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全新版】

L'ignorance

  • 作者:米蘭.昆德拉
  • 譯者:尉遲秀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7/06/09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305-0
  • 系列:當代經典
  • 規格:平裝/20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法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
可是已經太遲了,
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

聯合報讀書人推薦書!誠品書店文學類年度暢銷書!

執掌潛意識和夢境的,是同一個導演。
白晝,他把洋溢著幸福光影的故國景物一幕幕送給伊蓮娜,
到了黑夜,他策畫的回歸卻令人驚惶,目的地是同樣的國度。
白晝,那遭人遺棄的美麗國度閃耀著,
到了黑夜,換成航向故國的恐怖回歸在發光。
白晝在她面前呈現的,是她失去的天堂,
夜晚所展示的,則是她逃離的地獄。

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後,伊蓮娜離開捷克,成了流亡者。直到一九八九年共產政權垮臺後,才回歸故國。沒想到,身體的回歸卻是心靈流亡的開始。伊蓮娜發現自己已經融入西方世界,和留在家鄉的人們產生了決定性的不同:不只是飲食、環境,更是價值觀上的迥異。

伊蓮娜早已忘記與昔日好友間的回憶,而他們也對她的現在不感興趣。離開的二十年彷彿被盡數否定,她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硬生生切下手腳,成了短少二十年的侏儒……

「回歸」該是流亡者最由衷的心願,米蘭‧昆德拉筆下的流亡者卻是迫於無奈。他以冷靜的筆觸,談鄉愁、談命運、談愛情。我們或許不曾經歷過《無知》裡的大時代變遷,但其中的「異鄉感」一定會與我們深深有所共鳴。

關於作者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內容試閱
4



打從流亡的最初幾個星期,伊蓮娜就作了一些怪夢:她坐在一架飛機裡,飛機改變了航向,降落在一個陌生的機場;穿著制服、全副武裝的男人在空橋下等著她;她額頭上沁出了冷汗,因為她認出那是捷克的警察。在另一個夢裡,她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閒逛,看見了一群奇怪的女人,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只大大的啤酒杯向她跑來,用捷克語斥責她,個個都笑得那麼真誠卻又不懷好意,這時,伊蓮娜嚇壞了,她發現自己身在布拉格,她放聲大叫,醒了過來。

她的丈夫馬丹也作同樣的夢。每天早上,他們都跟對方訴說著對於回歸故鄉的恐懼。後來,伊蓮娜跟一個波蘭朋友(她也是流亡者)說起來才發現,原來所有的流亡者都會作這種夢,每個人都作,沒有例外;她先是因為這些素不相識的人們在夜裡團結友愛的表現而感動,後來卻有點不快:如此私密的作夢經驗,怎麼能以集體的方式來體驗呢?那她獨特的靈魂何在?可是問這些永遠沒有解答的問題又有何用?可以確定的是:成千上萬的流亡者,在同樣的夜裡,以無可數計的變體形式,作著同樣的夢。流亡的夢:這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奇特的現象之一。

這些夢魘對伊蓮娜來說,確實是神秘莫名,因為在此同時,她也為無法遏止的鄉愁所苦,她感受到的,是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經驗:故鄉的景物在白晝時分兀自出現在眼前,不,這不是悠悠長長、有意識、刻意的白日遐想;這完全是另一回事:一幕幕的景物在她腦海裡兀自亮了起來,出乎意料之外,突兀、迅速,乍現即逝。前一刻,她還在跟她的老闆說話,轉瞬間,如閃電霹靂,她卻看見一條橫越田野的道路。前一刻,她還擠在地鐵車廂的人群裡,突然間,布拉格一片綠地上的小徑卻閃現在她眼前。整個大白天,這些轉瞬即逝的影像不時來造訪她,舒緩了她對失去的波希米亞的思念。

執掌潛意識和夢境的,是同一個導演。白晝,他把洋溢著幸福光影的故國景物一幕幕送給伊蓮娜,到了黑夜,他策畫的回歸卻令人驚惶,目的地是同樣的國度。白晝,那遭人遺棄的美麗國度閃耀著,到了黑夜,換成航向故國的恐怖回歸在發光。白晝在她面前呈現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則是她逃離的地獄。





5



共黨國家都忠實地追隨了法國大革命的傳統,放逐了流亡者,對他們詛咒撻伐,將他們斥為最最可憎的叛徒。這些留在國外的人,都在缺席的情況下,在他們的國家遭到審判、定罪,他們的同胞也不敢和他們有所接觸。然而,隨著時日久遠,嚴厲的放逐令也漸漸弛緩了,在一九八九之前的幾年,伊蓮娜的母親──一個新寡又沒啥害處的退休公民──就拿到了簽證,在國營旅行社的安排下,去義大利度了一個星期的假;第二年,她決定到巴黎待上五天,偷偷去看她的女兒。伊蓮娜滿心感動與憐惜,心底浮現了一個年邁母親的形象,她幫母親在旅館訂了房間,還犧牲了一部分的假期,準備好好陪伴母親,片刻不離。

「妳看起來還不錯嘛,」見面時母親這麼對她說。母親一邊笑一邊又接著說:「其實我也不壞。出境的時候,邊境的警察看了我的護照,對我說:夫人,這本護照是假的!上面的出生日期不是您的!」這會兒,伊蓮娜突然在母親身上找到以往她認識的那個樣子,她感覺到,這近乎二十年的時間似乎什麼也沒改變。她對一個年邁母親的憐惜突然消失了。母女兩人面對面,宛如置身時間維度之外的兩個存在,宛如不具時間性的兩種本質。

分離了十七年之後,母親來看女兒,女兒看到母親……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