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01哪有不可原諒,
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
一個人的命運是自己造成的嗎?
茉莉的阿姨命很苦。丈夫早死,兩個兒子竟然也分別罹患絕症先她而去。阿姨孤苦一人,想到了失散多年、在臺灣的姊姊,雖然素有來往,但畢竟不是那麼親密,於是就隨朋友到臺灣去找姊姊。
姊姊,也就是茉莉的媽媽,一開始就反對妹妹過來。阿姨本來還想住在姊姊家,被茉莉的媽媽嚴詞拒絕。到了臺灣以後,姊姊就見了她兩面,並且沒有邀請她回家坐,阿姨也沒見到姊夫和其他人。
看到這裡,你會覺得茉莉的家人很沒有親情嗎?但是如果你了解阿姨是怎樣的人,就完全能夠理解茉莉家人的做法了。
阿姨走了以後,媽媽告訴茉莉,每次見面,阿姨都覺得姊姊欠了她的。國共內戰時期,姊姊被爸爸的朋友帶到了臺灣。阿姨宣稱,她在公司裡面「本來可以飛黃騰達,但是因為姊姊在臺灣,就受到歧視,所以不能轉正 」。
這件事情,每次見面都要拿出來說,並且阿姨會用各種方法加重茉莉媽媽的罪惡感,讓茉莉媽媽覺得非常難受,但是又做不了什麼。
阿姨的貪婪,也讓茉莉全家人避之唯恐不及。每次見面阿姨都開口要錢,永遠不夠。其實阿姨每個月退休金也不錯了,在三線城市生活,加上有配房,是綽綽有餘的。但是恐懼和貪婪,讓阿姨一直不斷跟茉莉媽媽要錢,而且還覺得理所當然。
這次來口氣更大:「你不要每個月給我錢了,你一次給我一年的。不,給五年的吧,誰知道你們家能有錢多久?!」這話讓老人家聽了特別生氣。
一個人的命運是自己造成的嗎?
表面上看,阿姨的語言行為,造成了她親姊姊的疏離,沒有人想和她靠近。但是,阿姨無法選擇她的丈夫和兒子們的早逝,更無法選擇她貪婪無知和粗俗的性格,她純粹就是一個命運的受害者。
茉莉是我的朋友。她沒有批判阿姨,實際上,她是全家唯一還願意跟阿姨說話、來往的人。因為,她就是看到了這一點:阿姨就是一個命運的受害者。
同父同母的姊妹,差三歲,茉莉的媽媽高貴美麗,皮膚白皙,年紀大了,有老伴有兒女,一家人其樂融融。阿姨皮膚黝黑,說話聲音都粗魯,更別說整體的氣質談吐了,然而姊妹倆長得還真像。這公平嗎?
不公平。誰說人生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真的管用嗎?有人說,基因就是命運,可是像茉莉的媽媽和阿姨,同一個基因來源,長相近似,但命運卻如此不同。
所以,我們只能成為命運的受害者嗎?
我們和阿姨的差別是什麼?我們需要怎麼做,才不會淪為命運的奴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