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待在有光的地方【本屋大賞TOP3.直木賞入圍作】

  • 作者:一穂ミチ Ichiho Michi
  • 譯者:簡捷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5/27

  • 定價:499元
  • 優惠價:7939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4151-2
  • 系列:大賞
  • 規格:平裝/43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日本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本屋大賞第3

日本全國書店店員票選最想賣的書

直木賞作家

島清戀愛文學賞得獎作

168屆直木賞入圍作品

紀伊國屋店員選書第2

獨家收錄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我想描寫的是,無論誰都可能擁有,

卻無法命名的情感、難以定義的關係。」

● : 

▍如果每天都比昨天更靠近一點點,

▍我和妳,是不是就能無限趨近於「我們」?

7歲的她們,個性和家庭背景天差地遠,卻成為相約公園裡的小小密友。

15歲的她們,在同一所高中再會,維持著不想被正名又想被證明的關係。

29歲的她們,彼此身邊都有了終身相許的人,命運竟讓她們再次遇見……

社區公園的一處,每週三下午都會隨母親幽會被帶來的結珠,遇見了與她同樣年紀的果遠。在富裕卻冷漠的家庭裡長大的結珠乖巧節制,生活貧困但自由的果遠則勇敢奔放,對於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兩人來說,彼此都是未曾知曉的另一個新世界。

每週一起度過的數十分鐘,成為兩個女孩相守的秘密和唯一的快樂。一次見面時,果遠要結珠「待在有光的地方」等她,等到的卻是結珠的不告而別。多年後,兩人於高中再次相遇,不是小孩也還不是大人的這個年紀,讓她們既渴望靠近又害怕靠近。

說是友情太過淺薄,稱為愛情太過平庸。這份感情到底是什麼?未等她們明白,就到了不得不離別的時刻;有光的地方在哪裡?她們還在摸索,卻已不得不長大成人……

● : 

《小小世界》之後,一穂ミチ再次逼哭讀者的本屋大賞得獎作

不只是朋友,不必是戀人。只是最重要的人──剛好也是女生。關於愛人與被愛,關於傷人與被傷,關於無懼成為自己,更勇敢成全他人。圍繞兩位女主角之間,橫跨四分之一個世紀。當兩人互為對方的唯一時,所誕生最高純度的奇蹟。闔上書時,你一定也會想起某個誰,你又會怎麼稱呼你和他之間的關係?

繁體中文版序:〈願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照進這樣的光〉

一穂ミチ:「如果緊抱著不自由的愛長大成人,會怎麼樣呢?不自由當中,存在著不受任何人侵犯的自由;從自由當中,也會催生出新的不自由——在這兩者之間,我們該如何折衷妥協?不自由並不必然是一種不幸,同時自由也不一定能保證幸福。這個故事中登場的兩個女孩,因為彼此的不自由而結下緣分,逐漸長大成人,緊抓著我曾經自然而然捨棄的那些事物,絕不放手。

愛,多麼不講理,又多麼美麗

「現在的我們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而是『高中生』,總覺得這個不上不下、搖擺不定的立場把我們變得複雜了。」

「如果能直接把我眼中的她呈現在他面前,事情就簡單多了,但即使真的辦得到那種事,我肯定也不願意吧。不希望被任何人知道、不想要任何人產生共鳴……」

「我們或許永遠都是這副模樣,像一首卡農,反覆輪唱著轉瞬即逝的微小幸福與離別。如果真是如此,那下一個音符的位置早已敲定了。」

「之前,妳不是問過我想不想變成妳嗎?我不想,絕對不想。因為,假如我是妳的話,就沒辦法喜歡上妳了。」

封面設計呼應故事:像這樣的海

「畫面兩端的天空中有雲,但正中央豁然開朗,暈開一片柔和的光。它是互不相干的大海和天空拼湊而成的景致。不是『完整合一』的風景,只是徒具表象的光影——就像我和結珠一樣。」在心之所向的天空與大海前,她與她,一起待在有光的地方。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 臺灣文字工作者、各大書店店員熱淚推薦

