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座標有多大,見識就有多高:羅輯思維【商業篇】

  • 作者:羅振宇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4/0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5596-72-9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向世界超一流企業,

學習超一流的商業致勝法則!

3大產品思維,6大商業趨勢,8大管理藝術,500強企業的經營智慧,一次領略!

人生就像棋局,商場好似人生,

你的見識與努力,

決定了這盤棋的格局。

Apple:一旦習慣了你就再也離不開,因為真正的商品不是手機,而是「體驗」!

Space X:從通訊、交通到火箭升空,最宏大的目標,要從最小的任務起步!

IKEA:我們的書架全球賣出6000萬套,但一根釘子也不會多給!

YouTube:你以為你跳過了5秒的廣告,但事實上我們「控制」了你5秒!

NETFLIX:成功的關鍵就是不斷變化,沒有文化就是我們的文化!

商業是什麼?不只是賺錢,不全是交易,它是彙聚所有人共識的手段。而所謂的商業模式,並不僅僅依靠巧妙的構思,而是需要具備對新工具的敏銳洞察。

「羅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藉由世界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為我們釐清許多被誤解的重要商業觀念。透過精煉的文字、簡潔的篇幅、口語化的表達,與高知識含量的內容,一一細數這些企業的核心理念、產品策略、管理藝術,與它們撼動人心、改變世界的商業魅力。

商業的本質如同座標,只要掌握方向,我們就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從容應對所有的不確定性,進而引領趨勢、搶占先機,成為新時代屹立不搖的佼佼者!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職場作家】黃大米、【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高產出的本事》作者.企業商務顧問】劉奕酉 激賞推薦!


關於作者
羅振宇

思維造物董事長,「得到」App創始人。
2012年底創業,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至今推出七季,點擊量超過20億。2015年推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知識跨年」新模式。2016年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開闢知識服務全新領域。彙聚各領域內容生產者,並以課程、電子書、有聲書、線下課程、得到高研院等豐富種類的知識產品,實現「終身學習」。到2020年年底,得到App已服務超過4000萬學習者。2020年推出節目《啟發俱樂部》,儼然已打造出頗具規模的「知識經濟」。
羅振宇對商業與網路的獨到見解,以及對人文歷史的深入思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年輕人,更讓他成為了當代「應用知識」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羅輯思維》更堪稱華人世界「耳朵經濟」模式的最佳案例。
另著有《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糾結》、《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等作品。
目錄

第1章:商業的魅力與可能性
伊隆.馬斯克的無邊棋盤
Amazon的飛輪效應
原力覺醒與LEGO成功的底層密碼
商業最有魅力的部分:超級變量
「超級企業」腦洞


第2章:世界知名企業那些事
向NETFLIX學習保持變化
向IKEA學習成本控制
向Apple學習產品策略
向Disney學習體驗管理
向TOYOTA學習生產管理
向YouTube學習用戶行為控制


第3章:產品思維
你真的瞭解你的用戶嗎?
什麼是真正的好產品?
怎樣做低端產品?


第4章:品牌寄生
到底什麼是品牌?
品牌寄生:占傳統文化的便宜
做品牌要警惕創新
品牌戰爭的難點在哪?
做品牌,你是在消費還是在投資?
三波消費浪潮與三種營銷
醫療行業也能建立品牌嗎?


第5章:真正的競爭力
找到巨無霸的軟肋
客觀標準與主觀標準哪個更有效?
為什麼說橫向標準化更為良性?


第6章:你相信趨勢嗎?
夕陽產業是偽命題嗎?
消費升級背後的機會
免費模式的真相
「新零售」是大糊弄嗎?
新技術會帶來新失業嗎?
為什麼會有低欲望時代?


第7章:管理的藝術
企業管理是寬鬆好,還是嚴格好?
企業的制度設計:現代化公司治理的核心難題
商業三級跳:創始人與領導者
房間裡的大象——組織內的訊息流動
「灰犀牛」的實質是人性的缺失
計畫與變化缺一不可
警惕目標退化
今天向奇怪的日本式公司學些什麼?

羅胖商業書清單
我的商業書清單

內容試閱
伊隆.馬斯克的無邊棋盤



伊隆.馬斯克,他最著名的身分是特斯拉的老闆,但是他的生意很多,有發射火箭的公司,有做太陽能的公司,有做人腦和電腦連接的公司,有做地下鐵路交通的公司。反正什麼概念新潮,他就做什麼。
這跟我們熟悉的科技公司完全不同,不是從一種核心能力開始起步,然後慢慢擴張自己的邊界,逐步長大。所以,難免就有人說,伊隆.馬斯克就是個大糊弄,做這些新潮概念,就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圈錢。
馬斯克是大糊弄嗎?如果他是個大糊弄,他創業已經二十年了,無論是特斯拉汽車,還是SpaceX這家火箭發射公司,取得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如何解釋他這一系列完全不搭調的行為呢?
二○一六年馬斯克有一次演講,主題是「讓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題目就是馬斯克心中的終極使命。具體地講,他要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把一百萬人送上火星生活。
聽起來這像是個神經病的想法。但是在這個想法,我學到的最震撼的東西,就是實現一個神經病想法的方法。
這個方法說起來簡單,就是把一個大目標分拆成可執行的小目標。比如說,你們公司老闆要求今年你個人的營業額要超過一億。看起來太離譜,但是,只要你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其實不見得不切實際。
那把一百萬人送上火星這個想法,馬斯克是怎麼把它拆成小目標的?
美國政府曾算過一筆帳,如果要把一個人送上火星,現在技術上是有可能實現的,那要花多少錢呢?大概是一百億美元。送一百萬人上去生活,也就是一萬兆美元。這筆錢大概相當於美國五百年的GDP。這當然太貴了。
馬斯克的第一步,是先把這筆錢降到五十萬美元。也就是一個想移民火星的人,把地球上的房子賣了,很多人能湊出來的數目。於是,馬斯克的目標,就把成本降至二萬分之一。看起來,還是不可能。
馬斯克的第二步,就是把這個二萬拆分成20×10×100,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現在的火星飛船,一次只能裝五個人,馬斯克說,可以造大一點的火箭,一次裝一百人,這不就等於是把成本降低到二十分之一了嗎?這不是吹牛,SpaceX確實是在試驗這樣的火箭。
此外,馬斯克說他是私營公司,效率高,有可能把火箭本身的成本降到十分之一。事實上,現在SpaceX的成本就已經降到了同行的五分之一。
那最後那個「100」是什麼?就是可重複使用、可回收的火箭。如果這個能實現,那發射火箭的成本,其實就只是燃料成本了。二○一七年八月,SpaceX成功回收了自己的火箭,這已經是第十四次回收了,陸地上六次,海上八次。這已經成為常態。
回到馬斯克的那個目標,他說的是讓一百萬人到火星上生活。需要……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