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羅輯思維【人文篇】

  • 作者:羅振宇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4/0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5596-74-3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30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總是想靠著「理性」來掌握世界,

但卻忘了,人們其實更愛「聽故事」!

5大文化領域的探究,36篇藝術與人文的繁花夢境,一窺經典創作流傳的門道!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不平凡,

都是從最平凡的事開始。

只要你持續努力,足夠深愛。

你,也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在藝術家眼中,世界充滿象徵,萬物都是「符號」?

叫好不叫座,是所有文學經典的宿命?

被家長們視為洪水猛獸的遊戲,其實是下一代人類文明的基礎?

如果沒有外行買家,就沒有高階藝術品市場?

為什麼戰爭片明明血流成河,我們卻不會覺得恐怖?


人類最大的力量,源自於內在心流的探索;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就在於我們擅長創造與想像。

想像產生美感,美感造就藝術,藝術創生文化。不管是經典文學、傳統藝術,還是特效電影、流行遊戲,只要人性不變,我們心靈中那些柔軟的、容易被觸動的地方就不會改變,任何創作形式或許會衰落,但卻不會真正凋零。

生活的樂趣不在於「做什麼」,而是取決於你想「怎麼做」,每個平凡的人,都能創造不平凡的想像。當你試圖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再普通的瑣事,也能打開無窮無盡的可能,漫長的人生,也能是一場好玩的遊戲!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祁立峰【作家】凌性傑【台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黃春木 讚不絕口推薦!


關於作者
羅振宇

思維造物董事長,「得到」App創始人。
2012年底創業,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至今推出七季,點擊量超過20億。2015年推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知識跨年」新模式。2016年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開闢知識服務全新領域。彙聚各領域內容生產者,並以課程、電子書、有聲書、線下課程、得到高研院等豐富種類的知識產品,實現「終身學習」。到2020年年底,得到App已服務超過4000萬學習者。2020年推出節目《啟發俱樂部》,儼然已打造出頗具規模的「知識經濟」。
羅振宇對商業與網路的獨到見解,以及對人文歷史的深入思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年輕人,更讓他成為了當代「應用知識」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羅輯思維》更堪稱華人世界「耳朵經濟」模式的最佳案例。
另著有《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糾結》、《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等作品。
目錄

第1章 文學
經典文學為什麼「不好看」?
網路小說:讓人上癮的三大公式
天才編輯與海明威
蒲松齡是一盞燈
閱讀——從經典到經驗
力量的來源
故事是最符合人類心智的溝通方法

第2章 詩詞
〈江雪〉:隔絕外物、獨享美好
為什麼是陶淵明?
一首詩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一首好詩,就是一處桃花源
一個俗人,怎麼成了聖人?

第3章 語言
語言的切換
名字為什麼很重要?
認知方言化
一個字帶來的麻煩
全世界能用同一種語言團結起來嗎?

第4章 藝術
美是什麼?
酒店的衛生紙為什麼要折三角?
畫廊的秘密
電影這個物種
紀錄片——一個神奇的物種
什麼樣的恐怖片最嚇人?
間接後果

第5章 社會百態
人類為什麼會養貓?
貓熊是失敗物種嗎?
什麼味道才叫地道?
聰明人為什麼往往不好打交道?
超模是怎樣練成的?
神童莫札特
什麼是「癮」?
遊戲的樂趣
遊戲為什麼好玩?
遊戲的世界
遊戲化世界
遊戲化工作

羅胖人文書清單
我的人文書清單

內容試閱
經典文學為什麼「不好看」?



第一個答案是,因為它的任務壓根就不是逢迎那個時代的讀者,它的任務是要從原有的、習慣的、熟悉的文學表達中走出來,來到一個更廣闊但是很陌生的新世界。更直白地說,就是讓讀者從原來的舒適狀態中走出來,給他找點彆扭,進入很可能不再舒適的新世界。
有人曾經半開玩笑地說,文學經典就是那種人人都知道,但卻沒人去讀的作品。雖然是玩笑話,但也是個事實。現實中確實沒有多少人真去讀那些經典。我們隨便列舉幾個經典作品: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托馬斯.曼的《魔山》、卡夫卡的《城堡》、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都如雷貫耳吧?但是我們捫心自問一下,你都完整地讀過嗎?可能不少人買過,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從頭到尾讀過呢?
至少我就得坦白承認,我讀過《百年孤寂》和《城堡》,其他幾本買過,但是都沒有讀過。即使讀過的這兩本,也都沒讀出什麼好來。
有人可能就會感慨,這個時代很悲哀啦,現在的文化環境很墮落啦,大家都靜不下心來讀經典啦,沉迷於各種文化快餐啦。這樣的論調,你一定聽到很多。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些材料說,實際上,不僅是我們中國人不讀,西方人也不讀。有一家英國圖書俱樂部的研究發現,40%的英國人承認,他們把文學作品擺在書架上純粹是做做樣子,為了面子上好看;有71%的英國人承認,為了顯得更有文化,會吹噓自己讀過某些名著。所以這至少不是中國人的問題。那為什麼大家不去讀經典呢?經常得到的答案是:經典太艱澀了,不好看。
我也聽到過一種說法,說什麼文學經典,讀者不愛讀,書店賣不好,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東西,也能叫經典?無非是少數文化人裝腔作勢、故弄玄虛而已,是國王的新衣。真正的經典,就應該是暢銷書、熱門書、人人都愛讀的書。換一句網路術語來說,就是流量大的書才是經典。
那麼哪種說法有道理呢?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件事。
我們從英國作家佛斯特說起。E. M. 佛斯特,和喬伊斯、勞倫斯、伍爾夫被稱為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佛斯特的作品不多,長篇小說六部,短篇小說集兩部。其中兩篇長篇小說《印度之旅》、《窗外有藍天》曾被改編為電影。不過,雖然被改編成電影了,但也沒有多少人真的去讀原著。
那為什麼佛斯特還擁有那麼高的文壇地位呢?因為他提出了全新的問題。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變成了全球最大的工業發達國家,這樣的國家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社會結構、人的心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這些變化沒有反映在作品裡。用佛斯特的話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每個人的心都開始發育不良,他的作品就是給這種病去找藥。當然先不說藥管不管用,但是他確實提出了一個從來沒有人說的問題。
在比佛斯特早一輩的英國作家,像狄更斯的作品裡面,就沒有這些問題,因為那個時候的社會沒有這些問題。換句話說,佛斯特通過提出全新的問題,拓展了人們思考的範圍和領域。即使他的作品不是暢銷書,但他提出的問題已經改變了人們的思維世界。
再說個德國的例子,前些年,德國貝塔斯曼出版社組織幾十名德國著名的作家、評論家做了一個評選,選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德語長篇小說。得票最多的,也就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德語長篇小說,名叫《沒有個性的人》,作者是羅伯特.穆齊爾。相信大多數朋友對這位作家和這部小說都聞所未聞。
那它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德國評論家說,這是一部真正的現代精神小說。長篇小說從十九世……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