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巴黎的一天
7:30 早晨的棍子麵包
半夢半醒間,聽見金屬刮過石板路面哐噹哐噹的聲音,伸手到床頭櫃上摸索,找到了錶,果如所料,七點半不到,每天差不多就在這個時候,垃圾車便會來到聖潔曼德沛這間小公寓的樓下。這些清潔隊員恐怕是巴黎最守時的公務員吧,我朦朧地想著,翻了個身,又瞇了一會兒,還是起床了,終究捨不得錯過轉眼就過的巴黎居遊時光。
當我反身拉上背後那扇沉重的木頭大門時,已經八點了。陽光仍稀薄,路面殘留著午夜一場雨留下的濕意,積水的青石灰黑發亮。外頭有點涼,我將頸間的薄圍巾拉得更緊一點,抬頭看天,雲影淡淡,氣象報告說,今天天氣將轉晴,是乾爽的好日子。
窄窄的馬路沒有多少車輛,人行道上唯我踽踽獨行,時候還早,通常要到午後,才會見到三五遊客從塞納河畔信步走到不到一百公尺外的這條老街,好奇地張望兩眼,發覺路旁連一間餐廳、咖啡店也沒有,就只有兩排建於十七至十九世紀的住宅樓房悄然而立,顯然不是個多麼有「名堂」的普通街道。不小心走進小街的遊人於是當機立斷,要嘛快步通過,要不毅然轉身離開,讓老街繼續默然。然而,卻是這個「沒有名堂」,這份沉默與不起眼,讓我們這一回再度租居此處。
我經過一扇扇堂皇的雕花木門,行至小街盡頭,先往左拐,朝南,走幾步便右轉,往西到大馬路,然後朝著聖潔曼大道走去,和大部分人同一個方向,只是別人多半提著公事箱或筆電包,行色匆匆,大概是要趕著搭地鐵上班、辦事去;我呢,斜揹著小布袋,裡頭裝著零錢包和手帕,慢吞吞地走著。我只是個居遊者,既不必上班,也無事待辦,出門,純粹想買條新鮮的麵包而己。只因為,居遊者在巴黎的一天,怎能不以剛出爐的棍子麵包為開始呢?
走進「梅森凱瑟」(La Maison Kayser),門邊櫃台的年輕店員恰與我眼神交會,我向她點點頭,說聲Bon jour便往後走。我們幾次來巴黎居遊都住在這一帶,這家麵包店我幾乎天天上門光顧,都熟門熟路了。甜點、蛋糕在前面的櫃台,各式麵包在後面架上,這會兒已有四、五人在排隊。店裡更往後是烤爐,師傅正烤出新的一批麵包,一室溫暖馥郁的香氣,聞著更教人覺得餓了。
輪到我時,按照法蘭西禮節,和長相俏麗的黑膚女店員互道早安,未待人家開口詢問,便伸手朝她左後方的架子一指,說:「 Une Baguette Monge, sil vous plaît. 一根棍子麵包,麻煩您。」這家巴黎名店烘製的法式條形麵包不只一種,有粗有細,有長有短,不管是哪種,統統用天然酵母所發酵的麵糰烤成,趁熱掰開來,一股麥香撲鼻,裡頭的氣孔大小不一。我最喜歡兩頭尖尖、以創始店所在地址為名的Monge。
女郎自架上取了根麵包,用一張紙包起來,遞給我。買賣雙方又是行禮為儀,互道Bonne Journée(祝有美好一天),這才結束每天的例行公事。我一手握著外皮烤成金黃亮褐的麵包,掌心感覺到它的溫熱,一邊跨出店門,沿著原路走回在巴黎的家,不時舉起麵包,打量那露在紙外面的尖角,蠢蠢欲動,還來不及轉彎踅進小街,終究忍不住,伸出手,咔嗞一聲掰下最上頭一小截,送入口中,好脆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