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紀的民主主義:暢銷突破20萬冊!日本NO.1天才菁英學者.寫給每個民主國家公民的撼世之書

  • 作者:成田悠輔
  • 譯者:高詹燦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10/28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81-7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政治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逃離

如果那麼想,與民主主義的鬥爭也許打從一開始就寸步難行。既然這樣,乾脆放棄鬥爭,逃離民主主義如何?

例如將資產藏匿在避稅天堂,這種逃離國家的方法,有一部分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希望各位能想起,現今的民主主義看起來就像是將接連的失敗轉嫁到市民身上所課的政治稅。如果是這樣,就像有避稅天堂的存在一樣,也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天堂吧?

獨立的國家或都市,招攬或挑選放棄既有的國家,而成為民主主義難民的個人或企業,就此組成的世界。嘗試自己獨特政治制度的眾多新國家,像企業一樣競爭,然後像商品或服務一樣,將政治制度變成資本主義的世界。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誇張的幻想。不過,這種嘗試其實正在進行中。例如反過來利用不受任何國家支配的地球最後邊境──公海的特性,想打造一群漂浮在公海上的新國家。那些億萬富豪們開始逃向對自己喜歡的政治制度展開實驗的海上國家或數位國家,這樣的未來或許不遠了。

二十一世紀後半,那些資產家或許會消失在海上、海底、高空、宇宙、元宇宙當中,打造出一個從民主主義這個失敗裝置中解放的「成功人士為了成功人士所打造的成功人士國家」。選舉和民主主義,或許只剩資訊弱勢的貧窮國家才會使用,令人備感懷念、溫情,一種沒效率又不合理的象徵,就像我們常嘲笑的鄉民聚會一樣。逃離這種民主主義,正是繼法國革命、俄國革命之後,二十一世紀政治經濟革命的希望所在。

構想

然而,不管怎麼說,逃離終究只是逃離。因為對民主主義絕望而逃往選民樂園的眾資產家,並未解決民主主義所存在的問題。那麼,要怎麼做,才能逃離鬥爭,尋求民主主義的重生呢?這時候需要的,是考量到現今將民主主義逼入絕境的全球環境,重新發明民主主義。

這時候想到的構想,是「無意識資料民主主義」。網路、監視器拍到的會議、在街上和家中所說的話、表情和動作、心跳數、熟睡程度……不只限於選舉,從無數的資料來源中都會透露出人們很自然,且發自內心的意見、價值觀,以及民意。「那個政策不錯」「哇,真討厭……」,由這些聲音和表情所組成的民意資料。各個民意資料來源都帶有些許偏差,有被竄改的風險,但以無數的民意資料來源加以補足,便能消弭這些偏差。民意會顯得更立體。

由無數的民意資料來源進行決策,是演算法(編輯註:將用來解決問題的步驟,轉化為有可能當作電腦程式來執行的演算程序。從搜尋引擎到推薦顯示,在網路上所有地方運作)。這個演算法的設計,除了人們的民意資料外,還有GDP、失業率、學歷程度、健康壽命、福利等成果指標資料,在設計時,要讓這些資料組合而成的目標函數最佳化。決策演算法的設計,是由以下兩個階段組成。

(1)首先要基於民意資料,來發現人們對每個政策領域、論點看重的是什麼,想讓怎樣的成果指標組合和目標函數最佳化。也可稱之為「實證發現目標(Evidence-Based Goal Making)」。
(2)依據以(1)發現的目標函數、價值標準,來選出最適合的政策性決策。這個階段很接近所謂的「實證政策立案」,過去的各種決定會促成怎樣的成果指標,依據過去的資料來驗證其效果,加以執行。