「讀到小說剩下最後五頁,腦海卻仍舊停留在最初的場景:兩個孤獨的小女孩,被世界遺棄,卻因為彼此崇拜的注視,找到成長自信。後來再也沒有人,可以陪伴我的孤單;再也沒有人,理解我的古怪與殘缺。只有妳,沒有嘲笑我,反而守護我。時間讓我們變成大人,懂得掩飾、假裝合群、把心遠遠躲起來。卻只有妳,可以在時光甬道,找到我藏匿的位置,伸出手,把受困的我牽出來。這是兩個孤獨的人,相守的故事。也告訴我們,朋友不用多,只要對的人。」——作家/馮國瑄

「曾有朋友談到物理學存有一假想的基本粒子:『重力子』。其質量是零,為了傳遞引力,必須永恆地相互吸引,作用的範圍可以無限遙遠,具有無窮的型態。在故事裡,結珠與果遠便如同重力子,她們緊密牽繫著,於外人眼裡看似那麼輕,近乎無重,然而,唯有她們知道,彼此永恆地相互吸引,即使距離遙遠,即便世事更迭,仍無法改變她們之間。曾有科學家說:『有能量的地方,就有重力。光子在極稀少的情況下,會自發轉變成重力子。反之亦然,重力子也可以轉變成光子。』(引自〈科學人雜誌〉)有光的地方,係因有你的存在。所謂的光,原是我們相互依存的重量。」——作家/陳曉唯

「《請待在有光的地方》是關於兩個女生的故事,從女孩到女人,裡面有相通或對照版本的做為女性之成長歷程。有相互為伴的時刻,也有即使不孤單也無法破解的人生迷惘。作者通過某種保持距離、卻始終真摯的低調謹慎去讓故事長出,生命的日常由此慢慢累積起厚度,無論是感動或傷痛。她們擁有的難以定義(作者亦無意定義)的感情是很特別的,像是只有在這樣的關係容器裡,才能夠讓那個對自己與對方最清澈的凝視一直下去。」——影評人/黃以曦

「願所愛之人今後,永遠陽光燦爛。這份愛,使女孩們都長成了更勇敢的人。從此,不是只在有光的地方等待;而是能奮不顧身地奔向妳,自己成為照亮愛人的光。文學是弱小者反擊所有正確、偉大的利器。當你落下淚時,弱小者終於爭取到一絲哭喊被他人聽見的機會。每一次的嘗試,都是給這不完美的世界打一束光。或許,終會陽光普照。逼哭讀者不是騙人的宣傳語,我在很前面的頁數落下淚時,真的是,服氣。」——誠品書店員/辛夷

「這是一本我很想趕快讀完,但又不希望讀完的書。或許是我心裡暗自期待,只要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光,大家就會永遠幸福、永不分離。雖然這本書是在講述兩位女生的故事,但我很想大力推薦給朋友、父母、手足、師生、伴侶,所有的大家,我相信任何人都能從故事中找到感動。」——誠品書店門市組長/心汝

「讀《小小世界》,看見的是六個家庭的情感依賴與羈絆,《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則讓人再次感受到,生活終非童話般甜美,現實殘酷的灑落在兩個性格與家庭迥異的小女孩身上。小女孩們歷經學校家庭與婚姻,歲月將以更溫柔的方式讓她們再遇見。從書中看見了超越友誼與愛情的情感承諾,抑或是壓抑與責任承擔,畢竟他們總能互相窺視並了解著彼此最脆弱的心。」——誠品書店工/小喵

「這是個描述兩個女孩在人生中不同階段相遇,因突如其來的變故分離的故事。作者以細膩的手法描繪出兩人間的情誼,雖然很多事是她們無法預料的,但她們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往後的生活,期許對方待在有光的地方。說不出口的默契比起親人更加親近,感情真摯,值得一直讀下去。」——墊腳石圖書副店長

「我感到幸運,又有著深深的遺憾。幸運的是,陪著他們走過不同旅程,一同經歷著所有,更見證情誼的萌芽與成長;遺憾的是,只能陪他們走到這兒,他們會去哪?光會照到哪?這些未來,我再也不得而知。」——墊腳石臺中旗艦店/此仙非彼仙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童年經歷的一切,能是照亮一切的陽光,也能是長大後無法擺脫的烏雲,那從烏雲穿出的一縷陽光呢?是菩薩救人的那一絲蜘蛛線,還是讓你無法重獲新生的繭,個中滋味,我想只有結珠跟果遠知道了。」——墊腳石臺中旗艦店/騎車上班的瑟琳

