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麥肯錫學到的一流工作術: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優秀?那些舉世公認的一流菁英,究竟是怎麼思考、怎麼工作的呢?

  • 作者:富坂美織
  • 譯者:劉愛夌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5/07/31

  • 定價:260元
  • 優惠價:79205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970-4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企管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超一流人士的「思考術」!分秒必爭的「時間活用術」!
解決難題的「工作術」!拓展人脈的「交際術」!精益求精的「成長術」!

那些舉世公認的一流菁英,
究竟是怎麼思考、怎麼工作的呢?

● 沒自信也要回答「YES」!
● 累積自己的「微主張」!
● 找出公司前20%「值得學習的人」!
● 電子郵件絕不用「附加檔案」!
● 表達意見,但不堅持己見!
● 人會因為說「不」的方法而分出高下!
● 職場上不需要「真正的自我」!
● 想解決問題?「問」就對了!

從小到大,一直在同一套「應該怎麼做」的價值觀中長大的作者,毅然放下美女名醫的頭銜,下定決心出國深造,才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

從留學哈佛到成為麥肯錫顧問,她得以近距離觀察身邊這些被全世界公認第一流菁英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和思考習慣,發掘出「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優秀」的秘密。

無論是麥肯錫式的「聚餐術」還是電子郵件「鐵則」,無論是「神經質時間運用術」還是學習借助他人的力量,只要掌握住這39個關鍵,就能讓你的思考力、學習力、溝通力、競爭力大幅提升,不管走到哪裡,都是最搶手的人才!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前美國麥肯錫顧問Gary Lewis、CAREhER共同創辦人周明緯、謀略大大創首席顧問陳其華、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黃越綏、日本立教大學經營學部特任副教授鄭秀娟 逐夢推薦 ●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關於作者
富坂美織

1980年生於東京,婦產科名醫,前麥肯錫顧問。

2005年自順天堂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實習,隨後進入愛育醫院擔任婦產科醫師。2009年遠赴美國哈佛大學公眾衛生研究所攻讀碩士,並於一年後取得學位。在就讀哈佛期間曾參與中國醫療計畫、非洲母子保健宣傳等活動。

2010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擔任製藥業合併案、疫苗相關事業等顧問工作。目前任職於山王醫院,專司生殖醫學、不孕症、內視鏡等治療。她同時也是日本婦產科學會、日本醫師會認證的專業醫師,並活躍於演講、寫作、電視評論、流行時尚等多重領域。

另著有《自信加乘:哈佛的邏輯力、麥肯錫的樂觀力、醫師的人力》、《「兩人」共學的懷孕、生產、不孕教科書》等多本暢銷書。

內容試閱
沒自信也要回答「YES」



我曾兼任過許多醫師以外的工作,像是寫作、演講,偶爾也會上電視和廣播節目。每當接到新型態的工作邀約時,我都盡量讓自己回答「YES」。

挑戰新事物也是一樣。決定考哈佛時、決定應徵麥肯錫時,我其實都沒有「自己一定做得到」的自信,甚至心中充滿不安:「事情真的能順利進行嗎?」

無論如何,心定下來是最重要的。下定決心後,再來思考「怎麼做才能讓事情順利進行」。

曾有晨間新聞節目邀請我擔任評論人,我對評論相當有興趣,收到邀約時心情非常雀躍。

但沒想到,最先邀我的竟然是一個現場直播節目,這讓我非常緊張。因為如果是錄影播出,真出了糗還可以想辦法補救,但現場直播卻是一鏡定生死,沒有任何補救的機會。

若不能做出精闢的評論,不但自己出洋相,還會給在場的主持人、來賓、製作人添麻煩。

即使如此,我還是依照往常的流程,先回答「YES」。

節目開始前,不安占據了我的心頭,但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就結果而言,雖然我不知道當天的表現是好是壞,總之我用自己的方式錄完了全程。

想要踏入全新的領域,就必須下定決心、做好準備。為了那次節目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不但要研究其他新聞節目、確認每一則新聞報導,還要學習高超的評論技巧。

看到我的態度與決心,攝影棚的工作人員都真心誠意地協助我。

主持人、來賓也拚了命地做球給我。為什麼呢?我想,一定是我當初一口答應了節目邀約,明確地告訴他們「請務必讓我試試看」的關係。

如果當初我的回答是「我沒什麼自信耶,請給我一些時間考慮一下」的話,他們的態度應該就不是這樣了。

當你展現出強烈的意志,告訴別人「我願意做」時,對方感受到你的幹勁和熱情,絕不會吝於伸出援手。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但也有人讓到手的機會就這麼飛了。能不能抓住機會,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毫不猶豫地說出「YES」。



找到「值得學習的人」



組織理論中有一套「二六二法則」。

一個組織當中,約有二十%是帶動組織前進的人,這些人精明幹練、只一心追求達成目標;接下來的六十%是工作能力「普普」的中間階層,他們要在菁英的帶領下才能一一完成任務;剩下的二十%呢?也許這麼說不是很好聽,就是公司的拖油瓶。

幾乎所有組織都脫離不了這個結構。

「既然如此,把最後兩成扯後腿的員工統統解雇不就得了?這麼一來不但公司的實力更堅強,未來也更有發展性不是嗎?」──你是不是也這麼想呢?但有趣的是,如果真的解雇了底層的兩成員工,又會從原本中間階層的六十%中形成新的二十%。無論解雇幾次,都無法脫離這套結構。

麥肯錫的結構亦是如此。麥肯錫錄取的員工都是「菁英」,剛進公司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一定屬於最上層的二十%,會這樣想也是無可厚非,畢竟麥肯錫是只有優秀人才才進得來的地方。然而這樣的情形在過了幾年後,還是會和其他公司一樣形成「二六二」結構。而這套「二六二法則」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目前仍沒有定論。



表達意見,但不堅持己見



在日本「有主見」其實是有損他人觀感的。日本人不喜歡製造意見衝突的尷尬場面,而美國則恰恰相反,他們認為不把意見說出來代表你藏私,又或是根本「沒料」。

只要是人,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美國男性認為既然男女雙方都是成熟的大人,就應該互相提出看法、彼此了解,不過,太自以為是的人還是會被討厭啦!

美國情侶在討論小事時,不太會聽到女生對男生說「都依你」。

他們不會刻意迎合對方,而是直接了當地說出想法,彼此主張意見。若意見相左再討論該怎麼解決,互相讓步、達成共識──這才是美國人眼中的「溝通」,他們熱衷於意見交流,對「爭論」也樂在其中。

「有主見」和「耍任性」是完全兩回事。

這……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