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博士養生就對了

  • 作者:陳立川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0/01/08

  • 定價:250元
  • 優惠價:79198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759-5
  • 系列:真健康
  •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健康養生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牙齒毛病與疾病息息相關

齒源性感染問題多

我對牙齒的認識不僅限於汞齊或有毒牙材,透過與美國、德國醫師的長時間接觸,我研究到齒源性感染和慢性病、癌症都有關聯。

「齒源性感染」是牙齒最常見的感染疾病,包括牙周病、根管治療牙齒、齒槽骨空穴感染、死牙、殘留的牙根、未治療的蛀牙,都可能造成齒源性感染。目前根管治療是牙醫界很普遍的治療方式,同時是最常見的齒源性感染來源之一。

很遺憾的是,即使已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大多數牙醫師並不知道偉斯頓.普萊斯(Weston Price)牙醫師對根管治療所做的嚴謹實驗與紀錄。

抗生素的發現及大量使用,是讓許多人對感染問題掉以輕心的原因,以為有「美國仙丹」之稱的抗生素,可以輕易殺死細菌。就以最常見的牙周病感染來說,目前研究顯示,僅是咀嚼就會讓牙周病感染源的毒素進入血液中,影響身體健康,更不用說中風、心臟病、肺炎、糖尿病、早產、胰臟癌等疾病,都已經被研究證實與牙周病有密切關聯。

正因為齒源性感染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必須加以控制與清除,特別是患有長期慢性病變者。

根管治療的牙齒很毒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當牙齒疼痛去看牙醫師時,若是蛀牙已深入牙髓,牙醫師多半會建議你抽神經,也就是所謂的「根管治療」。站在醫師的角度,根管治療是最常使用的牙科治療手術,也是保存牙齒的根本之道;但就研究者的立場來看,根管治療卻不是你想像的那般單純。

傳統根管治療的成功與否,是依細菌培養法來判斷,也就是說,從抽過神經的牙齒取樣做體外細菌培養,看是否會長出細菌菌落,沒有菌落出現才算成功。現在的牙醫幾乎都是根據X光片上有沒有膿漏作為判定標準。但這是最低標準。許多歐美整合醫師及生物能牙醫師並不茍同這種作法,因為從生化實驗顯示,抽掉神經的牙齒有劇毒產生,還窩藏許多細菌。

我還從科學研究中獲悉,牙齒齒槽膿漏的細菌並不容易在體外培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口腔微生物無法培養成功,雖然以是否有膿漏作為判定標準頗有爭議空間,但是從以往及最新的研究都顯示,根管治療過的牙齒幾乎沒有所謂的乾淨狀態。

普萊斯牙醫研究團隊中的病菌學家,曾經從根管治療的牙齒中分離出病菌種類,結果和今日研究人員所分離出的病菌種類相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和螺旋原蟲,百分之九十病菌是鏈球菌屬,百分之六十五屬於糞便科,還有糞便螺旋原蟲(Spirochetes fecalis)、阿米巴原蟲及其他細菌。

齒槽骨空穴容易窩藏細菌

若有因牙齒矯正而拔牙者,特別是智齒的地方,最容易留下齒槽骨空穴情形。會形成空穴,與牙齒與槽骨之間的韌帶有關,一般拔牙時,牙醫不會清除韌帶,結果韌帶又會迅速長合,致使造骨細胞誤認為牙床已經長回,所以停止造骨,變成空穴,長久下來空穴便成為口腔藏污納垢的地方。

將齒槽骨空穴的毒素萃取出來,經過比對,要比根管治療牙齒的毒素還要毒上好幾倍;根據統計,拔掉的十顆智齒中,有九顆都有齒槽骨空穴這類的問題。在台灣,我看過了許多案例,還包括牙醫師自己的齒槽骨空穴。

有人是天生營養不良、齒顎過小,因此牙醫師會建議拔掉小臼齒牙做齒列矯正,通常有五到七成的患者會留下齒槽骨空穴,我上課的學員當中就有這樣的案例。

齒槽骨空穴很容易引起潛伏性的感染,但是絕大多數的病人對於齒槽骨空穴沒有任何感覺,有經驗的牙醫師可根據X光片加以辨識,有時候則需要藉助超音波齒槽骨空穴掃描儀,或更精密的斷層掃描儀器檢測認定。

近年來,歐、美整合醫學從臨床經驗中發現,這種潛伏性的感染與部分末期疾病有交互性影響。因此,不要以為牙齒沒感覺就是沒問題,在拔掉智齒時,一定要向牙醫師確認韌帶是否清除乾淨,並且注意是否留下齒槽骨空穴的情形,避免成為潛伏性感染的溫床。

為了證明根管治療對健康有害,普萊斯還分析了病人以及實驗用的兔子的血液。在數千件案例中,有做過根管治療的患者及兔子,血液中的白血球皆會上升;兩者的多核白血球細胞量皆會降低,也都出現了體重減低的現象。

究竟是病菌讓兔子有毒?還是病菌釋出的物質造成以上症狀?普萊斯還進行了相關研究。首先,他發現根管治療的牙齒中含有水分,細菌應有繼續存活的可能性,接著他進行了另一個實驗,結論顯示,牙齒萃取出的毒素比採樣牙齒所帶有的細菌及毒素還要毒。普萊斯的解讀是,病菌的侵犯可能刺激了兔子製造「抗毒素」抑制毒性,而細菌毒素因為沒有防禦效應,毒性反而會更毒。

普萊斯曾經拔除掉一些感染的牙齒,再依照根管治療的步驟在體外醫治這些牙齒。在嘴外消毒這些牙齒比較容易,但切片後顯示,這些牙齒及齒堊質,還是帶有細菌感染。從根管治療齒的牙齦線或線下採樣切片的實驗中,普萊斯發現到不僅牙根及齒堊質保護層發生了感染,就連一、二毫米相近的骨骼也有細菌感染。

近年來,專家根據肯塔基大學化學系主任黑利(Boyd Haley)博士所發明的TOPAS毒性檢測方法,進行檢測,發現百分之九十八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都帶有毒性,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毒性很高,該數據不僅證實了普萊斯的研究,還提供新的證據,即使根管治療的技術已經大幅改進,還是不能去除感染菌株所遺留下來的致病毒素。

由此可見,根管治療容易對牙齒造成感染,同時有危害身體健康的風險,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