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寬恕,其實是放過自己,不是為了別人
我們無法控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同樣的,我們如何回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一開始也是無法控制的,而這就是修行的重要起點。
阿姨不懂修行,也不會反觀諸己,她只能成為命運的囚徒。你呢?
她無法意識到「人我」和「因果」的關係,只能像一臺由自動化程序操控的機器一樣過她的人生。你看到這篇文章,可能也看過我的書,上過一些靈性課程,你想要翻身嗎?你想要自由嗎?你,想要改變嗎?
舉例來說,我在微博發了路易.史密德的一句話:「寬恕,就是讓一個囚犯自由,然後你會發現,那個囚犯就是你自己。 」
任何有怨恨、後來放下的人其實都可以驗證這個道理── 你不原諒一個人,一直怨懟他,最後,其實痛苦、受壓迫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寬恕,其實是放過自己,不是為了別人。
有讀者留言:「我每天都在折磨自己,跟神經病一樣,為什麼我就做不到寬恕?內心始終無法放下。可能是被傷得太深,也可能是自己不甘心。我該怎麼走出這個困境呢?真的不想這個樣子。 」
是的,寬恕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的美德,有些人就是需要後天學習的。
不能寬恕的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就是我們無法和內在那個不舒服的感受待在一起。
那個人他背叛我,讓我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那個人傷害我,我的利益損失了,我不甘心;那個人羞辱我,讓我覺得沒面子……
沒有價值、不甘心、沒面子,其實都是一種「感受」和「情緒 」。我們當時吃了悶虧,吞不下那口氣。這個時候,如果情勢需要你去採取一些行動,那一定優先去做。
但是,如果實際上你已經無法做什麼,只能自我消化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去忽視那個造成你這種感受和情緒的人和事,而專注在你的情緒和感受上。我常說,先不去追殺那個放火的人,而是先救火。
接下來,你可以做的是:
一、為它們命名。
你感受到的情緒是什麼?是羞辱嗎?是悲傷嗎?是無價值感嗎?這是絕望嗎?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上百種情緒,為它們命名,看清楚它們,是能夠讓你跳脫出來的非常重要的步驟。
二、接下來,看到它們在你生命中的重複性。
一定不是這個特定的人、這件單一而特殊的事才勾起你這個情緒的,它一定是反覆發生的情緒模式,在你生命中一再出現的。認清它們的足跡,接受它們是你自身攜帶和生產的,而不是外界引發的。宣告、承認你對它們的「所有權 」!
三、下定決心不想讓它再來主導你的人生了。
每次這個情緒一出現,你就逃跑,或是做一些補償行為,好讓自己不要感覺到它。那些補償行為可能稍後會讓你感覺更不好(比如因為不想感到愧疚而去額外付出),或是會遺留一些後遺症(像各種上癮的行為),你已經受夠了!
四、讓自己挺直腰桿,像一個勇士一樣坐在那裡,說:「來吧!讓我好好感受你,看你能把我怎麼樣?!」
端坐著,回想一些情境,幫助你把這些情緒帶出來,然後,老老實實地待在那裡,用身體去感受情緒,或是說,從身體層面上去觀察情緒對你的作用。感受它、接納它,讓它流經你,然後消失。
如果能夠這樣對待每一個困擾我們的人事物和情緒的話,命運就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