每個政策論點都會展開這種分級燃燒循環。因此我們可以說──

無意識民主主義=
(1)實證發現目標
+
(2)實證政策立案

就這樣,選舉不是用來聽取民意的唯一終極辦法,它已降級成了(1)實證發現目標,根據證據來發現目的所採用的眾多資料來源之一。

民主主義不是人們手動前往投票所刻意執行,而是自動自發,逐變成在無意識下執行。人們平時只要邊喝拿鐵邊打電玩就行了,當演算法的價值判斷或推薦、選擇出狀況時,再介入抗拒,這是人們主要扮演的角色。人類的政治人物會逐漸消滅,原本扮演吉祥物,接受市民的狂熱和憤怒的政治人物,這種角色會逐漸被替換成貓、蟑螂、數位虛擬人物。

無意識民主主義是大眾民意的決策(選舉民主主義)、少數菁英選民的決策(知識型專制主義),以及資訊和資料的決策(客觀的最佳化)所融合而成。從周邊開始變得繁茂的無意識民主主義這種雜草,會讓因既得權益、中間組織、既有的陋習肥大化而無法動彈的現有民主主義變得乾枯,使適合二十二世紀民主主義的土壤變得肥沃。

無意識資料民主主義的構想並非科幻。科幻是將想像力發揮到極限,接觸可能的世界與不可能的世界之間的交界,將可能的事擴展開來的一種做法。得不切實際,非現實所能企及,這才有其價值。

而本書的嘗試恰好相反。我想試著接近未來的俗世。雖然這觀念還沒滲入人們腦中,但只要有人提到,就能理解。讓人們能坦然接受它,這是我的目標。「能正確預測『應該要有的事件』,這點與自由奔放,任憑想像力馳騁的科幻小說,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6」,無意識資料民主主義與其說是構想,不如說是預測。
C.一開始想先解釋一下
對政治、政治人物、選舉,全都不感興趣

本書的目的很單純明快。那就是重新思考選舉和民主主義該如何設計才好,提出各種改造方案。就只是這樣。

不過,我得先坦白說件事。對政治、政治人物、選舉,我全都不感興趣。感覺就是……不管怎樣都無所謂。

一群穿西裝的大叔,像皮克敏(編輯註:任天堂開發的一款遊戲,角色造型是像植物般的生物。)般滿出的景象,就算是恭維,要說這幕景象美麗如畫,也實在說不出口*7。就像是學生時代的班長直接變老的中老年人,手拿稿子照本宣科,淨說些美麗的辭句,背地裡展開血淋淋的粗暴權力鬥爭。為了議員或大臣的地位,或是掌握權力和人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貪得無厭。想要帶著笑容,開心過日子的人,最好別接近他們。

我不看報紙,也幾乎不看電視,但每次碰巧看到政治(人物)或選舉相關的新聞,就覺得自己朝無趣又老舊死板的人又接近了一步。雖然有意外的機會,每週會和知名政治人物交談,但總是覺得很難受,就像在動物園裡觀察珍禽異獸般,很想悄悄退場。

然而,這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契機。

我以及許多人應該都不感興趣的這群妖魔鬼怪,卻掌握著社會的未來,以及我們生活的走向。不管怎樣的大企業,不,企業規模愈大,愈會戰戰兢兢地揣測政府日後的限制與方針。大學和學校也都很擔心哪天來自政府的補助金會被砍,拚了命討好巴結官員或政治人物。猛然回神才發現,因為被政府徵收的消費稅和社會保險費,使得實際收入愈來愈少,只差最後一步,出國旅行就要成為只有上流國民才有能力享受的奢侈品。或者應該說,現在已經是這樣。

腦袋裡明白,政治是重要的大事,但內心就是不為所動。政治、加以束縛的選舉、民主主義,就算放著不管,人們也還是會思考,或是想展開行動,有沒有辦法做到這點?挑戰這個難題,是本書隱藏的目的。坦白說,與其說是為了讀者,不如說是為了我自己。為此,我採取了兩個策略。

(1)對於政治、選舉、民主主義,用稍有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創造出重新思考的快樂和有趣之處(創造出「內」在的興奮)。

(2)透過政治、選舉、民主主義,或許能讓這世界朝更好的方向改變。為了給人這樣的預感,針對選舉和民主主義該如何改造,如何參與才好,在此提出往各種方向邁進的策略和構想(創造出「外」來的報酬)。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