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識

  • 作者:金恩住
  • 譯者:林芳如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8/0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03-4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30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前言
致三十歲充滿煩惱的你

人生的意義在於發現自己的才華,
人生的目的在於利用那份才華幫助某人過上更好的人生。
──巴勃羅.畢卡索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不要變成井底之蛙」,因此嚮往井底之外的廣闊世界,折磨跳不出井底的自己,感到惴惴不安。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我一直有種不要變成井底之蛙的強迫感。二十七歲的我辭掉在韓國的順遂工作,前往美國,心想我要去看看那廣闊的世界。
二十七歲左右,我擁有了能說明我這個人的包裝紙。畢業於哪間大學、在哪間公司上班等等,就連我居住的社區也變成了代表我的工具。然而,我的人生在二十七歲重置了。將我層層包裝起來的那些東西,在美國變得一文不值,而且我的英文程度也不足以做華麗的自我介紹。就那樣在美國步入的三十歲前夕,是一段緊抓著崩潰的自尊心不放,全憑一股傲氣撐下去的歲月。
一句英文也說不好,就跑到美國生活,日子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刻苦、兇猛、冰冷。每天繃緊神經十幾個小時,回到家早已筋疲力盡,這樣的狀態日復一日。我常常拖著疲憊的身軀看韓劇或找韓國朋友發洩壓力,藉此恢復內心的平靜。隨著時間過去,我進了好公司,站穩腳跟,經濟條件也寬裕了許多,但是我的生活半徑卻比離開韓國時還要狹窄。雖然我為了不要變成井底之蛙而走出海外,我卻生活在漂浮於浩瀚海洋的小島上更小的水井裡。我當不了能瀟灑地適應海洋的海蛙,對自己感到失望、心寒。
有一天,我看到了周圍的小水井。有些朋友來到廣闊海洋的理由跟我的很相似,我也遇到了一些煩惱和想法類似的朋友。就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問題不在於我是井底青蛙,而是在井底過著不幸生活的青蛙才有問題。無論是在井底,還是身處海洋,只要過得幸福就好了。不要試圖成為不像自己的海蛙,也不要假裝自己變成了海蛙,只要我過得幸福就好。那麼一來,無論我在哪裡,都不會因為身處的地方而變得不幸。
二○一八年進入谷歌之後,我患有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力,變得有氣無力、忐忑不安的心理現象。墜入谷底,我每天都覺得在全球天才齊聚一堂的這裡,我是個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我的實力馬上就會穿幫,然後丟臉地被掃地出門的恐懼,導致我深受失眠所擾。我就那樣咬牙撐了一年,後來決定接受心理諮商,重新開始停擺許久的寫作和英文學習,慢慢恢復自信。
二○二○年谷歌的下半年考核開始之際,我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群組裡所有人。我說,不要忘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特別存在,並分享我的「井底之蛙」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工作能力或評價無法代表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如果有人跟我一樣折磨自己,過著艱辛無比的時光,那無論如何,我都想幫那個人一把。結果發生了驚人的事。我的電子郵件快速地在公司內部的多個群組流傳,好多人都「將頭探出水井」說自己也是青蛙!看起來聰明絕頂的他們,也跟我一樣默默受傷,正在跟自己奮戰。有些人說看到哭了,有些人說獲得了安慰。傾訴彼此的故事,互相加油打氣。我稍稍敞開了心扉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其他人也同樣敞開大門了。我們就那樣敞開心扉,成為彼此的慰藉和力量。
我那不起眼的文章可以安撫人心,幫助他人的經驗,讓我鼓起了巨大的勇氣。我透過演講和社交平台跟人們交流,分享我過去二十五年來的失敗或成功經驗,整理內心和思緒並寫下文章。這本書整理收錄了我換十份工作的經驗、在跨國企業工作所獲得的人生智慧,以及在演講上常被問到的提問等等。

我們做的準備比自己設想的還要充分

三十歲的時候,煩惱真的會變得很多。你會天天失誤,感到失望,懷疑這真的是你該走的路沒錯嗎?會不會太晚了?覺得自己看起來很沒出息、寒酸落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個世界愈來愈難生存,好像除了你之外,大家都在升級而感到害怕。我也經歷過那種時期。如果你沒錢沒靠山,疲憊於肉搏生存的話;如果你現在想放棄並回國的話;如果你擔心自己是否能辦到而失眠的話;如果你學了十幾年的英文,仍因為害怕說英文而不敢挑戰跨國企業的話,或許我的文章能提供一點點的幫助。
來美國十年後,除了公事以外,我第一次用英文寫下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之所以花了十年才用英文寫出我的想法,是因為我害怕要面對微不足道的自己。在網路上分享把那篇故事又花了我十年,或許是因為我害怕向全世界展現我自己、因為我想做得比這更好、因為我必須做得很好才行、因為我很想做好這件事。而那篇故事又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寄給谷歌群組內的同事,這也是因為恐懼。在全世界最棒的天才眼裡,我的幼幼班英文寫作不曉得有多不起眼,這讓我覺得很丟臉。每當那種時候,總會有人替猶豫不決的我扣下扳機。我的英文老師、心理諮商師,還有在谷歌的朋友們。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準備比自己設想的還要充分。不對,應該是說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準備,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多,這樣說或許更正確。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完美無缺的準備,而是對猶豫的自己推一把的朋友,以及扣下扳機的勇氣。
為了出書,原稿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反覆修改,始終還是不滿意。我覺得很可惜,如果我的文筆可以再簡練一點、再有深度一點、再優美一點,那該有多好?但是,我現在打算拋棄迷戀了。已經發生的事總是有所欠缺,總是會留下遺憾。我想減少回顧過去的時間,往前邁進。有些人看了我的拙作後,產生共鳴,獲得安慰。也有些人獲得實質的幫助,與我分享就業成功的好消息。我認為那就足以證明這是一件充分有意義的事情。
今天的我不可能完美無缺,跟今天沒什麼不同的昨天的我也不怎麼樣。一個禮拜前的我是如此,一年前的我也是如此。但是那個看似不足的我,度過每一天、每一個禮拜、每一年,過了幾年後,當我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已經不知不覺茁壯成長了。
希望各位不要覺得今天跟昨天沒什麼不同,就停留在昨天,而不活在當下。也不要認為還沒做好迎接明天的準備,就放棄明天。人要活在當下。雖然過著類似的日子,就算今天努力活了一天,好像也不會發生什麼事,然而是這一天天累積起來的歲月,變成一年,變成十年,塑造了自己。每個人都被賦予了時間,而時間公平地流逝著。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今天的我能認真度過這一天。即便有些日子覺得完蛋了,有些日子覺得出了差錯,有些日子想放棄一切,但是能守護我的人只有自己。
如果在三十歲活得像自己,那四十歲之際便能遇見更堅定的、真正的自己。把球握在手中煩惱的話,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將手上的球朝四面八方丟丟看吧。那顆球一定會撞到某處反彈回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做什麼、能力到哪裡,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要先試試看再說。做做看想做的事,嘗試看看不想做的事,也去試試看好像真的辦不到的事吧,那樣才會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脫下包裝自己的外殼,穿上各式各樣的衣服看看吧,那樣才會知道什麼模樣適合自己。
希望我的文字能幫助猶豫不決的各位扣下扳機,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步入三十歲生活的各位的好朋友。我會替認真度過三十歲的各位加油的。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