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預防,40歲以後不用跑醫院

  • 作者:森勇磨
  • 譯者:連雪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1/03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47-8
  • 系列:真健康
  •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健康養生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前言 任何人過了40歲都會生病

  「我以為自己應該沒問題。」
  我不止一次聽到患者後悔地這麼說。
  過了40歲,人難免避不了癌症、糖尿病、腎臟病這些疾病。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資料顯示,40~49歲的癌症患者數是30~39歲的三倍以上(二?一八年※1)。當然,隨著年齡增長,50多歲、60多歲的癌症患者數會不斷增加。
  據說日本的糖尿病患者約一千萬人,糖尿病前期患者約一千萬人※2。可說相當於每六位國民之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前期患者」聽起來似乎不嚴重,但那是身體已經受損的狀態。糖尿病起初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放任不管的話,血管或神經會出現障礙,到頭來必須進行透析(洗腎)。
  腎臟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生活習慣病也是如此,等到出現明顯症狀往往「為時已晚」。

●您知道癌症或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嗎?
●您知道健檢結果的「各種數值的意思」嗎?
●您知道經科學證實「對身體有害」的食物是什麼嗎?

  在人生百年的時代,健康才是最大資產。無論有多充裕的金錢或時間,身體不健康就沒有任何意義。

日本人的「照護、久病臥床」期間約十年
 預防醫學是指「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的想法」,近年來「健康預期壽命」越來越受到重視。
  健康預期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是指,WHO(世界衛生組織)在二???年提倡的「能夠自立生活的期間」。
  這是「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又稱平均餘命)」-「久病臥床或失智症等照護狀態的期間」算出的數字,健康預期壽命越長,可說是「壽命品質越高」。本書將介紹能夠盡可能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的知識與習慣。
  參考二?一九年厚生勞動省的資料,日本男性的預期壽命是81.41歲,健康預期壽命是72.68歲,女性的預期壽命是87.45歲,健康預期壽命是75.38歲※3。
  這麼說來,男性約是8.73年過著輪椅生活或接受照護,女性則是12.07年。盡可能縮短這個期間是本書的目的。
  然而,被問到「不生病的正確知識普及率是多少?」這個問題時,身為醫師感到很洩氣。

醫師看到的「悲觀現實」
  現在的醫學資訊實在太多,遺憾的是,「正確資訊」和「錯誤資訊」混雜,就連我工作過的急救單位也曾經出現這些情況:

●不知道運動飲料或能量飲料含有大量糖分,喝太多而罹患重度糖尿病的人。

●忽視心衰竭的初期症狀,結果肺積水,必須立刻安裝人工呼吸器,否則數十分
 鐘內會死亡的急救患者。

●不接受癌症篩檢,迷信沒有根據的民間療法,忽視「體重驟減」或「血便」的  
 症狀,最後以癌症末期的狀態就醫的患者。

  許多人因為沒有在醫院「外」做到能夠做的事,人生發生驟變。

  「在醫院外也有能夠做到的事不是嗎?」
  基於這樣的想法,身為被稱作「預防醫學實務家」的職醫,我透過YouTube等社群網站傳達預防醫學的資訊。
  慶幸的是,我的頻道訂閱人數超過二十七萬人,讓我以「預防醫學專門資訊傳達者」的身分擁有日本第一的佳績。
  與訂閱者互動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留言,像是:

  「癌症奪走我的家人,真想早點看到這個影片。」
  「因為沒錢沒辦法去醫院,看了這個影片,我要好好留意飲食和運動。」
  「因為腦溢血,右半身失去功能,早點知道這個頻道該有多好。」
  「能夠仔細聽到家庭醫師沒說的事,獲益良多。」
  「理解身體的機制,讓我開始正視自己的身體。」

  於是,我深切感受到現在的日本很難得到正確的醫療資訊。

  「生病之後」去醫院很方便,國民健保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等,日本的醫療制度是世界等級優秀。
  可是,「生病之前」的預防醫學管道並不健全,存在著許多課題。
  遺憾的是,現在的日本並未充分發揮讓每個人不生病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要讓多一點人了解正確的醫療資訊,對傳達的內容有所堅持,持續用心斟酌表達方式。

不要盲目相信「證據」,以人生的滿意度為優先
  近年,「實證醫學」(EBM,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需求升高。
  可是,正確的知識只是享受人生的「手段」,我不主張「要過百分之百正確知識的生活」。

  本書是以敘事醫學(NBM,Narrative Based Medicine)這種加入重視每個人的生活或價值觀、背景等的醫療想法,能夠立刻實踐的內容。
  身為職醫,我把直接向員工傳達、演講的內容,以及擬定公司方案的經驗也加進本書之中。
四十歲不光是自己,也是留意雙親健康的世代
  日常生活對話中,生病或健康的話題變多是在四十歲左右。從預防醫學的觀點來看,最好在四十歲的時候接受幾項篩檢。
  例如「大腸癌篩檢」或「乳癌篩檢」都有出現降低死亡率的資料,最好接受檢查。而且超過40歲,「雙親的照護」也頻頻成為話題。

  雙親超過六十五歲,免疫功能衰退,肌力或骨骼變得衰弱,只要一次的感染或跌倒骨折,生活品質(QOL)就會明顯下降。
  關於「延長雙親世代(65歲以上)的健康預期壽命」、「避免成為照護、久病臥床狀態的知識」,書中也有詳細說明,請和父母一起分享本書。
  此外,也介紹了「不生病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盡早發現疾病」的健檢、接受癌症篩檢的方法、「生病之後」的心理準備及預防復發。這些都是根據國內外的優質論文彙整而成的「正確的科學資訊」。文中注解(※)出處請從P311的網址進行確認。

守護自己與你重視的人
  本書並非讀了馬上就能實際感受到效果的內容,因為預防醫學沒有讓現在的你立刻變幸福的「由零轉正」的神奇效力。
  但對於未來的你和你重視的人,具有極大力量能夠避免變得不幸,「不會由零轉負」。
  我最大的心願是讓多一點在晚年能夠覺得「沒有生大病,人生挺幸福」。
  在人類預期壽命延長的現今,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的預防醫學對所有人可說是必備的知識學問。
  
  這是我的第一本著作,衷心期盼讀了本書的人,能夠延長健康預期壽命,過著沒有遺憾的人生。我向各位保證會將自己所有的知識毫無保留公開在本書中。

二?二一年九月
       職醫暨內科醫師Preventive Room股份有限公司代表 森 勇磨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