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作者戴思杰:
「這本書陳述了一段奇特的命運,而我把它當成一份禮物,獻給所有懂得歡笑的朋友。」
法國重量級媒體《文學雜誌》、《新觀察家》週刊專訪推薦!
法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顆星鼓掌好評!
一個皇帝,竟然有四個影子替身!
他到底是太怕死?還是太異想天開?
明朝的正德皇帝就算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人物,也絕對是最古怪的一位天子。儘管坐擁後宮三千佳麗,但他不僅愛美女,更愛猛獸,甚至特地蓋了一座「豹房」豢養野獸當寵物,好幾回自己差點被吃了,卻仍樂此不疲。而明明不愛江山,只愛玩耍,他一時心血來潮竟自封「威武大將軍」御駕親征,嚇壞了一班臣子。
這樣的皇上已經夠難伺候了,更何況,人稱「影天子」的他還有四個長得一模一樣的替身!五人不但舉手投足完全相同,就連臉上的坑疤數目都一樣,教人分不清究竟誰才是天子本尊。
某日,欽天監觀測到天際冒出了一顆橙色新星──這可是撼動天地的凶兆!按規定,皇上必須即刻離京避禍,目的地則是揚州的皇家獵場。這下子,影子替身們終於派上用場了!為了能隨心所欲地行動,皇帝與其中一名替身悄悄調換了身分,卻沒想到換來的除了自由,還有一段生死未卜的命運……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作者的話:
關於史料
為了不增加閱讀這部小說的負擔,多半時間我都以「皇上」稱呼我的主人翁。
不過細心的讀者肯定會留意到,在故事的尾聲,我讓主人翁的名字「正德皇帝」出現了一、兩次。如此低調的透露只是要讓大家知道我筆下人物的真正身分,也讓大家知道這個人物確實存在:
姓:朱。
名:厚照。
西元一四九一年生。
西元一五○五年即位。
政權:明朝。
年號:正德。
西元一五二一年溺水而死,無子嗣。
廟號:武宗。
我想我該列出以下這兩本書,因為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這兩本書滋養了我的想像力,也為這本小說提供了血肉:
《武宗實錄》:這部文集的篇幅達五千頁,逐日記錄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於公、私場合的一言一行和他寫下的文字。
《明史》:這是一部集體著作,在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命令下,由一批史學家合力編纂而成,編纂時間始於西元一六四五年,至一七三九年完成,共計三百三十二卷,其中第十六卷是正德皇帝的生平傳記。
在中國歷史上,正德顯然不是最無道的暴君,但他絕對算得上是最古怪的皇帝之一。從來沒有其他皇帝像他這般迷戀動物:登基兩年後,也就是十六歲的那年,他下令建造豹房,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那裡過夜,和他豢養的猛獸同樂,身旁還有倡優和術士作陪。好幾次,他差點被自己親手訓練的猛獸吞噬,都是在千鈞一髮之際才被救出。世上再沒有比狩獵、捕魚更讓他感興趣的事,而且,他就是在漁獵宴遊的時候,因為沉船溺水才喪了命。
當代有些史學家非常欣賞他視體制為無物的勇氣。他的離經叛道卻也讓明朝的高官對他恨得牙癢癢的;當時整個官僚機器都跟他唱反調。舉例來說:西元一五一七年,這是頭一次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武宗御駕親征,赴華北邊境擊潰蒙古軍,可是大學士們拒絕歌功頌德,官員們也不承認這次勝利。
在所有對這位特立獨行的皇帝表達正面看法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本重要的著作:
《細說明朝》,黎東方著,一九六四年在台灣出版。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最初在耶魯大學以英文出版,一九八五年中文本在台灣出版。
