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健康十訣
我在九十四歲的時候,和朋友去大陸黃山旅遊,山腳下有一群排班抬轎的轎夫,等著載客上山。同行的一位朋友因為平日欠缺運動,打算花錢坐轎子,沒想到由於體重太重,竟然沒有轎夫願意載他;而我因為有長期運動的習慣,保持不錯的體力水準,最後爬上了好漢坡,令在場的年輕人嘆為觀止。
許多人常會感到好奇,我今年已九十五歲,仍然思路敏捷、聲音洪亮、健步如飛,一天照常工作八小時依然精神抖擻,是否有什麼「不老的秘訣」?事實上,我仔細思量,覺得自己並沒有異於常人之處,只是特別留意一些日常生活習慣,
我將它歸納為「健康十訣」。從五十歲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力求做到這些原則,它也對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正面的影響,讓我到達不老的境界。
1.立如松:站立的時候,要像棵蒼勁的松樹一樣,挺直脊椎和頸部,讓體重平均落在兩腿與腳掌上,整個身體就不會彎腰駝背,而顯得精神飽滿。而且,身體器官得以處於正常的部位,不受外來的壓力影響,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
2.坐如鐘:坐姿要穩,有如一口四平八穩的大鐘一樣,端端正正,穩穩當當,身體就不會前傾或後仰,也不會出現左右歪斜的情況,一旦全身舒坦,血氣暢通,自然百病不侵。
現代人坐姿大多不端正,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例如產生腰痠背痛或骨刺等文明病,甚至嚴重到脊椎側彎,影響發育、身高或視力。
3.行如風:走路的時候走快一點,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環,幫助內臟運動,加上步行需要消耗體力,對消化系統很有幫助。每天步行三十分鐘有益健康,每分鐘走一百步,效果更顯著。
4.臥如弓: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躺在床上,睡眠品質影響健康甚大。臥如弓即側睡,形狀像弓,它的好處是使內部的器官不會受到壓力。此外,睡覺時要盡量放鬆頸部與四肢,兩臂與兩腿應該放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地方,避免手壓住胸部、手臂與腿相互擠壓,因而妨礙睡眠時呼吸及血液的流通。
5.營養豐:要維持旺盛的體力,必須靠豐富的營養,補充營養不是三餐大魚大肉,而是要注意飲食均衡、不可偏食,更不可暴飲暴食,也不要亂吃補品,或吃、喝刺激性的東西,要給腸胃適當休息的時間。
6.運動充:人稱為動物,要「活」就要「動」。特別是一旦體內攝取了過度的熱量,就必須靠著充分的運動才能排出體外,並促進新陳代謝、活化細胞,增進體力。運動不限種類,不妨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及體能的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不可「一暴十寒」。
7.精神蓬:隨時「提起精神來」,一個人若經常無精打采,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不但容易意志消沉,久了之後,連親友也會避而遠之。相反地,一個人若時常表現出朝氣蓬勃、樂觀開朗的樣子,笑口常開,別人也會樂於親近,讓生活更加充實愉快。
8.情緒鬆: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張繁忙,特別容易感受到壓力。日本的醫學專家春山茂雄教授曾寫過一本暢銷書《腦內革命》,強調當一個人發怒或感受到強大壓力時,腦內會分泌一種去甲腎上腺素的毒性物質,使血管收縮、中止血流,容易罹患血管或心臟等疾病。相反地,當情緒放鬆、感到喜悅時,就會分泌出「腦內嗎啡」(Endorphin),具有促使血液順暢、強化記憶力、讓右腦活絡等功能。所以,保持心情愉快、放鬆情緒絕對是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
9.菸酒空:少量的紅酒對血液循環有助益,菸則是百害而無一益,最好戒除。
10.大便通:排便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尤其年紀愈大,愈應該重視排便的時間和品質。要維持排泄暢通,必須多攝取蔬果等高纖維食物,加上充足的運動、正常的作息。
以上「健康十訣」,我把它當成每天提醒自己的「順口溜」,隨時注意,持之以恆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