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粗食信仰」會加速老化
我們周遭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當然其中有許多有用的資訊,但也有不少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即使是有用的資訊,因為每個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不同,有時候甚至會造成反效果。如果對健康資訊囫圇吞棗,不加思索地實踐,有時反倒會損害自身的健康。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粗食信仰」。電視和雜誌的健康資訊宣稱,把每天的三餐替換成日本傳統的簡樸菜色,也就是換成「粗食」,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健康。許多人聽信這樣的說法,實踐並宣稱:「我每餐只吃一湯一菜」、「我都吃玄米飯」、「我不吃肉,只吃魚」。
的確,玄米和魚類含有許多人體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我並不否定這些食品本身有益健康。可是過度讚揚粗食,變成「粗食信仰」,那就是個問題了。別說有益健康了,粗食甚至有可能促進老化,縮短壽命。
聽到粗食,大部分的人所想到的,應該是菜色很少、整體熱量很低的飲食內容,如飯、味噌湯,然後再加上魚類和豆腐、醬菜,大概就這樣而已。這樣的粗食飲食,問題點在於蛋白質與油脂不足,再加上菜色很少,所以也無法攝取到充足的礦物質與維生素。不過比起這些,最重要的是缺乏熱量。
最近的健康飲食似乎都把熱量當成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可是熱量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如果不能滿足一定的量,我們就無法生存。
「可是以前的日本飲食熱量很低,對健康很好不是嗎?」
或許會有人這樣反駁,但這都是錯誤的知識。以前的日本人吃非常多的米飯,每餐至少都會吃上兩、三碗,所以計算下來,一天至少會吃上六到七碗的飯。
當時食物的種類不多,也沒有其他的熱量來源,所以都靠米飯來獲得熱量。也就是說,以前的人飲食中的肉類和油脂都很少,但會透過米飯來補足熱量,這便是前人的生活智慧。
對於容易缺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會藉由飲食的量來補足,譬如以前的人每天喝上四、 五碗的味噌湯,並吃許多蔬菜和醬菜來彌補。
然而現代人卻只模仿了傳統日本飲食的表面,一方面減少餐桌上的菜色,吃的量卻是以前的人的一半以下,因此不用說,這樣絕對會造成熱量和營養的缺乏。
問題更嚴重的是高齡者。高齡者的食量原本就小,吃的量少,如果三餐都吃粗茶淡飯的話,熱量和營養素就會嚴重缺乏了。可想而知,高齡者會因此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活力十足地從事各種活動,或導致免疫力下降。
確實,對於熱量攝取過多而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來說,粗食或許是必要的;可是對於並非如此的人,尤其是高齡者,實踐粗食只會帶來反效果。
對高齡者來說,粗食會直接引發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加速老化、縮短壽命,這在我隸屬的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原東京都立老人綜合研究所)長年來的調查中已經清楚地發現。關於這份調查的結果,我會在後面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