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你要去史卡波羅博覽會嗎?
打從少女時代直到現在,一直都覺得「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Simon and Garfunkel)灌錄於一九六六年的〈史卡波羅博覽會/讚美歌〉(Scarborough Fair/Canticle),是一首「芬芳」的歌。
「你要去史卡波羅博覽會嗎?洋香菜、鼠尾草、迷迭香與百里香。代我問候住在彼方的佳人,她曾是我的摯愛。」
在悠揚的民歌風吉他前奏之後,緊接著,和諧而優美的男聲二重唱輕輕唱起這首乍聽婉轉、平靜,待仔細一聽卻會讓人哀傷浮上心頭的流行民謠。
頭一回聽到這首歌,是在一九七○年代,總之是我正著迷於美國民謠、楊弦的中文創作歌謠,還勤練鋼弦木吉他的時代。
那時我剛上高中,自認英文成績不錯,歌中重複吟唱的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卻是我在課本和參考書上沒見過的陌生字彙。翻開姊姊書架上厚厚一大本梁實秋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查到中文翻譯,才知道賽門與葛芬柯不厭其煩、彷彿吟誦咒語般唱著的這四個英文字,原來分別代表自中古世紀以來就被廣泛利用於醫療或烹調上的四種西洋藥草。
雖說時到今日,我依然不明白,賽門和葛芬柯為何要在這首隱藏反戰訊息的悅耳歌謠中,反覆吟唱這四種藥草的名字,但是我必須承認,當時的確被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的奇妙音韻所蠱惑了,聽著聽著,老懷疑自己嗅聞到一股幽香,它說不定從古遠以前便流傳下來,如「真言」(mantra)一般,散發某種安定的力量,讓處在多變世界中的人可以比較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和思考歌中承載的憂傷,還有對戰爭殘忍本質的抗議。
或許就緣於這首歌吧,我對這四種藥草有著說不上來的偏好,這是不是因為我依然在懷念那段自以為已理解人世冷暖、其實什麼都不懂的青春歲月呢?
台灣的市場裡不是那麼容易買到新鮮的鼠尾草和百里香,洋香菜和迷迭香則在大型超市和專賣進口雜貨的店裡看得到。我在煎烤牛排、豬里肌、雞肉和魚排時,常常會順手撒些洋香菜和迷迭香,讓原本平凡無奇的菜餚頓時芳香四溢,滋味不凡。
這個時候,難免又聯想到〈史卡波羅博覽會〉。我把爐火關小,走至唱機前,放下賽門與葛芬柯的精選輯。完美的歌聲幽然響起,我好似見到一位白衣黑裙的少女,端坐在書架前,專注地查著一本大辭典,當賽門和葛芬柯唱到那咒語一樣的四個字時,這個不知世事的少女側過臉來,對著成年以後的自己盈盈微笑,那笑容中的訊息依稀是,世事變幻無常,可妳依舊是我,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
拿著炒菜鏟的我,怔怔地盯著昔日的自己,一時竟無言以對。
*後記*
如今在台灣市面上,不只洋香菜和迷迭香不難買得到,包括鼠尾草和百里香等各種西洋烹飪藥草,在超市都看得到,花市也有盆栽,買上一盆種在陽台或院子裡,可供觀賞也可供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