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別想碰!

Mine!:How the Hidden Rules of Ownership Control Our Lives.

  • 作者:邁可.海勒/詹姆斯.薩爾茲曼
  • 譯者:王瑞徽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6/27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5596-97-2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法律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護膝神器

詹姆斯‧比奇是高逾六呎的大個子。在一趟從紐瓦克飛往丹佛的聯合航空班機上,這位商人在起飛後放下他前面的,第十二排中間座位椅背的托盤桌,並且用他的「護膝神器」(Knee Defender)卡住。那是一種售價21.95美元的簡單塑膠裝置,可以夾在金屬托盤桌的支架上,把前座椅鎖死。該產品網站聲稱,「護膝神器」能讓你在飛機上「阻擋前座椅仰倒,讓你不必用膝蓋去頂住」。確保了自己的工作空間,比奇打開筆電。
「護膝神器」的廣告詞是真的。當比奇前座的乘客想要「仰倒、放鬆、好好享受這趟旅程」,她的座椅一動不動。她向空服員投訴,空服員要求比奇取下夾子,但比奇推三阻四。氣憤的乘客把椅背用力推倒,護膝神器掉了,比奇的筆電也弄翻了。他迅速把她的椅背推回去,重新裝上夾子。這時她轉身,將飲料潑到比奇身上。我們無從知道事態會上升到什麼程度,因為機長介入處置,改變航線前往芝加哥緊急降落。兩名乘客都被帶離飛機,接著班機繼續飛往丹佛,遲了一小時三十八分。
類似衝突不斷爆發——最近都是透過影片。在一趟從新奧爾良飛往北卡羅萊納州的美國航空班機上,溫蒂‧威廉斯放下她的椅背。後座的男子在最後一排,無法把座椅仰倒。於是,他像惱人的節拍器那樣,不斷推威廉斯的椅背。她的這場高空紛爭的影片立刻被瘋傳。
隨著每次事件,社群媒體都會湧現千百則自以為是的譴責,兩派意見各執一詞。脫口秀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為那些仰躺的人辯護,「不可以打別人的座椅,除非椅子先打你。」達美航空執行長巴斯欽(Ed Bastian)則持相反觀點,「適當的做法是,如果你要緊挨著別人斜躺,應該先問一下對方。」威廉斯並沒有問。
到底誰有理?
威廉斯的想法很簡單:是椅子扶手的按鈕讓她的座椅可以傾斜。因此,往後仰的那塊楔形空間理當屬於前排座椅。這種對附屬物所有權的主張「因為它連接在屬於我的東西上,因此它屬於我」可說是最古老的所有權辯護理由之一,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比奇依仗的是另一種附屬物說法,中世紀英國創造的一句格言:「誰擁有土地,誰就擁有上至天堂,下至地獄。」他主張自己擁有附屬於座椅的整個垂直空間的支配權,上達置物箱,下達黏著麵包屑的地毯。當前方的座椅闖入這空間,就是一種侵佔,一種對良好秩序的無禮冒犯。
對附屬物所有權的主張可說普遍到了你想像不到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德州地主可以開採地下石油和燃氣,為什麼加州的農民抽取地下水正導致中央谷地下沉,以及為什麼阿拉斯加可以限制白令海的過度捕撈。附屬物所有權將平面的登機證、地契和領土地圖轉化成了三度空間的稀缺資源控制權。
但是附屬物權(attachment)並不是比奇和威廉斯唯一的權利主張。在每次航行開始時,所有機位都按照空服員的指示,處於「完美、直立且鎖定的位置」。這時候,比奇獨佔了他面前的空間。他對那塊楔形空間有優先權。先到先贏是主張「我的」的另一個原始而本能的基礎。孩子們在遊樂場上維護它,成年人在空中爭取它。回想一下,比奇用護膝神器鎖住前座椅,然後打開筆電,實體佔有了那個楔形空間。正如我們常聽到的,現實佔有,勝算十之八九。(Possession is nine tenths of the law.)
空中旅行使得這類關於所有權(附屬物權、先來後到原則和佔有權)的衝突糾紛引起極大關注。
當我們問聽眾關於護膝神器的衝突,多數人的回答不外乎「顯而易見」,「沒什麼好爭論的」。可是,當我們進一步要求舉手表決,人們通常會分成威廉斯和比奇兩派,兩群人難以置信看著彼此。《今日美國報》(USA Today)二O二O年的一項共有三千人回函的民意調查中,大約有一半人回答:「如果椅子能仰躺,我就會仰躺。」另一半人說:「不,千萬別這麼做。」就像威廉斯和比奇,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理。這也是為什麼威廉斯覺得發布她的視頻再正當不過,比奇則二話不說推開前排座椅,別亂碰我的東西!
為什麼現在會爆發這些衝突?以前搭機平躺從來不曾這麼犯眾怒。在這之前,飛機上的座位有較大間距——座位間的空間無論仰躺或放下托盤桌都不成問題。沒人問當中的楔形空間屬於誰,因為這根本無關緊要。但航空公司不斷縮短座位間距,從不久前的三十五吋降到了今天的三十一吋左右。在一些飛機上,機位間距甚至只有二十八吋。
這對航空公司來說是利害攸關的:每一排縮減一吋間距,可以讓每個航班多出六個額外待售機位。為了增加利潤,航空公司把越來越多的乘客塞進容量固定的機艙內;與此同時,人們的體型越來越大,托盤桌也成了珍貴的電腦架。這對乘客來說同樣關係重大。在疫情大流行時期,每一吋個人空間都很重要。
