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

Hidden Potential: The Science of Achieving Greater Things

  • 作者:亞當.格蘭特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7/29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54-1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40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正確的要素

一九八○年代末期,約莫是狂堡隊在哈林區學西洋棋的年代,田納西州啟動了一項大膽的實驗。他們把七十九所學校中(其中許多學校位於低收入區)一萬一千多名學生隨機分配至幼兒園到三年級的不同教室,他們最初的目的是測試小班是否更有利於學習。但經濟學家拉吉.柴蒂(Raj Chetty)發現,既然學生與老師都是隨機分配到不同的教室,他可以回頭去分析班級的其他特徵是否也產生了影響。
柴蒂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曾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他的研究顯示,卓越不像我們想的那樣依賴天賦。
田納西州的實驗得出一個驚人的結果。柴蒂光看這些學生在幼兒園裡是由誰指導,就可以預測他們成年後的成就。到二十五歲時,那些碰巧由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所指導的學生,比同齡人的收入高出許多。

(圖)

柴蒂與研究夥伴得出,從經驗較少的幼兒園老師換成經驗豐富的老師,將使每個學生在二十多歲時的年收入增加一千多美元。對一個二十人的班級來說,一名優於平均水準的幼兒園老師,可能為這個班級帶來三十二萬美元的額外終身收入。
幼兒園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但我從來沒想到,二十年後,老師對學生的薪資竟然有那麼明顯的影響。多數的成年人甚至不記得自己五歲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幼兒園老師最終會留下那麼深遠的影響呢?
憑直覺推想,這應該是因為好老師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認知技能,早期教育為熟悉數字和語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果然,經驗豐富的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在幼兒園結束時,數學和閱讀測驗的得分較高。但在接下來那幾年,同儕就迎頭趕上了。
為了找出學生把什麼效益從幼兒園帶到了成年,柴蒂的團隊轉向另一種可能的解釋。以下是一些在四年級與八年級時,老師評估學生屬性的例子:

‧積極主動:學生主動提問、自願回答、從書本中獲取資訊,以及課堂外主動去請教老師的頻率有多高?
‧利社會(prosocial,或譯「親社會」):他們與同伴相處及合作得如何?
‧紀律:他們能否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以及克制在課堂上搗亂秩序的衝動?
‧決心:他們遇到艱鉅的任務時,能否堅持到底?不只完成份內的任務,而是做得更多?面對障礙,是否依然堅持不懈?

那些由經驗豐富的幼教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四年級與八年級的老師給他們這四個方面的評級都比較高。相較於數學與閱讀技巧,積極主動、親社會、紀律、決心等能力在這些學生的身上停留得比較久,最終也證明這些能力的影響效果比較強大。柴蒂與同事根據四年級的成績來預測他們的成年收入時,這些行為評級的影響力是數學與閱讀成績的二.四倍。

(圖)

想想這個結果有多麼令人訝異。如果你想預測四年級學生的未來收入潛能,你應該多注意老師對他們行為模式的主觀看法,而不是看客觀的數學和語言成績。雖然許多人認為那些行為是天生的,但那其實是幼兒園的老師培養出來的。無論學生的起跑點在哪裡,幼年學習的這些行為技能,都為幾十年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品格影響行為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寫到自律、利社會等特質時,他稱之為「品格美德」(virtues of character)。他把品格描述為:人們透過純粹的意志力獲得以及實行的一套原則。以前我也是如此看待品格的,我以為那代表遵守著一套明確的道德準則。然而,我身為研究者的任務,是測試及精進哲學家辯論的觀點。過去二十年來,我收集到的證據,促使我重新思考這個觀點。如今我不再把品格視為一種意志和行為,而是一套技能。
品格不只是有原則而已,而是一種可習得的能力,讓你學會按照自己的原則生活。品格技能可以讓一個長期的拖延症患者,為了對自己很重要的人,而在期限內完成任務;讓害羞內向的人鼓起勇氣站出來,反對不公不義的事情;讓班級惡霸在重要的比賽前,避免與隊友打架。這些都是優秀的幼教老師教導孩童的技能,也是優秀的教練教導選手的技能。
莫里斯.阿什利組隊去參加全國西洋棋錦標賽時,法蘭西斯.艾德亨(Francis Idehen)並不是最優秀的八名棋手之一,但莫里斯還是選了他,因為他的品格好。法蘭西斯告訴我:「另一個學生是更優秀的棋手,但他沒有莫里斯重視的情緒自律能力。」
狂堡隊在全國賽的倒數第二輪落後時,莫里斯.阿什利沒有拿出秘笈應戰,他根本沒有跟隊員討論戰略。他指出:「我提醒他們要有紀律。」這是他們一起練習了兩年的技能。
他們練就的品格技能,引起傳奇西洋棋教練布魯斯.潘道菲尼(Bruce Pandolfini)的注意,潘道菲尼指導過多位高徒拿到全國與世界冠軍。他看到狂堡隊奪得冠軍時,驚嘆道:

沒有什麼嚇得了他們。多數的孩子面對壓力時,會開始有點慌亂或顯露內心的感受,但他們不會。他們不慌不亂,面無表情地下棋。我從來沒見過那個年紀的孩子那麼從容不迫,他們就像職業棋手一樣。

如果說棋盤上的騎士(又稱「馬」)是特洛伊木馬,那麼莫里斯在裡面偷偷夾帶了一整套品格技能,它們幫助狂堡隊在對手陷入苦戰時迅速崛起。法蘭西斯說:「他總是不動聲色地傳授人生經驗。與其說是在下西洋棋,不如說是在學習了解自我及掌握自我。那讓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轉變。」
莫里斯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了品格技能的重要。他成長的過程中,目睹母親為了移民美國而犧牲一切,他的祖母留在牙買加撫養他與他的兄弟姐妹。十年後,當他們終於來到紐約時,他們知道機會不會主動來敲門,他們必須打造屬於自己的大門。
莫里斯在高中的圖書館裡,偶然發現了一本西洋棋的書。拜讀之後,他決心加入校隊,但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夠好。他全心投入以精進棋藝,後來成了大學校隊的隊長。有人以時薪五十美元邀請他去哈林區的學校教西洋棋時,他欣然接受了這個工作邀約。
如今你向西洋棋界的任何人問起莫里斯,大家都會告訴你,他是一位傑出的策略家。在棋局中,如果你選擇「國王入堡」的走法,而不是移動主教,他會告訴你,他再走幾步就會「將死」你,以及過程中你會不會失去皇后。他曾在蒙眼的情況下,同時與十個對手下十盤棋,而且十盤皆贏,而他堅信品格比天賦重要。
果然,證據顯示,即使聰明的孩子與聰明的新手學棋較快,但在預測成人與下棋高手的表現方面,智力幾乎無關緊要。下棋就像幼兒園一樣,認知技能的早期優勢久而久之會消失。平均而言,成為西洋棋大師需要兩萬多小時的練習,達到特級大師(grandmaster)需要三萬多小時的練習。為了持續進步,你需要積極主動、有紀律與決心地鑽研舊棋局與新策略。
品格技能不僅能幫助你表現出色,還能把你推向更高的顛峰。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分析大量的研究後總結,品格技能「不僅可以預測未來的成就,也可以促進人生的成就」。然而,這些技能不是憑空出現的,你需要機會與動力去培養它們。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