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食慾:有壓力就大吃?小心!你可能已經吃上癮了!韓國首席減肥名醫教你終結「食物成癮」,徹底擺脫肥胖!

  • 作者:朴用雨醫師
  • 譯者:楊琬茹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5/27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3083-3-5
  • 系列:真健康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健康養生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一有壓力就想吃東西,
吃飽之後依然停不下來,
大吃大喝之後又覺得後悔,
不自覺地陷入吃、吃、吃的惡性循環……
小心!你可能已經「食物上癮」!

韓國最大入口網站NAVER讀者★★★★不可不看!

為什麼只靠意志力減肥容易失敗?

韓國首席減肥名醫朴用雨根據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減肥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身體機制在作祟。現代人感受到的飢餓往往並不是真正生理上的飢餓,而是心理上的飢餓,也因此現代人容易因衝動而暴飲暴食,甚至對食物產生類似毒癮的成癮症狀。

這是因為身體控制食慾和能量均衡的功能失靈,讓大腦做出錯誤判斷,才會使你的嘴巴停不下來。因此,想要靠節食的方式來減肥,絕對無法成功,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副作用!

朴醫師指出,慢性壓力、睡眠障礙、糖、反式脂肪和麵粉,正是導致「食物成癮」的五大禍首!他並將「食物成癮」的人分成四大類型,再針對不同類型提供具體有效的解決之道,從如何調節壓力、改善睡眠,到培養健康的運動和飲食習慣,恢復自律神經的平衡,幫助你從此不再被自己的大腦綁架,徹底擺脫體重的困擾!

你食物上癮了嗎?
□吃東西的時候,吃剩的量比預想的少很多,幾乎都會全部吃完。
□就算肚子飽了還是會繼續吃。
□偶爾會產生「是不是該減少吃東西的分量」的擔憂。
□因為吃太多而一整天都覺得疲倦。
□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吃東西上,影響到工作、和家人及朋友的相處時間,以及重要的約會或休閒活動。
□刻意斷食或減少食量時會產生不安、焦慮、憂鬱或頭痛等身體戒斷症狀。
□曾經因為不安、焦慮、憂鬱或頭痛等症狀而找食物吃。

只要符合3項以上,你就可能已經「食物上癮」了!

關於作者
朴用雨 醫師

韓國最權威的減肥名醫,Reset醫院肥胖診所所長。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系,並獲得首爾大學保健學碩士、高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擁有二十多年治療肥胖的經驗。

1991年開設「Medex增進健康中心」,成為韓國第一位替肥胖患者進行診療的醫生。曾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肥胖研究中心擔任交換教授,自1993年起至2007年於成均館醫科大學的江北三星醫院擔任家庭醫學系教授、肥胖體型管理診所所長。

他對於肥胖問題的研究備受各界矚目,活躍於韓國三大電視臺KBS、MBC、SBS的健康節目,並經常舉行演講。另著有《新人類減肥法》、《那些適合我身體的營養劑》、《原始人的減肥》、《四週解毒減肥法》等書,譯有《我的減肥說明書》。

個人部落格:blog.naver.com/pro_diet


審訂者介紹︰

呂紹達醫師

最權威的減重名醫。呂紹達內科醫學診所院長,前北長庚醫師聯誼會理事長、 新竹縣醫師公會常務監事、 前林口長庚內科專科醫師。

精研中西醫學,精通內科醫學、家醫科、減重門診、美容保健,多年來將親身體驗運用在臨床病患身上,除已幫助上萬人藉由「毛巾操及飲食控制」成功減重,並推廣「拉筋毛巾操」於復健、塑身、矯正姿勢,幫助無數人重拾健康、揮別病痛、擁有美麗身材!

代表著作:《史上最有效 瘦身毛巾操》、《史上最有效 拉筋毛巾操》、《史上最強S曲線塑身毛巾操》、《不讓你多胖1公分!10秒有感的瘦肚減肥操》等,長年名列各大書店「運動瘦身」、「美體塑身」書籍暢銷排行冠軍!
內容試閱
前言──食物正威脅著你的生活







「人類為了什麼而活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於生命的看法、思考的準則、面對人和事物的態度等價值觀都有所不同。

「人類要怎麼存活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都一樣:吃。

長時間挨餓等同於宣告生命盡頭的紅色警戒燈,如果不進食的話,就無法維持我們的生命。

對原始人來說,以上兩個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食物總是不夠吃的關係,他們為了生存而忙著狩獵和採集,根本沒有閒暇時間替「生活」定義。沉溺於食物是件奢侈的事情,為了應付不知道何時又會面臨挨餓的狀況,他們只專心於「吃」這件事上。飲食就代表著生存。

