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

  • 作者:朴又蘭
  • 譯者:丁俞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8/0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01-0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兩性.婚姻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理想的關係並不存在

「靠著想像獲得的滿足不是真正的滿足,而是假想的滿足。」

三十歲的賢奎和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對象之間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賢奎對於要怎麼持續這段關係感到苦惱,於是輾轉來到了我的諮商室。賢奎認為偶然遇見的現任女友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女,因此全心全意地為她付出,努力想讓對方感受到他真切的愛意。賢奎每天早上都會開車到女朋友家載她去上班,下班的時候也同樣會到女朋友的公司門口,開車將她送回家,賢奎就這樣每天接送女朋友上下班,持續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
而他們兩個人之所以會產生問題,是因為每當賢奎無法接送女朋友上下班時,她的態度就會變得非常冷漠。因為心中已經認定現在的女朋友就是自己未來的妻子,賢奎非常認真地對待這段感情,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女朋友的各種要求讓賢奎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因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女朋友的要求,賢奎經常覺得十分挫敗。我看著這樣的賢奎好一會後,開口問他急於結婚的理由,因為以近年來的狀況來看,晚婚似乎已經成為趨勢。賢奎告訴我他覺得自己和女朋友很合得來,也很喜歡她。另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只要和女朋友結婚,他就能夠擺脫父親的控制,也能逃離現在的家。其實有相當多的女性都是為了逃離原生家庭才選擇結婚,賢奎也是如此。賢奎滿心期待著能早日步入婚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但女朋友的種種行為卻讓他對兩人是否真的能攜手共度一生產生了懷疑。
在聽賢奎敘述兩人的相處情況時,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賢奎的女朋友是一位「鏡子少女」。賢奎的女朋友會透過另一半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各種貼心的舉動和保護,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討人喜歡,且很不錯的女人。當那面讓自己看起來美麗又可愛的鏡子出了點問題,又或者是做出讓她不開心的行為,「鏡子少女」就會忍不住口出惡言,變得刁蠻。
有個願意在地獄般的上下班時間接送自己的男朋友,其實應該要心懷感激才是。假如看見男朋友露出了疲憊的神情,也要思考一下自己一直以來是否從未為對方考慮過半分,光是接受對方的付出而已。不過賢奎的女朋友似乎只把賢奎當作是映照出自己美好模樣的鏡子,完全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她把自己當成是被傭人服侍著的少奶奶,認為自己本來就該被其他人照顧,這樣的心態是從幼兒時期的自我狀態演變而來的。

想得到關愛的內在小孩,鏡子少女

拉岡稱幼兒的自我狀態為「鏡像階段」,又或者是「想像界」。「鏡像階段」發生在還無法掌握自己的身體或狀態整體性的六到十八個月嬰兒身上,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嬰兒在鏡子中看見了自己的影像,為此感到興奮並表達出來的階段。因為他們無法看見真實的自己,所以會將鏡子中映照出來的影像當成是真正的自己,並為此感到開心。
其實所有成人都有這種「鏡中自我」,沉醉於他人映照出來的自己是一種幼兒時期留下來的痕跡,這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但也有不少個案顯示有些人會一直停留在「鏡像階段」裡頭,在每一段人際關係之中,都執意要對方成為映照自己的鏡子,這種狀況在戀人、配偶和朋友關係之間又更常見。
假如他人沒有辦法讓我覺得自己是被人深愛著、被人保護著的少女時,心中就會冒出自己會跟著那個少女,一同消失得無影無蹤的不安,最後把自己和他人都弄得筋疲力盡。到頭來,周圍的人淪落為映照自己的工具,就算能靠著這些工具不停映照出美好的自己,但鏡子裡頭的那個少女終究不是真正的自己,「鏡子少女」不過是個某天鏡子消失時,跟著消失不見的形象。如果光是看著自己的形象過活,真實世界的人事物就會被她排除在外。
賢奎女朋友這種類型的女性,就算結了婚,建立了和睦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孩子也很有可能會被當成是負責映照她的鏡子。和僅靠鏡中形象過活的「鏡子少女」建立了關係的人,就會跟賢奎一樣覺得被對方冷落,並為此感到孤單。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當「鏡子少女」們的鏡子碎了,她們並不會自己嘗試修補四分五裂的形象,對她們來說,與其作這樣的努力,不如重新找個能替自己拼起碎片的對象。
那為什麼賢奎會對「鏡子少女」情有獨鍾呢?正如我前面曾經提到的家庭背景,賢奎從小到大都活在父親的控制下,即便今年已經三十歲了,父親控制賢奎一舉一動的狀況也沒有改變。正因為父親連學校和工作都替他決定好了,所以在賢奎的成長過程中,根本沒有任何機會為自己作選擇。當然,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賢奎已經徹底被父親洗腦,認為自己如果沒有走父親安排好的那條安全、穩定的康莊大道,他做什麼都會失敗。
因此,賢奎親自去體驗、完成某個目標,和親自感受的能力都已經變得十分遲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遇到了這名對所有事都表現得十分積極的女性,賢奎遲鈍的感覺接收到了刺激,並在愛情裡頭感受到了幸福。不過久而久之,女朋友的要求和行為越來越過分,賢奎也開始對這樣的關係感到疲憊。
仔細分析賢奎和他女朋友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兩個內心都缺了一塊的孩子聚在了一塊,完完全全地依賴著對方。假如這樣的依賴關係成為了支持彼此的梁柱,想必會是個最美好的結局。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只會注意自己的需求,並不在乎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的關係才會一步步往悲劇收場走去。

