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證明

  • 作者:4Samantha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2/26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429-3
  • 系列:有時
  • 規格:平裝/19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散文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迷路也是一種路。
願我們永遠在路上,不在意抵達的地方。

用光影寫作,以情感對焦
Instagram人氣創作者4Samantha首本攝影文集!


因為看見星宿
所以前往
因為真心喜歡
所以在場


#暗的在場
後來傷痕成了一種紀念,在夜裡最喧囂的墜落,都將隨著陽光一併抵達,不會永遠在夜裡的。
有些事是先相信才會存在的,時常跌倒的勇敢是,微微發光的愛也是。

#光的在場
我不想為了抵達時的美景,錯過現在剛好的驚喜。
我看見我現在在這裡,我可以前往任何境地。
只要一直在路上,一直願意奔跑,就可以一直成為光芒,一直為他人照亮。

#愛的在場
時序換了一回,我們走了一圈。這些那些,愛與不愛,印成日記。
所學所往,綿延成徑,疊成風景。在荒唐中打滾,在混亂中點燈。
不論往何處,要帶上自己。始終在前進,還不能放棄。有蜿蜒,才有風景。

4Samantha用鏡頭捕捉光影,留住漫漫時光每個迷離恍惚的瞬間,又用清澈的文字,檢視一路走來的斑斑行跡。愛過的人、讀過的書、難過的事、眷戀過的日子……是這些在場的點點滴滴,使我們在以自己為名的宇宙中定位。
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我們有時思考,有時質疑,偶爾難免迷路,然而正因為迷路,觸目所及的風景都變成了目的地。而這些文字與影像就是她最珍貴的在場證明,如同長夜裡的點點微光,陪伴我們等待每一個天亮。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攝影創作者】cityflaneurs、【社會學家、作家】李明璁、【攝影作家】李翔、【詩人】林婉瑜、【部落客】食癮,拾影、【插畫家】盈青、【演員】涂善存、【影評人/作家】黃以曦、【劇作家】陳曉唯、【攝影作家】蔡傑曦、【歌手】鄭宜農 感心推薦!

名家推薦:
影像是儲思盆,我們把悲傷的回憶、會心的笑靨藏在某次的快門裡,讓日子可以繼續往前走。我們都嚮往與已知的人分享未知的世界,但在這個你我關係誰也說不準的時代,與未知的人分享已知的世界,又何嘗不可呢?謝謝4Samantha的紀錄作品,從光影的故事到社會科學的真摯,很高興我們都在場參與。
──【攝影創作者】cityflaneurs

攝影在很多時候可能帶著侵略感,一種獵取和占有,但她的照片卻沒這股緊張氣味。像一期一會的溫柔側記,鏡頭彷彿只是微微點頭眨眼,不打擾地融入了自然光影或人們神情。她的書寫亦如是,明明那麼沈思於所讀所學,努力推敲著人世難題,卻沒有知識的傲慢或憂鬱的自溺,字裡行間盡是謙遜的吐納,豁然的開朗。於是,你所打開是一本輕盈好看的書,但你無法忽略它真誠用力的重量。
──【社會學家、作家】李明璁

這些照片,讓我想到光和影子親愛的瞬間……。照片裡的光線,好像是攝影師本人給予的,她先預備了一個空間、場景,然後巧手、精巧地去放置光、塗布光,光的顆粒、光的密度、光的來處和流向,彷彿光也是顏料的一種。讀這些照片,是愉悅、享受的事。
──【詩人】林婉瑜

透過 4Samantha 的作品,看見了光存在的意義。
忘記是從何時開始關注 4Samantha 的攝影作品,記得對她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女孩看見的世界好不一樣」,無論是在鏡頭下、或是字裡行間,她總是能用自己的思維去呈現,看著她以光書寫的每一篇故事,偶爾漆黑、偶爾明亮,是最靠近我們心裡面的真實。
──【部落客】食癮,拾影

