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拼圖【全新版】

The Bone Collector

  • 作者:傑佛瑞.迪佛
  • 譯者:何致和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定價:299元
  • 優惠價:79236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901-5
  • 系列:鑑識神探林肯.萊姆 LINCOLN RHYME
  • 規格:平裝/47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推理.驚悚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剝去累贅的皮膚,剔除干擾的肌肉,
只留下最完美堅硬的骨頭,這是我的極致傑作!
林肯‧萊姆,你看到了嗎?

林肯‧萊姆一直都想死。
三年半前他是世界第一的刑案鑑識專家,如今他躺在特製的床上,
只有頭、肩膀,和左手的無名指可以動。
即使如此,因為一樁兇殘無比的命案,
昔日的同事還是不得不來向他求助。
現場唯一找到的線索,只有兩張碎紙片和一團石綿,沒有人可以解讀。
但萊姆的回應一直很冷淡,
全身癱瘓的傷害讓他從靈魂到肉體都渴望脫離痛苦的折磨。
與此同時,那兩張碎紙片和一團石綿卻反覆在他的腦海裡播放,
紙片上有兩個數字:下午3點……第823頁。
林肯‧萊姆的心臟開始狂跳,汗珠不斷冒出……
該死,他們怎麼沒有看出來呢!
這是萊姆的宿命,從物證上解讀訊息的鑑識魂早已深深植入他的生命。
「是的,我看到了。」萊姆從這兩個數字中知道:
8月23日下午3點,還會有命案發生!
但萊姆和他的助手莎克斯要如何才能及時阻止兇手「集骨者」的刻意挑釁呢?……

在無數的神探中,「鑑識神探」林肯‧萊姆無疑是其中最有魅力的一個。他的魅力來自於比英俊臉龐更性感的聰明腦袋,更來自面對身體痛楚時的脆弱人性,以及偵辦刑案時的專業和專注。傑佛瑞.迪佛因為創造出了「鑑識神探」這個角色而成為當代驚悚小說的大師,而「林肯‧萊姆」也從此在讀者心中佔據經典的地位,成為不朽。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推理作家】既晴、【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

【資深譯者兼影評人】景翔 解密推薦!

關於作者
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

一九五○年出生於芝加哥郊區的迪佛,從小即嶄露寫作的天分,他在十一歲時便完成個人第一部小說,而後更以詩作、小說得過多項文學獎。他曾當過記者、民謠歌手;從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度為雜誌社撰稿;之後又進入福特翰大學就讀法律系,取得學位後,曾在華爾街工作數年,而也就是在這段漫長的通勤時日裡,他開始以自己所熱愛的偵探小說進行創作。

他至今已出版數十本小說,作品被譯成三十五種以上語文版本。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最受矚目的是讓他躋身暢銷作家之列的「神探萊姆」系列,其中《人骨拼圖》更被改編拍成電影,而「真人測謊機」凱瑟琳.丹斯系列也同樣叫好叫座。

迪佛不僅是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的常客,也是得獎的常勝軍,曾獲《Mystery Ink》雜誌「警察獎」、「W.H.史密斯好讀獎」以及「安東尼小說獎」提名,並三度獲選《艾勒里.昆恩雜誌》讀者票選最佳短篇小說獎和六度榮獲美國偵探作家協會「艾倫坡獎」提名。

二○○四年,他又以《野獸花園》贏得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最佳驚悚小說「鐵匕首獎」,同時以〈週休族〉獲得年度最佳短篇小說「短匕首獎」;二○○八年則以《沉睡的娃娃》入圍英國ITV3電視台所舉辦的「ITV3犯罪懸疑小說獎 」的「年度國際作家」;二○○九年更以《謊言迷宮》榮獲國際驚悚作家協會年度最佳驚悚小說。毫無疑問地,傑佛瑞.迪佛絕對是當代推理小說界最耀眼的大師級作家!

迪佛的其他作品包括《傑佛瑞迪佛的黑色禮物》、《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等多本短篇小說精選集。
內容試閱
導讀──

物證推理的文藝復興——林肯.萊姆探案

文◎【推理作家】既晴



二十世紀初期,當身材頎長、鷹鉤鼻、穿風衣、叼煙斗、拉著小提琴的英國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正從萊辛巴赫瀑布(Reichenbachfall)死裡逃生,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1902)重出江湖之際,美國作家奧斯汀.傅利曼(R. Austin Freeman)也創造了最早的刑事鑑識專家宋戴克博士(Dr. John Evelyn Thorndyke),於《紅拇指印》(The Red Thumb Mark,1907)登場,開啟科學辦案新頁。這兩位神探分別在大西洋的兩岸到處找指紋、查腳印,奉「物證推理」為最高偵查原則,破解各種離奇懸案,彷彿天下神探絕技盡在於此。

不料,其後的G.K.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卻另闢蹊徑,以洞悉人類犯罪心理的布朗神父(Father Brown),從犯罪模式中勾勒出真兇身分,稱為「心證推理」,不但將短篇推理的輝煌盛世推到最高峰,更扭轉了推理小說的發展走向。

包括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桃樂絲.榭爾絲(Dorothy L. Sayers)、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諸位大師,大體上均承襲卻斯特頓的創作理念,以「心證推理」為主、「物證推理」為輔,徹底挖掘人類最複雜、最幽微的心理底層,至於指紋、腳印,只是附屬枝節,成為長篇推理「黃金時期」的主要發展方向。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犯罪手法日益複雜,快樂殺人、隨機殺人、凌虐殺人、劇場型犯罪等新型態的犯罪模式,早就脫離常理;再加上現代檢警體系的確立、鑑識科技的進步、側寫技術的建立,都促使推理小說作家放下了貴族神探、白領兇手的設計,紛紛向現實世界取材,這也使傳統以「心證」為主、「物證」為輔的創作原則出現鬆動。

就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時,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發表刑事鑑識專家林肯.萊姆(Lincoln Rhyme)的首……more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