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惹我

Make Me

  • 作者:李查德
  • 譯者:王瑞徽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7/10/05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334-0
  • 系列:李查德作品
  • 規格:平裝/40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推理.驚悚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2

汽車旅館比李奇預期的大了許多。是一棟兩層樓U形建築物,總共三十個房間,停車空間很充足,可是被佔用的停車格卻不多。客房空了一半以上。旅館顯然是用灰泥磚建造的,粉刷成米黃色,搭配漆成棕色的鐵製樓梯和扶手。沒什麼特色,可是卻看來相當乾淨而且維護得不錯。所有燈泡都沒壞,李奇住過很多比這更糟的地方。
辦公室在一樓左邊第一個房間。桌子後面有個職員,一個大肚子、看來像裝了一隻玻璃假眼的矮小老人。他把二一四號房鑰匙交給女人,她沒打招呼便走了。李奇問他住房費用,那人說:「六十塊錢。」
李奇說:「一星期?」
「一晚。」
「我四處走跳。」
「什麼意思?」
「我住過不少汽車旅館。」
「所以?」
「我看不出這裡有六十塊錢一晚的價值,頂多二十。」
「二十不可能,那些房間很貴的。」
「哪些房間?」
「樓上的。」
「我住樓下就可以。」
「你不需要和她住近一點?」
「和誰住近一點?」
「你的女朋友。」
「不,」李奇說:「我不需要和她住得多近。」
「樓下四十塊。」
「二十。你的房間超過一半是空的,生意清淡,有二十塊可賺強過什麼都沒有。」
「三十。」
「二十。」
「二十五。」
「好吧。」李奇說著從口袋掏出一捲紙鈔,抽出一張十元、兩張五元和五張一元的。他把錢放櫃台上,獨眼人用誇耀的勝利手勢,從抽屜拿出連在一○六號房木牌上的鑰匙來給他。
「在後面角落,」那人說:「樓梯旁邊。」
樓梯是鐵製的,每當有人上下便會發出鏗鏗鏘鏘的噪音,不算整棟旅館最好的一間。小心眼的報復方式,可是李奇不在乎。他猜今晚他會是最後一個上床睡覺的,應該不會有比他更晚到的投宿客了,他預期自己應該能不受打擾,在這寂靜的原野夜晚一睡到天亮。
「謝謝。」他說著便帶了鑰匙離開。

獨眼人等了三十秒,然後撥打辦公桌上的電話。當對方接聽,他說:「她到車站去接了一個人,很晚才回來。她等了五小時,把那傢伙帶回旅館,那人訂了一個房間。」
問題隨著一陣沙沙的劈啪聲傳來,獨眼職員說:「同樣是個大塊頭,一個小氣的混球,跟我討價還價了半天,我給了他一○六號房,後面角落那間。」
又一陣窸窣作響的發問,接著那人回答。「這裡不行,我在辦公室裡。」
又一陣嘶嘶聲,可是這次語氣不一樣,節奏也變了。是指示,不是提問。
獨眼人說:「好吧。」
他掛了電話,吃力地站起,走出辦公室,抬起閒置在一○二號房門口的塑膠涼椅,把它搬到柏油地面上可以同時看見辦公室門和一○六號房門的位置。你現在看得到他的房間嗎?是剛才的問題,找個看得見的位置然後整晚盯著他,則是指示,而獨眼人一向遵從指示,儘管有時會有點不情願,就像現在,他調整角度,一屁股跌坐在不舒適的塑膠椅子上。在戶外,又是寒涼的深夜。不是他喜歡的做事方式。

李奇從房內聽見塑膠涼椅刮過柏油地面的聲音,可是他不在意。這只是夜裡偶發的聲音,不具危險性,不是手槍擊發子彈,不是刀子咻地出鞘,不至於讓他擔憂。唯一的擔憂是穿著繫帶鞋的腳步聲出現在外面人行道上,接著有人敲他的門。他在車站遇見的那女人似乎問題一大堆,而且似乎覺得自己應該得到答案。你是誰?來這裡做什麼?
但那只是刮地聲,不是腳步聲或叩門聲,因此李奇沒放在心上。他折好長褲,把它平放在床墊底下,接著洗去一整天的污垢,鑽進被窩。他把腦子裡的鬧鐘設定在清晨六點,伸了一次懶腰,打了一次哈欠,睡著了。

