之的男子。喬在總述自己現在景況的時候,態度透露出一種他典型的得意笑容:「大家覺得我很可怕,但其實並不是如此,畢竟我賣的是花稍的內褲,而且到現在我穿什麼衣服還是我媽說了算!我媽和馬爾孔兩個人的勝利,就在於他們找到了彼此。不管他們後來怎麼了,都不能忽略他們兩人的貢獻,一切都因他們而改變,而要說起究竟誰才是誰的靈感來源,其實很難講。馬爾孔很懂得操作媒體,而他個人的情境主義思想也讓他得以成為母親的一種『反經理』,不論做起什麼事來,都以反向思考為原則。馬爾孔向來都對現代藝術的許多概念更感興趣,相較之下,薇薇安則是對於手法以及實質的創造更為投入,兩個人於是得以互補,馬爾孔一方面能提出許多像是『無未來』和『亂賺錢』等重點概念,但真正的執行還是仰賴薇薇安的技術以及執行,才能將概念圖像化,並且變成人們願意穿也可以穿在身上的衣服。但我並不覺得薇薇安像大家說的一樣,只是負責縫紉,馬爾孔才是提出想法的人,因為如果欠缺表達方式,概念與想法根本一無是處。我認為正是薇薇安的想法還有她的執行能力才是成功的關鍵,而某種程度上馬爾孔也完全知道這件事,但也因此感到害怕,所以不願承認。這樣的事實我想他在離開我媽的時候一定直接體認到了,離開我媽的他發現再也找不到有人可以如此緊密完美地和他合作了。除了薇薇安以外,沒有人有辦法將他的想法從抽象化為具體,離開我媽之後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了,我想這就是真相,也是馬爾孔的悲劇所在。」





龐克傳奇是如此描述那一天的──一九七一年十月的某一天,馬爾孔身穿淡藍色的西裝,行走在國王路上,他身上的西裝是以貓王一九五五年專輯《五千萬貓王歌迷錯不了》的封面照片為範本,而馬爾孔那天就是穿著這套西裝,在薇薇安的陪伴之下,走在國王路上尋找時尚靈感。「世界盡頭」這個名字是來自一家酒吧,這家酒吧位於國王路正要彎入狄更斯所謂「野蠻雀爾喜」的拐口,在當時和現在都是許多西倫敦人熟知的公車站牌;但「世界盡頭」一名本身其實對它的地理位置開了個玩笑,也可以說是一種譬喻:附近的斯隆廣場是倫敦著名的時尚與購物區,然而若就其一九六○年代的範圍論起,延伸至此處正好到了盡頭,再往下走的零售商店都賺不了錢。小說家伊芙琳.沃曾於雜誌《夜與日》中評論一篇名為《世界盡頭》的小說,小說中的世界盡頭住滿了「經濟、政治、社會、宗教上一團混亂」的人;若從這個角度看來,也許這裡正是薇薇安與馬爾孔最好的落腳處,不過事實上這個混亂之地在兩人抵達之前幾年,已經變得頗為時尚。

時尚設計師瑪莉.官一般被視為「發現」國王路的第一人(或者說是探索國王街是否具有購物大街潛力的第一人)。早在一九五五年,瑪莉.官便在此處開設第一家店面,事實上,這一帶離倫敦西區的購物核心(即騎士橋與龐德街)非常遠,但是卻因為一九五○年代新興富裕階層的出現以及英國人愈來愈大膽的服裝品味,成為新形態的購物中心。事實上,這種新形態的購物正是以所謂的「獨立精品店」為基礎。在薇薇安與馬爾孔來到國王路的前十年,獨立精品店本著對於「酷」與「潮」各異其趣的表達演繹,取代了原本小商店於在地社區中的功能,例如「老奶奶迷幻之旅」這間店的視覺設計在當時就做出一整輛美國汽車撞進店內窗戶的感覺,而湯米.羅勃茲經營的自由先生,其櫥窗陳設「有一度竟是一隻巨大的黑猩猩,身披亮藍色的假皮草」,至於約翰.洛伊德則是在自己開設的「奧卡蘇拉」裡打扮成和尚顧店。另外,位於國王路四百三十號,由特列弗.邁爾斯經驗的「天國車庫」則以「販售第一條二手牛……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