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

Hidden Potential: The Science of Achieving Greater Things

  • 作者:亞當.格蘭特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7/29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54-1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40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每個人都有隱性潛能,這本書是探討如何釋放這種潛能。大家普遍認為,傑出的才華大多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靠後天培養。這種觀念導致大家頌揚學校裡天賦異稟的學生、天生的運動員和音樂神童。然而,不是只有神童才能成就大事。本書的目的是讓大家明白,每個人都有能力發憤圖強、成就大事。
身為組織心理學家 ,我的職業生涯大多是在研究推動「個人進步的力量」。我的研究結果可能會挑戰你對個人潛能的一些基本假設。
在一項突破性的研究中,心理學家著手調查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的特殊才能源自何處。他們對一百二十位榮獲古根漢獎(Guggenheim)的雕塑家、國際知名的鋼琴家、受到獎項肯定的數學家、開創性的神經研究人員、奧運的游泳國手、世界級的網球好手,做了廣泛的採訪,也訪問了他們的父母、老師與教練。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些成就過人的精英好手中,僅少數是神童。
那些雕塑家中,甚至沒有一個人被小學的美術老師認定有特殊能力。有一些鋼琴家在九歲以前贏得大型比賽,但其他人只是與手足或鄰居相比時顯得有天賦。那些數學家與神經學家的中小學成績確實很好,但在班上實力堅強的學生中,並沒有特別突出。幾乎沒有一個游泳國手在年少時創下紀錄,他們大多贏過地方賽事,但沒拿過地區或全國錦標賽的冠軍。多數的網球好手在第一場錦標賽的前幾輪落敗,花了幾年才晉升為當地的頂尖選手。教練之所以看重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有非比尋常的天賦,而是因為他們有非比尋常的動力。那種動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那往往是來自一位讓學習變得有趣的教練或老師。那份研究的首席心理學家總結道:「只要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世上任何人能學習的東西,幾乎所有人都學得會。」
最近的證據突顯出「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熟悉數學、科學或外語中的一個新概念,通常需要七、八次的練習。那個重複的次數,適用於小學到大學的數千名學生。
當然,有些學生只要練習幾次就熟練了,但不是因為他們學得較快。他們的進度其實與同儕一樣,只是他們第一次練習時,先贏在起跑點上。例如,有些學生對相關的教材已有初步的了解,有些是父母提早教導,或早一步自學。一開始看似天賦差異,其實往往是機會與動機上的差異。
評估潛能時,我們犯的一大錯誤是,把焦點放在起跑點上——亦即那些顯而易見的能力。在一個頌揚天賦的世界裡,我們以為最有前途的人可以在人群中立即脫穎而出,但其實高成就者的初始天資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單憑起跑點的能力來判斷成就,是看不到潛能的。
你無法從起點判斷他們的終點。只要有恰當的學習機會與動力,任何人都可以培養技能,創造出一番成就。潛能與你的起點無關,而是看你在過程中走了多遠。我們需要多關注過程中的進展,而不是起點的優劣。

(圖)

相對於每個像莫札特那樣的神童,總是有好幾個像巴哈那樣緩慢崛起、大器晚成的大師。他們沒有與生俱來的超能力,而是透過自身努力或環境培養出長才。成就斐然的人很少是先天的天才,他們大多是後天的地才。
忽視後天培養的影響,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它使我們低估了進步的潛能,以及可學習的才能範圍,進而限制了自己與周遭的人。我們因此固守著狹隘的舒適圈,錯失了更廣闊的可能性,看不到別人的潛能,關上了機會的大門,阻止了自己與他人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挑戰自己的強項、超越自己,是發揮潛能及攀上顛峰的關鍵。但進步不只是達到卓越目標的一種方式,進步本身就是一項很有價值的成就。我想指引大家,我們如何精進進步的能力。
這本書不是談雄心壯志,而是談渴望抱負。誠如哲學家安尼斯.卡拉德(Agnes Callard)所言,雄心壯志是你想達到的結果,渴望抱負則是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問題不在於你賺了多少錢、獲得多少頭銜,或累積多少獎項,這些地位的象徵都不足以代表進步。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成長了多少。成長不只需要心態,而是始於一系列我們通常忽略的技能。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