曙光一片金黃,不帶一絲粉紅或紫。天空是滌藍色,像洗過千百次的舊襯衫。李奇又沖了澡,穿上衣服,走到外面迎接新的一天。他看見那把涼椅,是空的,不知為何擺在車道上,可是他沒多想。他盡可能輕輕地爬上金屬樓梯,小心翼翼踏出腳步,讓原本的鏗鏗聲減低為模糊的隆隆震動聲。他找到二一四號房,敲了敲門,堅定但慎重,就像他想像中的高級飯店服務生的做法。我來叫您起床了,女士。她還剩四十分鐘左右,十分鐘起床準備,十分鐘沖澡,十分鐘走路到車站,這樣應該能在早班火車抵達前趕到。
李奇輕手輕腳地走下樓梯,到了街上,此時的街道寬敞得夠稱得上是廣場。大概是為了那些緩慢又笨重的農用卡車吧,方便它們可以轉彎、調動,在地秤、受理站和穀物儲存塔前面一字排開來。柏油路上還埋設了鐵軌,相當浩大的作業,也許是專供本地使用的某種中心設施,而在美國的這種鄉下地方,這意謂著半徑兩百哩範圍的區域。難怪有那麼大的汽車旅館,因為農夫會從四面八方來到本地,在搭火車遠赴某個外地城市之前或之後在這裡住一宿。也許他們會在一年當中的某個時節全部湧了來,例如在遠方的芝加哥期貨看漲時,因此需要三十個客房。
這條寬廣的街道或廣場,不管它是什麼,基本上是從南往北延伸,分布其中的鐵軌和閃亮的基礎設施標示出右邊,也就是東區的界線;而相當於主街道的地帶則標示出左邊,也就是西區的界線。汽車旅館就在那一帶,還有一間餐館,還有一間雜貨店。在這些建築物後方,小鎮的房屋往西零星地拓展為半圓形區域。稀稀疏疏,雜亂無規劃,鄉村味。約有一千個居民吧,說不定更少。
李奇沿著寬廣的街道往北走,想尋找昔日的馬車隊路徑。他推測它應該會以東西向和他的路線交叉,這正是馬車隊的精神。到西部去吧,年輕人。充滿挑戰刺激的年代。他看見前方五十碼外有個交叉路口,就在最後一座儲糧塔再過去的地方。一條東西向的筆直公路。右邊的路面被朝陽照得通亮,左邊則是漫長而且樹蔭濃密。
鐵路叉口沒有防護設施,只有紅綠燈。李奇站在鐵軌上,回頭凝望著南邊,他走過的地方。在昏暗天光下,就他視線所及,起碼有一哩的範圍沒有別的交叉口。北邊,同樣在至少一哩範圍內沒有其他交叉口。如果母之安息鎮上確實有一條東西向的馬車通道,應該就是他此時站的地方了。
這條路相當寬敞,路面微微隆起,是用從兩側的淺溝挖出的泥土堆成的。上頭鋪著厚厚的柏油,已經因為時間久遠而泛著灰白,到處有風化的龜裂痕跡,邊緣不時出現像凝結岩漿的硬塊。路非常筆直,從一邊的地平線一直延伸到另一邊。
很合理。可以的話馬車隊當然是走直線,有什麼理由不這麼做?沒人會為了好玩多繞幾哩路的。帶頭的車夫會根據遠方的地標行進,其他馬車會一路跟著,一年後新的車隊會發現他們的轍痕,再過一年某人會在地圖上標示出這條路線。而一百年後某家州高速公路公司會帶著載滿瀝青的卡車到這裡來開路。
東邊沒什麼可看的。沒有小展覽館,沒有大理石墓碑,只有公路,穿越無邊無際的半熟小麥田。然而在反方向,軌道的西邊,公路通過小鎮,大致上不會偏離鎮中心,六條房舍低矮的街區分列在路的兩側。右邊街角的空地往北延伸約一百碼,相當於一座足球場的大小。那是一家農業機具經銷商,陳列著各種奇特的曳引機和大型機械,全都新得發亮。左邊是一家動物用品店,設在一棟原本應該是普通住宅的小建築物裡。
李奇轉彎,沿著舊路徑往西穿過小鎮,曬在背上的清晨陽光帶著點暖意。

汽車旅館的獨眼職員撥了電話,接通時他說:「她又到火車站去了,在等早班的火車。他們到底派了多少人來啊?」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劈啪聲,不是發問,也不是指示,口氣柔和許多,也許是鼓勵,或安撫。獨眼人說:「是啊,好吧。」便掛斷了。

李奇往前走了六個街區,又往回走了六個街區,看見不少東西。他看見許多仍然有人居住的房子,和一些改裝做為辦公室的房子,包括許多種子批發、農藥銷售商店和一家大型獸醫院。他看見一家小型法律事務所,看見往北一條街的地方有個加油站,一間撞球室,和一家販賣啤酒和冰品的商店,還有一家只賣橡膠靴和橡膠圍裙的。他還看見一家自助洗衣店,一間輪胎維修廠,和一家賣自黏式靴底的小店。
沒看見展覽館或紀念碑。
這也合理。他們不會把這兩樣東西擺在明處,也許會往後一、兩個街區,為了表示敬畏,同時也可以維護安全。
他離開馬車隊路徑,走進一條岔路。儘管小鎮是以半圓形拓展開來,它的街道卻是棋盤式排列。有些地段就是比較受歡迎。那幾座儲糧塔彷彿有自己的引力作用,距離它們最遠的地方最荒涼,最靠近尖端的地帶則是有房屋櫛比鱗次。舊道路後方的街區有許多可能是由穀倉或車庫改建的單臥房公寓,還有一些看來像臨時攤販的小攤子,讓那些留了一、兩英畝種蔬菜水果的人營生。還有一家提供西聯匯款和速匯金匯款服務,兼營傳真影印以及聯邦、UPS、DHL快遞業務的商店。它旁邊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不過看來已經荒廢了。
沒有展覽館,沒有紀念碑。
他沿著幾個街區搜索,一個接一個,經過許多低矮的棚屋,經過柴油引擎維修站,經過長滿了細如髮絲的雜草的閒置空地。他從寬廣大街的盡頭走出來,他已經逛了半個小鎮,沒有展覽館,沒有紀念碑。
他看見早班火車駛來,它看來又熱又焦躁,而且很不耐煩停車。完全看不出是否有人下車,太多基礎設施擋住他的視線。
他餓了。
他往前直接穿過廣場,幾乎一路走回一開始出發的地點,經過雜貨店,進了餐館。

這時汽車旅館老闆的十二歲孫子衝進雜貨店,站在門口牆邊的付費電話前。他丟進幾枚硬幣,撥了個號碼。電話接通時他說:「他在鎮上到處搜索,我一路跟著他。他到處找遍了,一條街一條街地找。」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