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中年期與高齡期的健康常識完全不同
在現代日本,肥胖與高膽固醇被視為不健康的象徵,可是我們透過研究發現,清瘦與低膽固醇反而是縮短壽命的原因。
這並不是說哪邊的研究錯了,其實兩邊都正確,但硬要說的話,是對象與年齡層不同。對於較年輕的人來說,肥胖和高膽固醇的風險應該注意,但是對高齡者來說,清瘦和低膽固醇的風險更高。希望各位了解,年輕人的健康常識與高齡期的健康常識並不一定相同。
不可思議的是,一般的健康常識都不分年齡,男女老幼一視同仁,因此大家經常認為有一套統一的健康常識,是二十幾歲到七十幾歲的人都可以通用的。可是這是個天大的誤會!七十歲以上的高齡者的健康常識,當然與二、 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同,也與四、 五十歲的中高年齡者大不相同,大家必須銘記這一點。
應該也有很多人認為「不管是對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有益健康的事就是有益健康,有害健康的事就是有害健康」,可是事實並不一定就是如此。
這裡重要的一點觀念是,成長期與高齡期的身體功能在根本上是不一樣的。如果用醫學、營養學的詞彙來說明,就是在成長期的時候,蛋白質合成的功能發達;但是到了高齡期,分解功能則占了上風,兩者之間有這樣的差異。
再簡單一點說明的話,成長期由於必須確實打造好身體,因此讓吃下去的食物轉變成身體一部分的功能活潑旺盛;然而在高齡期,如果不確實攝取養分,就會無法充足地製造出能量,供生命活動之用。如果經由嘴巴攝取的營養不足,會發生什麼事?身體會開始分解自己的身體成分,好供應生存所需的能量。
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橫紋肌(也叫骨骼肌)。橫紋肌是手腳、腹部等用來活動身體的肌肉,如果體內的能量不足,身體就會把這些橫紋肌(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藉此獲得能量,或是補充體內各處的不足。
因此如果持續粗食,或是採行減少進食量的減肥方法,意外地並不會減掉皮下脂肪,而是使得橫紋肌越來越細瘦,變成一種不健康的瘦法。尤其是年屆高齡,就像前面說的那樣,分解系統的力量會增強,因此使得粗食的弊害更形嚴重。橫紋肌變得瘦弱,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升高,只是跌倒或絆倒就容易骨折,臥病不起的風險也會提高。
如果不知道這些事實,盲目相信與年輕時相同的健康常識,即使自以為正在做有益健康的事,也有可能相反地是在加速老化,或是減少對感染症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