然而,現代人卻不像原始人一樣為了活而吃,大家四處尋訪好吃的店家享受美食、把飲食當作一種治療方式,也將生活的意義附加在「吃」的行為上。就某種層面來說,這是對飲食的執著,也是一種成癮的表現。

被慢性壓力糾纏的現代人不太能體會因為真正的肚子餓而覓食的「生理飢餓」,大部分都是習慣時間一到就進食,藉此來解決「飢餓」的感覺。而多數人感到壓力的時候,就會迅速地把散落在身邊的食物往嘴裡塞,這是「心理上的飢餓」。由於心理上的飢餓感更甚於生理上的飢餓,所以即使我們的身體不再需要能量了,還是會因為衝動而吃太多,甚至是暴飲暴食。



近來,報紙、媒體或是雜誌上經常出現「食物成癮」這個詞。酒精成癮、尼古丁成癮等已經是很久以前就耳熟能詳的詞彙了,但接著連砂糖成癮、碳水化合物成癮這樣的詞都出現了,最後還出現了「食物成癮」這個新名詞。每天都會吃下肚的「食物」後面,加上光聽到就會起雞皮疙瘩的「成癮」兩個字,令人感到十分震撼。

成癮的基本症狀是渴望。「渴望」,就如它字面上的意義,意思是「迫切的希望」。為了找出甜甜的食物而翻遍冰箱和櫥櫃;找不到零食或巧克力的話,就算是跑到便利商店,也要買來吃才能紓解心中的慾望。

成癮的另一個症狀是耐受性。一開始只要吃一小塊巧克力心情就會變好,但漸漸地,必須增加攝取量才能感受到和以前同等的愉悅感,只吃一點點的話就無法滿足,後來變成一個人要吃下全家人攝取的量才有辦法滿足。

接著是戒斷症狀。藥物成癮的患者突然停藥的話,就會開始冒冷汗或變得焦躁不安,甚至會產生暫時性的幻覺,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失去意識。如果習慣每天都吃零食的人突然說要減肥而戒掉點心、蛋糕等甜食,雖然最初一兩天還有辦法忍耐,但是接著就會因為頭痛、無力感、噁心、焦躁、憂鬱等因素而撐不過三天,重新把甜食往嘴裡放。

實際上,甜食會刺激大腦的快感中樞,促使我們吃進多於身體所需的量。當身體所需的食物量進到肚子之後,身體就會發出「吃飽了」的訊號,提醒我們該放下手中的餐具。但甜味使人無視身體的調節機能,讓我們吃進多於需求的分量,這是因為甜食破壞了可以調節新陳代謝的荷爾蒙分泌系統而造成的。



那麼,要達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稱作「食物成癮」呢?

「接近生理期的話,會變得很想吃巧克力,然後就會把家裡的巧克力整桶吃光。」

「吃完午餐之後,習慣喝一杯甜甜的含糖咖啡。」

如同心情憂鬱不等於有憂鬱症,我們也無法因為一個人吃得比較多或是暴飲暴食,就斷定他是食物成癮。

食物成癮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下表是我依據大眾普遍認知的「成癮」標準所製作的項目,現在就一起來確認看看吧!

ü



我食物成癮了嗎?

□吃東西的時候,吃剩的量比預想的少很多,幾乎都會全部吃完。

□就算肚子飽了還是會繼續吃。

□偶爾會產生「是不是該減少吃東西的分量?」的擔憂。

□因為吃太多而幾乎一整天都有氣無力,或覺得十分疲憊。

□常常因為吃太多,或是花太多時間在吃東西上,影響到工作、和家人及朋友的相處時間,以及重要的約會或休閒活動。

□刻意斷食或減少食量時會產生不安、焦慮、憂鬱或頭痛等身體戒斷症狀。

□曾經因為不安、焦慮、憂鬱或頭痛等症狀而找食物來吃。

□曾經因為刻意戒掉或減少特定食物,反而對該食物產生強烈的慾望。

上列項目中,如果符合三點以上,就必須注意自己是否食物成癮了。



因為食物成癮而苦惱的人們



「重新設定(RESET)你自己!」

這是我經營的個人部落格的名稱,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和「贅肉」戰鬥的人們,部落格裡記載了許多當事人投訴減肥過程中經歷各種困難的文章,接下來就介紹其中的幾個案例。



我是孩子的媽,年近三十

二十歲出頭時,因為壓力的關係,我的體重掉到五十公斤,接著又因為暴飲暴食而胖到六十五公斤。從那之後我就開始在意起自……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