護膝神器發明人高德曼(Ira Goldman)(丹佛班機事件後,他的網站流量翻了五百倍)扼要描述了這問題:「航空公司所做的就是,他們賣給我容膝空間,如果你坐在我前座,他們也把同一個空間賣給你作為仰躺之用。因此,他們等於把一個空間賣給兩個人。」
航空公司能這麼做嗎?
法律沒規定。二O一八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拒絕針對飛機座位加以規範,將機位設計留給航空公司去處理。於是,航空公司利用一種讓他們可以在每次航班把同一個空間售出兩次的秘密武器:戰略模糊——所有權設計的高明工具之一。多數航空公司都有一條規定:乘客按下按鈕就能向後靠,但他們秘而不宣。除了特殊情?,空服員不會告知或實施。
模棱兩可對航空公司有利。當所有權不明確——這種不明確的情?之多超乎你的想像,人們多半會退而訴諸禮貌和規矩。數十年來,航空公司一直是仰賴高空禮儀來化解人們對座椅仰躺空間的要求,也就是達美航空執行長巴斯欽所主張的。航空公司把衝突推給乘客,讓他們在無數次沉默的日常小協商中自行解決,就像他們將手肘在共用扶手上挪來挪去,或者爭奪頭頂的置物箱空間時所做的。錢也解決不了問題。(不過,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後座的人請喝飲料或吃點心,約有四分之三的乘客會同意不把椅背放低。)
隨著航空公司不斷縮小機位間距,前後座你推我擠的潛規則逐漸瓦解。當人們無法對什麼東西是誰的這點達成共識,匱乏會加劇他們相互對抗的觀點,結果每個人都顯得很不理性。護膝神器讓既有的衝突更加明顯。高德曼在所有權的模糊性中看到商機,創造出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不過,問題是,單方面鎖住座椅的舉動違反了禮節,就像擅自把東西拿走。
護膝神器看似一種無聊的小東西,但它反映了我們社會中一個巨大的創新動力:隨著珍貴資源變得稀缺,人們會更激烈地競相利用自己偏愛的所有權說法,企業家則從中獲利。
同樣的衝突在十九世紀深刻地改造了美國西部,但在那裡是農夫和牧場主之間的對抗。我們愛看的西部片中的牛群大遷徙其實只存在了幾十年。前往市場的無數牛群常跑到私人土地遊蕩,屯墾農場主卻沒辦法將牠們隔絕在外。牛看不懂禁止擅入的告示牌,圍欄又太昂貴,於是牛仔們常驅趕著牛群一路越過沒有圍欄的大片土地,到達阿比林和道奇市的鐵路站場。
到了一八七四年,格里登(Joseph Glidden)的雙股帶刺鐵絲網——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發明」,還獲得了發明專利。這項和護膝神器同樣簡單的發明突然提供了一種將牛群隔絕在外的廉價而有效的工具,讓屯墾農場主可以劃出界線,堅守陣地。有人形容格里登的鐵絲網「比空氣輕,比威士忌烈,比灰塵便宜」。牧場主們也還擊,投入了帶來槍擊和死亡的圍籬切割戰。正如一八八三年一位火車司機說的,「想到洋?和馬鈴薯就長在原本該有小野馬群活動、四歲小牛成熟準備上市的地方,我就難受。」但最後,農場主贏得了戰爭。
格里登的發明改變了北美大平原。來到此地的屯墾農場主能?保護他們的農作物,許多小牧場主歇業了,因為他們找不到路徑可以把牛群送到市場。牛仔們成了大型牧場的雇工。對許多美洲原住民來說,帶刺鐵絲網是「魔鬼的繩索」——實際上終結了他們的遊牧生活方式。帶刺鐵絲網對於創造了禁止擅入模式的所有權至為關鍵,而這種模式成了美國現代生活的一大特色。
所有權技術的變化往往很痛苦,無論大平原上的放牧戰爭或三萬五千呎高空的護膝戰爭都苦不堪言。正如帶刺鐵絲網提供了農場主隔離牛群的方法,護膝神器也為乘客提供了一種拒絕前座仰躺的廉價工具。兩種技術都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有效方法,可以將自己偏好的所有權說法強加在爭議性資源上,因而加速了舊習俗的崩解,製造了關於新規則應該如何的爭論。
不過,差別在於,農民們普遍使用了帶刺鐵絲網,許多航空公司卻禁止使用護膝神器——他們寧可繼續把那個楔形空間出售兩次。
同樣的所有權之爭如今也在網路世界上演,一個遠比飛機座位更重要,但也更不顯眼的競技場。我們的點擊流(clickstream)揭露了我們的私生活——買些什麼?追蹤誰?住在哪裡?投票習慣……。點擊流似乎應該屬於我們才對,但在全球多數地方,數據所有權的歸屬仍然不明確。Facebook、Google和其他網路巨頭(連同無數情報機構)正爭先恐後卡位。他們的追蹤器把虛擬座位探入我們的私人空間,收集關於我們的好惡和長相的私密個人資料,從中賺取了數十億廣告費。
這個時代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選擇一套所有權說詞來管理我們的線上人生。有些地區,如歐盟和加州,都已採取嘗試性措施,以便提供人們相當於護膝神器的數位服務。這些保護措施會不會起作用?沒人曉得。目前還沒有關於數據所有權的權威準則。答案尚不明朗,不只是對網路點擊流和飛機座椅而言,也包括其他千百個人們爭奪稀缺資源所有權的無形戰場。
你爭我奪的衝突一直在持續,多半是看不見的,直到像廉價塑膠護膝神器這樣的東西讓它們難堪地顯露出來,然後獎賞歸於那些了解所有權運作方式的人。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