一段失去「我」的關係

接下來我要談一個與上述情況相反的例子。二十多歲的夏妍遇見了自己的理想對象,對方無論是外貌還是職業都完全符合她對理想情人的標準。最重要的是,只要跟男朋友一起出門,夏妍就會覺得自己似乎也成為像男朋友那樣的人,心中還會為此暗自竊喜。但不同於在外面彬彬有禮的形象,夏妍的男朋友在兩個人獨處時就會變得非常粗魯。只要男朋友要求,夏妍就要忍受粗暴的性關係。明明在約會,但只要朋友邀約,夏妍的男朋友就會立刻動身去見朋友,這樣的狀況發生的頻率相當高,夏妍的男朋友從來就沒有想過夏妍的感受。夏妍的男朋友彷彿將夏妍當成是個自己能夠呼來喚去,隨意處置的物品。
夏妍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想著只要能和這個人結婚,一切都會好起來。但和男朋友的相處模式讓夏妍心中不安的感受越來越強烈,兩人之間的關係也逐漸開始失控。最後,夏妍的男朋友因為受不了夏妍總是惴惴不安的模樣,向夏妍提出了分手。夏妍最害怕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夏妍因為男朋友的要求,長久以來忍受著粗暴的性關係,最後弄得自己滿身瘡痍。當初夏妍不敢拒絕這種要求,是因為害怕男朋友會永遠離開自己。平時夏妍也總是想著男朋友是不是已經不喜歡自己了,現在人在哪,又在做些什麼,光是思考這些事情就耗盡了夏妍所有能量,讓她整個人變得疲憊不堪。即便如此,身心俱疲的夏妍還是努力地想維繫這段感情,雖然最後迎來的還是已經為此不安許久的別離。被提分手後的夏妍,狀態差到就連要維持日常生活都有困難。
乍看之下,夏妍就像是一個為愛賭上了性命的人。夏妍根深柢固地認為失去愛情,被所愛的人拋棄,就等於是失去了一切,這樣的不安和恐懼在她的腦海中深深地扎了根,揮之不去。也正因為如此,夏妍才會在每一段戀情裡都付出自己的全部,雖然最後總是分手收場,徒留心頭的傷。許多女性都像夏妍一樣,毫無保留地為戀人付出自己的一切,並認為自己和另一半是一體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另一半離開了,這些女性的自我認同也會跟著消失一段時間。

過度依賴的關係中不會有滿足

夏妍和賢奎兩個人其實很類似,他們都不善於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不懂得怎麼好好照顧自己。他們只會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並為自己理想的形象感到滿足。假如一直陷在想像之中,就會很難分清楚自己和他人,認為只有滿足依賴對象的需求,自己才能夠存在。如此一來,我的幸福和不幸就絕大部分都會取決於他人的態度和行動,對方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決定我是否能夠繼續存在的那一方。
這種依靠他人眼中的形象所獲得的滿足並不是真正的滿足,而是想像中的滿足。其實這種關係在夫妻之間也會發生,一方將另一方當成主人在伺候,維持著和平的關係。假如夫妻之間沒有什麼太嚴重的摩擦,可能還會誤以為這樣的關係是健康且圓滿的。
假如要求這類型的人將花在他人身上的心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對她們來說,透過丈夫是否晚歸,是否有扮演好孩子爸爸的角色,以及對待自己的方式,就能立刻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她們不曉得要怎麼開拓其他的道路,去看見真正的自己。
而花在他人身上的所有心力,成為了這些女性逃避開拓新道路最完美的理由,也是最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腦袋裡裝滿家人就是要這樣,為人父就是要這樣的觀念,為了將丈夫打造成完美父親不停地要求另一半,不停地鬥爭著。如果孩子很聽話又很認真念書,這些女性就會因此感到幸福,但這樣的幸福也是轉瞬即逝,她們立刻又會變回一顆洩了氣的氣球,那個洩氣的洞會產生不安的情緒,讓她們再次進入戰場,繼續解決下一個問題。她們的人生就像這樣無限循環,過了一天又一天。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