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段有你的時光

  • 作者:法呢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5/26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543-6
  • 系列:有時
  •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
  • 分類:散文/圖文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長大是一段回不去的遠行,
回憶是一場忘不了的相逢。

城市漫遊者 法呢 第一本攝影散文集
44場城市迷路,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如果現實生活是纏綿在一起的長長膠卷,
那我們是否能讓每一天的回憶,
都留下一張最精采的照片。


小時候最喜歡講總算,總算畢業了,總算交男朋友了,
天際遼闊,似乎所有的離別都是一種解脫。
長大後才知道,種種期待的如釋重負,才最使人惦念。
難過的不是離別,而是沒有能好好告別。
——京都畢業生/22歲/女/祈禱的人

人生沒有跨不過的檻,只有跨不完的檻。
你問你的神為何普渡眾生,人來人往卻不渡你?
我想老天能夠了解,當時間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這裡;
那些過去並不會都過去,有些檻在我們心裡,永遠過不去。
——H/22歲/女/大學生

生命中總有這麼個人,他比其他人都希望我們能好過,
卻也比其他人都更容易讓我們難過。
有時候想想,心裡喜歡或愛著的那個人,
或許正是我們想成為的樣子、想擁有的人生。
——Joy/26歲/女/品牌專案企劃

如果沒有愛,是拍不出那些照片的。
我們不會為了他蹲下,不會為了他趕在太陽下山前小跑步。
不只是攝影,人生中的每件大小事,應該也都是這樣吧。
——我/23歲/男/攝影新手


法呢,大學念的是地理,心裡念的是攝影。
他是共生公寓「玖樓」的創立者之一,也是「共享生活」的提倡者。
創立四年內,法呢遇見四、五百位室友,以及其他數以百計的城市人。棄法從文的自由編輯、離家才想家的創業人、放下一切飛往巴黎的女強人……他寫下每位在這座城市練習獨立的人,他們的理由與堅持、挫敗與成長。
城市漫遊者法呢,今天也在城市漫遊著。他想借一個有你的畫面,也借一段有你的時光,透過這些故事和他的鏡頭,帶你看見熟悉的城市裡不一樣的風景。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攝影作家】4Samantha、【攝影師】Erh Chou 周二、【攝影師】Jerrythepopper、【美食風格帳號@TaipeiFoodie創辦人】Leslie Liu、【作家】失予、【台灣調酒冠軍】林冠辰、【吾思傳媒 女人迷主編】柯采岑、【社群教母.加個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辦人】張嘉玲、【《台灣挑剔指南》作者】郭佩怜、【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流浪而後生》作者】黃昕語、【《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前主編】黃銘彰、【攝影作家】蔡傑曦 真情推薦!

城市充滿無限可能,一不小心就容易淹沒自己。認識法呢以來,他的目光卻始終注視著城市裡的人們,他用快門、用文字捕捉我們用青春堆砌的風景,那是你、那是我,那是一篇篇不願被時間沖淡的故事。——【攝影作家】4Samantha


去年因緣際會認識法呢,我們應一個工作邀約去了台北東區一間酒吧試喝新販售的葡萄酒。那時看到他揹著兩台單眼相機,熟練的換著鏡頭,笑笑的說他喜歡觀察路人。接著他提起了他的生活,包括玖樓公寓,跟我分享在城市漫遊中遇到的人、聽到的故事。
《借一段有你的時光》,我認識了寂寞的人們、淋著大雨的人們、浪漫的人們、努力生活的人們。透過法呢細膩的文字和令人著迷的照片紀錄,滿滿的情緒餵飽了我,非常過癮。
我們透過不同生活體驗認識這個我們喜愛的城市——台北,而這些城市風景,就像初次見面的那杯葡萄酒一樣,值得細細品味。——【美食風格帳號@TaipeiFoodie創辦人】Leslie Liu

「我操你媽的台北!」生活在台北多年,這是我印象中的台北,直到遇到了這本書。我想改口說「欸!媽!其實台北還不錯!」
謝謝法呢,你是最溫柔的觀察者,蒐集了這座城市每一位獨立個體,讓彼此能以寂寞來噓寒。讀完此書,我們再也不用刻意問暖,也能於這濕冷的地方,感到和煦的心安。——【作家】失予

法呢筆下的風景,可能只是一處日常的縫隙、一段生活的碎片,卻能讓我們想起那個曾經在幾個深夜、幾個清晨笑過哭過,也用力長大的身影。
這些素昧平生的故事,座落在城市裡的不同角落,細細地品嚐與排列,會發現它們儘管是他/她們的過去,但那些藏在故事裡、平凡而勇敢的自己,會有那麼一刻被理解了,而那是多幸福的事。——【攝影作家】蔡傑曦

關於作者
法呢

共生公寓「玖樓」創辦人之一,大學念的是地理,對於人物、社會的觀察尤其細膩,喜歡都市街景風格的照片,作品中往往沒有地平線的存在。2015 年法呢的Instagram被Instagram官方帳號推薦,引起廣大迴響。
攝影是興趣,擅長在巷弄漫遊中捕捉城市的面貌,透過鏡頭表現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土地互動,慢速快門動中有靜,形成獨特的地景美學。佐以些許情感的文字論述,精準地註解市井小民的心聲,定格車水馬龍的言外之意。

Instagram:法呢 @cityflaneurs
內容試閱
序 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特別的

最一開始在台北找房子,大概是在二○一四,印象中是個論文要交不交、兵單要來不來的日子。打著一份三十K 的工,與當時的伴侶,擠在一間永和快到中和的頂樓公寓。
六點四十五分的巷口蛋餅、六點五十五分的二七五號公車;每天的福和橋,連結了我和每個光彩奪目的台北日子。晚上九點半,老舊公寓的紅色扶手樓梯、昏暗的白熾燈拾階而上,五樓的紅色大門上面有隻震武的雄獅,守護著這一家子裡互不往來的遊魂。
跟室友鮮有互動。客廳堆了房東壞掉的電視機、沙發的灰塵積了一層、不知道誰家裡寄來的電鍋一直擱著。我不知道隔壁室友的名字、職業、身分背景,我們的互動,建立在每一期的水電費帳單,以及浴室排水孔堆積的毛髮上。
「啊,原來你三十歲了呀。」我一直以為我會在那個小空間待很久,直到某天和室友突然聊起他的故事。
如果沒有辦法認真想清楚一個目標,那麼不管再糟的環境,也不會成為離開的推力;唯有吸引人的拉力出現時,才有機會、帶我們離開現在這地方。
「三十歲的時候,如果自己還在這裡,我一定會後悔。」
當591上的房東阿姨領著我們,打開房間大門的那個當下,我們是否對未來產生了期待?我要買很多的鹿角蕨和龜背芋,放在有陽光的那個角落,一旁擱著擠得下很多人的L型沙發,打上溫黃的落地照明,共度許多台北清冷與挫折的夜晚。
或許就是不想自己一個人生活吧,當時和朋友創立了玖樓共生公寓。可能是受夠了以前室友互不往來的日子,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這不該是我們這些已經輸在起跑點的外地人,應該繼續忍耐的現實。
家裡應該要是個不打烊的咖啡廳。坐得下八個人的大長桌我們各據一方,剛下班的英文老……more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