這第二本書對許多華人同胞來說,是寫中國歷史寫得最好的著作當中的一本,但是對我來說,這本書就是最好的。我甚至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是另一個皇帝而感到遺憾──萬曆皇帝是個相當平庸的人物,優柔寡斷,我對他從來就不感興趣。但是這本書第三章的最末以近十頁的篇幅寫到萬曆的堂伯祖父正德皇帝,這幾頁文字質地極好,筆力遒勁,資料豐富且皆有所本,敘事依然如行雲流水。我很感謝黃仁宇,他在大量注釋裡引用了好幾冊明代典籍,有的作者已不可考,這些典籍在明朝風俗、皇帝冠服、上朝聽政的程序以及其他宮廷儀節方面,為我提供了許多寶貴資訊:
《酌中志》,作者劉若愚是明朝宦官,生於西元一五八四年。全書二十三卷。
《湧幢小品》,作者朱國楨是明朝的大學士。全書三十二卷,第一卷描述對囚犯行刑的各種方式。
《繼世紀聞》,作者陳洪謨是明朝的文學家。第九十五及九十六卷詳述正德皇帝生平。
《明會典》,全書共二百八十卷。
儘管正德皇帝早已選擇在我腦海裡住下──這是他自己的選擇,而我也始終無法抗拒這種單方面的決定──儘管我很熟悉他的種種習慣,也很熟悉他走路、說話、動作、接觸動物、吸食鴉片的方式,但是這個人物對我來說,依然是個謎。我們在《明史》裡見過他幾次,他以家長之姿,在官吏、園丁和貼身僕役面前,授與自己文官武職。
譬如,他曾冊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其後,他還以皇帝身分下令,派遣這名將軍(也就是他自己)前往北疆督軍。這瘋狂的決定讓所有將官抓狂,他們不知要在皇帝面前下跪,還是要站著迎接新同僚,不論哪一種姿態,都有可能讓他們的腦袋瓜子落地。
次年,他再封自己為鎮國公,加賜歲俸五千石。數月後,他又封自己為太師,位階比所有官員都高,他成了自己最重要的文官。有些史學家將此舉歸咎於精神分裂。我向來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很難相信,一個和動物如此親近的人,一旦發了瘋,竟然會變得對制度這麼狂熱。
我很想拿這問題去請教黃仁宇這位《萬曆十五年》的傑出作者,或其他明代的專家,可惜我誰也不認識。
能怎麼辦呢?我心想,還是忘了腦子裡的這名住客吧。沒想到有一天,我無意間讀到托梅‧皮雷斯的《東方概要:從紅海到中國》──這位作者是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於十六世紀初派遣至中國的第一位使節。
這本書被發掘的過程和它的內容同樣讓人吃驚──西元一九三七年,也就是這本書完成後的四個世紀,一位名叫科蒂紹的葡萄牙學者來到巴黎的國會圖書館,歷經數月申請,終於得以開啟人家交託給他的一只大信封袋,上頭蓋著收藏者的章,也就是弗樂里俄伯爵(一七三八—一八一○)的印璽,還有他的家族紋章──一個太陽。正如科蒂紹所期待,他在信封裡看到百來份航海圖,都是十六世紀的葡萄牙水手法蘭西斯可‧羅伊斯繪製的。隨後,這位學者的指頭又在信封底部摸到別的東西,那是一份六十頁的手稿,皮面裝幀,作者托梅‧皮雷斯,寫於一五一三至一五一五年間。
我和這些文字的相遇也充滿了奇蹟,因為,在閱讀手稿的時候,我竟然撞見提及正德皇帝的這句話:「我要向您證實這則關於皇帝有四個影子替身的傳說,我可以對您發誓,沒有人可以分辨他們和皇帝有什麼不同。」
此刻,我終於明白,那些頭銜、官職和俸祿是要賜給誰的──封侯賜祿的對象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影子替身們──我知道我找到一部喜劇小說的主題了──影天子。
(我對托梅‧皮雷斯滿懷感激之情,差點沒將他變成書中的主角,但我心念一轉,只杜撰了一封大使先生的書信,放在小說當中。這部小說不是一則寓言,也沒有道德寓意,也沒什麼訊息要傳遞,它只是陳述了一段奇特的命運,而我把它當成一份禮物,獻給所有懂得歡笑的朋友。)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