作者以文字和相機做為媒介,用迷茫卻堅定的態度探索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字裡行間皆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未知的享受以及只屬於青春的肆意。
作者寫道「我是討厭著,但還不是時候放棄。我想厭世的人是保有希望,才會討厭的。」令人感同身受。 她以獨特的洞察力,講述出人之所以會厭世,那最柔軟的原因,這本書與作者一樣,不會裝作什麼都知道,但也不會停止探索。
──【插畫家】盈青

蘇珊‧桑塔格於《論攝影》中寫及一段話:「收集照片就是收集全世界。」
每一幅影像於創作與被觀看時,成為創作者與觀看者各自世界中的一小塊碎片,每一個得到這碎片的人借之所建構出的世界卻不盡相同。
4Samantha 不只是影像收集者,更是創作者,她不僅為自身,更同時為影像的觀看者建構出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之間的橋樑,並以文字為導引,領著你走進更深更遠之處。然而,你並非走向遠方,而是走進你的內裡,走進更深的自己。
在她的影像與文字之中,能使人照見自我,看見你曾用生活與生命所努力建構的溫柔世界。
──【劇作家】陳曉唯

4Samantha 用影像書寫她感性的視角,再用文字爬梳她理性的思緒;這些辯證的過程是很珍貴的,因為一旦往前了當下即成為過去。一直覺得她有清澈的眼睛,可以把前方的霧都看得透明。
喜歡在她的創作裡一起迷路,聽她娓娓道來她的困惑,我們便可以在她的困惑裡找到自己的答案。
──【攝影作家】蔡傑曦

關於作者
4Samantha

一九九五年生於義大利,現居台北。
自由攝影師,目前就讀政大傳播所。

喜歡海邊夕陽,喜歡山中大霧。
雨天在家看書,晴天出門拍照,理性比感性多。

在以光書寫的路上,慢慢迷路。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4samantha
Facebook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4samantha
內容試閱
興趣與工作

以前不理解「興趣」與「專長」的差異。開始攝影接案幾年後,終於懂了,後者很容易變成「工作」,因為做得好、做得穩,開始有對價關係有僱傭條件。那麼「好」,就不能再只是單次意外的「好」,需要長期穩定的「好」。

過去待在「興趣」階段時,往往擔心拍得不夠「好」。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不夠「好」,才不夠「好」讓它們成為可以販售的「商品」,也才不會讓後續的交易影響單純喜歡的原因。這或許才是「興趣」最珍貴的地方吧,因為創作,本來就不是為了拿去販賣。

所以我常和朋友說,如果你真心喜愛攝影,不一定要把它當成維生的工具。大學時期我聽過一位攝影前輩的分享,他說他每天都在從事攝影工作,但離攝影已經越來越遠。攝影,你可以把它當成私藏的興趣,用別的方式維持生活,讓攝影保留在最原始的初衷。



抵達

我曾經非常在意「抵達與否」,只是它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我不想為了抵達時的美景,錯過現在剛好的驚喜。出發隱含兩個元素:看見現在在哪裡,以及離開原地的決心。我看見我現在在這裡,我可以前往任何境地。

如果為了誰抵達彼方,對方也不一定在原地等待,而為自己設下目標的抵達,也會因著途中經歷的成長,不再保有抵達之前的狀態。很多時候也無法確定,自己究竟有沒有真的「抵達」?

所以有沒有抵達都不是件重要的事,也沒有所謂目的地。只要一直在路上,一直願意奔跑,就可以一直成為光芒,一直為他人照亮。



由於這種還沒

帶著你的心出走,把它領去很遠的地方,跟陌生的地方一起生長。在你迷茫的時候、燃燒殆盡的時候、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時候,記住這些害怕,忘掉那些猶疑。繼續拿著秤子衡量得失,時間反而會落在失去的那塊,而且越來越重。

適度的害怕就像指引標誌,但過度的害怕卻是一團越入越濃的霧。要在自己覺得喜歡的事情上,多相信自己一點。每個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最後會到達哪裡,都是慢慢靠近的,很多時刻都會感受到自己是願意一直做下去的。

敬心中最初的珍寶,因為稀……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