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看似簡單做來不易的練習
在生活中觀察自己
觀察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觀察你的身體,因為情緒其實就是身體對你思想的一個反應,只不過有的時候你還沒覺察到思想,情緒就起來了。
「這就叫作怨憎會吧?」一個寂靜、寒冷的夜晚,女兒已經熟睡了,向東坐在電腦前,不由得這麼想。全課堂裡的人,向東最不喜歡的就是幸雄,偏偏還跟他分到一組,在生活當中要互相提醒、彼此扶持,做好實習的工作。 兩人分組時,阿凸再度重申圖特老師交代的事:「因為你們的意識(靈)都昏睡了,也就是觀察者始終缺席,所以想要覺醒的第一步,就是培養觀察者的臨在。這次的回家功課,就是要在生活當中不停地觀察自己。」 坐在電腦前,向東把上課的筆記也整理出來了:
觀察自己的步驟:
當有負面情緒時( 生氣、悲傷、鬱悶、煩躁、嫉妒等不舒服的感受 ),你要能夠覺察到,然後告訴自己:「 哦!此刻我有負面情緒了。」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內在,而不是放在那個引起你負面情緒的人、事、物上。
先觀察一下你自己此刻的肢體動作是什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面,可以讓你不至於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緒衝擊當中。
接下來試著去看見你在想什麼,就是去觀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夠傾聽到那個「腦袋中喋喋不休的聲音」,你就是在觀察你的思想。聽到了之後,也許自己會嚇一跳:「 我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思想? 」這個時候請你帶著覺知和愛去觀照它。它只是一個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與它認同,不要批判它,只是看著它。
你此刻有什麼情緒?如何觀察情緒?有些人連自己生氣了都不知道。其實觀察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觀察你的身體,因為情緒其實就是身體對你思想的一個反應,只不過有的時候你還沒覺察到思想,情緒就起來了。感覺你的身體哪裡緊繃?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覺?心中央是否緊繃或抽痛?身體是否顫抖?這些都是情緒在你身上作用的結果。觀察它、觀照它、允許它的存在,全然地去經歷它,不要抗拒。你會發現,你的全然接納和全然經歷,會讓它更快消失,甚至轉化為喜悅。
向東看著自己整理的筆記,很是得意。她一向就是成績好的高材生,這點功課真的不算什麼。但是今天在公司開會時,銷售總監陳偉力抱怨他手下的銷售人員不夠專業,最後竟然歸咎於公司的招聘及培訓制度不夠完善。當時向東還是沒能及時觀察到自己,她一如往常地強烈為自己的部門辯護,甚至到後來還暗諷陳偉力自己沒有做好甄選銷售人才的工作和平時業務上的培訓。兩人在會上針鋒相對,最後還是老總楊振林出來打圓場,才平息了風波。
事後冷靜下來,向東有些懊惱。怎麼一個小小的挑釁就立刻觸發她本能的反應,護衛自己就算了,最後還開始攻擊對方,按照圖特的話來說,就是進入了無意識狀態。這個觀察自己的功夫,看起來簡單,可是到了該用的時候,有時還真的不容易。
向東這時看到幸雄也上了 Skype,正在考慮要不要和他分享自己的筆記,幸雄的訊息就來了:「嗨!北京姑娘!今天過得好嗎?」
向東最痛恨這種玩世不恭的打混態度,懶得跟他囉嗦,不想理會他。
幸雄的訊息又在閃爍;「猜猜看今天我在網路上碰到誰了?」
向東還是不回答。
「阿凸!」
向東很訝異,飛快地打字回去:「阿凸?怎麼可能?」
「就是啊!」幸雄得意得不得了,送出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表情符號,「意外吧?」
向東問:「阿凸說了什麼?」
「沒什麼!我跟他說,觀察自己這玩意兒還真難實踐,沒事的時候還記得,一碰上事兒就忘光光了,真沒勁兒!」
向東有時候懷疑到底誰是北京人,幸雄跟他的前女友學了一口北京話,配上他的「臺普」,有時候真的變成了四不像。
為了自己的好奇心,向東還是捺著性子問:「那阿凸怎麼說?」
「阿凸說,一開始是很困難,每次都是後知後覺── 事情過後才會想到剛才忘了觀察自己,而完全與當時的情境融合了。」
幸雄打字很慢,性急的向東在電腦旁乾著急。
「然後呢?」
「阿凸建議我們可以先從小事情,也就是讓我們反應不太大的事情做起,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向東忍不住了:「我在哪裡可以找到阿凸?」
「不是我去找的哦,是它自己找上我的。對不起,小姐,你得碰碰運氣。他還說……」
又是漫長的等待,向東又等不及了:「說什麼?」
「他說練習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當知當覺── 就是在事情發生的當時,就能夠想起來要觀察自己,也許還是無法改變當時的反應,但是至少收回一部分的意識了。」
「還有呢?」
「還有就是先知先覺啦,在負面情緒升起之前就能夠觀察到自己,因此就不會進入無意識的反應狀態,啊,那就大功告成啦!」
「多難啊!」向東抱怨。
「唉,小姐,總比我們以前不知不覺好啊!」幸雄安慰她。
說的也是,向東稍感欣慰了。為了感謝幸雄,她決定和幸雄分享她整理的心得筆記。
「哇!小姐,你以前在學校一定是高材生哦,筆記抄得這麼好!」幸雄看了以後由衷地讚賞。
「還好啦!」向東被幸雄直率的誇獎弄得有點不好意思,匆匆找個藉口下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