「有光的地方?太陽底下比比皆是,但那種炫目的光芒、灼熱皮膚的刺痛感卻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承受的,對於生活在永夜的人更是如此,強烈的對比只會引起不適讓人想要逃離,可能對於這些人來說,所需的僅僅只是一盞寒夜中的燭火可以帶來絲絲的暖意,或是曠野中的月光能些微照亮前方的道路。」——墊腳石臺中旗艦店/書店裡的神棍

「《請待在有光的地方》描繪結珠和果遠獨特且深刻的情感,因緣際會下在小時候相遇,兩人雖然生活背景差距極大,卻絲毫不影響兩人相處,原本兩人約在有光的地方等,然而被迫分離。這次的分離,兩人會走向何處呢?還會再次相遇嗎?作者以兩人的視角敘述出故事,讓你想一探究竟,她們會是走向彼此或者距離越來越遠呢?」——墊腳石臺中旗艦店/胖大昕

關於作者
一穂ミチ(Ichiho Michi)
2007年以《雪如蘋果香》出道登上文壇。作品以BL小說為中心,累積了眾多讀者支持,其中《愛情可以分割嗎?》更改編為劇場版動畫而風靡一時。2021年出版首部單行本一般藝文作品《小小世界》,一舉囊括本屋大賞第三名、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同時入圍直木賞、山田風太郎獎,引發熱烈討論。2022年出版《風暴中的星屑》,入圍山本周五郎賞。2023年出版《請待在有光的地方》,獲得本屋大賞第三名、紀伊國屋書店店員選書「KINOBEST!」第二名,並入圍第168屆直木賞。其他著作有《相遇驟雨中 When it rains, it pours》、「新聞社」系列、《陽傘的降落傘》(暫譯)等。
序/推薦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願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照進這樣的光

當我還是個名為小孩的、不自由的生物,一到傍晚就必須和最喜歡的好朋友道別回家,總是讓我好悲傷。明明還想再相處更久一點,明明大人到了晚上都還是可以和朋友聊天、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長大成人的我,卻不再用兒時那樣的熱情去追求哪一個朋友了。大家各有各自的事業和家庭,偶爾能享受短暫的交流便已經足夠,我們在聚會後乾脆地回到只屬於自己的日常。「下次再約哦」、「改天再一起吃飯」,這些模糊的約定即使不能實現也無人介意。該思考的、該處理的事情都堆積如山,無暇將時間和熱量撥付給友誼,這才是我們的現實。我並不因此渴望回到不自由的童年,但仍然不時懷念當時的那種心情。

如果緊抱著不自由的愛長大成人,會怎麼樣呢?不自由當中,存在著不受任何人侵犯的自由;從自由當中,也會催生出新的不自由——在這兩者之間,我們該如何折衷妥協?不自由並不必然是一種不幸,同時自由也不一定能保證幸福。這個故事中登場的兩個女孩,因為彼此的不自由而結下緣分,逐漸長大成人,緊抓著我曾經自然而然捨棄的那些事物,絕不放手。有人說她們單純美好,也有人說她們自私妄為、偏差扭曲。對作者而言,她們「就只是這樣的女孩」,僅此而已。

書寫這篇序文的現在,臺灣才剛發生一場大地震,在此向受災民眾致上由衷的慰問。日本今年的地震也特別多,從元旦石川縣那場地震開始,好幾次都教人提心吊膽。

日常脆弱地土崩瓦解,與重要之人的離別總是突如其來。無論體認過多少次世事無常,也不會有習慣的一天,我們將重新受無數次的傷,每一次都猶如初見。但正因身處於黑暗之中,我們才明白洩漏進來的一線微光有多美,也能在眼瞼內側反覆描摹著那一縷光,行過幽暗之地。即使那是唯有自己能看見、只對自己有價值的事物也無所謂——願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照進這樣的光。

一穂ミチ

內容試閱
※試閱範圍為跳摘

*(結珠視角)

S女中的制服,一上了高中部水準就一落千丈。
我在穿衣鏡前檢視服裝儀容,對上述「普世意見」深有所感。國小部穿殷紅色西裝外套配同色百褶裙,國中部穿白底灰領的水手服配灰色百褶裙,兩套制服都廣受歡迎,甚至有學生為了穿上這所學校的制服而慕名報考,我自己也相當喜歡。
然而,高中部穿的卻是藏青色短版西裝外套,搭配白色圓領襯衫、藏青色背心裙,實在有點土氣。裙子要是調整成遮住膝蓋的長度,小腿看起來就又粗又短;要是縮短長度,又因為上窄下寬的剪裁而看起來像穿著尺寸不合的童裝,怎麼調整都不太好看。還有一點非常麻煩:襯衫只有領口那顆鈕釦做成了暗釦,按照校規必須將校徽別在那上面。好像有些高二、高三的學姊會開著領口的鈕釦不別校徽,但過度可愛的圓領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妨礙穿搭。即使是制服型錄上印的模特兒穿著照片看起來也不吸引人,我想問題應該不只出在穿衣的人身上。
——突然變得土裡土氣的。
媽媽翻了翻型錄,隨即將它往客廳桌上一扔這麼說。真的就是土裡土氣,「土裡土氣」這個詞本身的年代感、俗氣感用來形容這套制服十分貼切。
——有傳聞說這是為了嚇跑男人哦。
哥哥從旁插話。
——用來保護純潔乖巧的千金小姐,功能和修女服一樣。
——騙人的吧?
——真的、真的啦。不過看起來那麼呆,反而會吸引有著其他企圖的壞人吧。
當時媽媽聽了,用大到不自然的聲音高聲大笑。掩蓋在手掌底下的嘴角說不定半點也沒有上揚,我這麼想著,也迎合地露出半笑不笑的表情。
「結珠,再拖拖拉拉要遲到囉。」
媽媽從一樓叫我,我回答「馬上下去」,把校徽抵在第一顆鈕釦的位置上。要把它別正比想像中困難,細小的針尖不小心刺到了拇指指腹。好痛,我咕噥著含住手指,鮮血的味道即使只有一點,嚐起來仍然讓舌頭發麻。我暫時放棄別上校徽,將針尖扣上,收進裙子口袋。
下樓到餐廳,爸爸和我面前擺著歐姆蛋、沙拉、吐司,還有幾片水果和優格,這是每天早上固定的菜色。爸爸喝黑咖啡,我喝紅茶,媽媽總是只吃水果和優格。我明明和媽媽吃一樣的就可以了,我邊想邊將奶油塗在麵包上。
「明天才開始帶便當,沒錯吧?」媽媽問。
「是的。」
「都升上高中了,便當讓結珠自己準備就可以了吧?」
聽見爸爸這麼說,我剛要點頭,媽媽便以一句「不可能」毫不留情地回絕。
「她光是換衣服就磨蹭了這麼久,再做便當會遲到。」
距離到校時間仍然有相當充裕的空檔,我再提早三十分鐘起床也不會覺得辛苦。但我沒有回嘴,因為我知道,媽媽其實只是不希望別人擅自亂動冰箱裡的食材,和廚房裡的各式廚具而已。在這個處於媽媽統治之下的家中,廚房是特別敏感的地區,即使只是擅自拿一顆蛋、動一雙筷子,都會惹媽媽不高興。爸爸和哥哥都不知道這回事,所以總是隨意翻動冰箱、把自己買來的酒和零食往裡面塞,但每一次媽媽看見了,眉毛都會倏地往上跳。所以我盡可能不靠近廚房,與其一邊感受著媽媽神經緊繃的氣氛一邊做便當,我寧可繼續當個從不進廚房幫忙的嬌嬌女。
「……也是,以後課業也會越來越繁重嘛。」
爸爸語氣刻意地打了圓場,但我只顧著動嘴咀嚼,以再快一點就要被提醒「吃飯要細嚼慢嚥」的速度吃完早餐,雙手合十說了聲「我吃飽了」,然後站起身來。確認連一塊麵包屑都沒有掉在桌巾上,我鬆了一口氣,感覺像完成了一項本日任務。
今天不上課,所以不用帶側背包,我只提著比平常輕上許多的書包走出家門。搭配制服的襪子必須是膝下長度,素色的白色、黑色或深藍色,樂福鞋的腳背上有扣帶,是學校指定的款式。這就是我的新制服。
在從JR轉搭私鐵的轉乘車站,我遇到了亞沙子。我們互道早安,像照鏡子一樣確認過彼此穿上全新制服的模樣,同時笑了出來。
「果然很土耶。」
「嗯,超土的。不過看到結珠妳穿起來也不適合,我就放心啦。」
「這要穿三年嗎?妳覺得我們過一段時間……more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