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家裡也不能放鬆」?
「什麼地方最能讓你感到放鬆、療癒和自在?」
如果有人這麼問你,你會回答「我家」嗎?
想像你正在旅行,住到一間無論地理位置、裝潢擺設或服務品質都無可挑剔的旅館。
不管這段旅程有多豐富精采,每天嚷嚷著:「真不想回家!」然而一旦結束旅程、踏進家門,坐在熟悉的沙發上時,就會忍不住心想「還是自己的家最好……」相信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即使不是旅行,每天出門工作或辦事,一回到家裡放下包包的那一刻,或是換上居家服、卸完妝時,你一定會感到放鬆,打從心底覺得舒適自在。
家是這個世界上最令自己放鬆、療癒的地方。「家」對我們而言,原本是這樣的存在。
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待在家裡不僅無法放鬆、也無法療癒……換句話說,「家不是一個舒適自在的地方」。
若是家人之間出現問題,每天爭執不休,或由某個人掌控大權,其他家庭成員必須完全聽命於他,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卻讓人無法安心……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嗯,恕我直言。
當一個家令人坐立難安,一想到要回家時心情便開始煩悶,就算待在家裡也無法放鬆……
這表示你的家一定很雜亂。
你每天回家時,第一個看到的物品是什麼?
出門前用完後沒有收拾的化妝品?喝到一半放在桌上的咖啡杯?還是早上換下來就丟在一邊的睡衣?
在外辛苦工作一整天,拖著疲累的身體打開家門,看到的卻是這樣的光景,相信任誰都無法提起精神來。
我剛剛所舉的例子,全都是「趕著出門留下的殘局」。各位請試想,如果咖啡喝完之後,順手將杯子放到廚房裡;換下睡衣就立刻摺好收起來,便能讓家裡維持乾淨整潔。
若家裡雜亂的原因,很明顯是「用完的東西沒有立刻收拾整理」,那問題還不大。
不過,實際情形又是如何?散亂在你家四周的物品真的都是「昨天或今天才拿出來用的」嗎?我想絕大部分應該都是「不知道是何時拿出來用,也不知道已經放了多久的東西」吧?
桌上鋪滿了報紙、傳單、收據、信件,以及上班途中拿到的折價券。不僅如此,還有朋友旅行回來送的貝殼裝飾筆筒,裡面塞滿還能用以及沒水的筆;地上堆著摺好之後「打算等一下再收起來」的乾淨衣物、疊成一落落的報紙、隨手塞進電視機旁縫隙的漂亮紙袋;廚房吧檯邊散落一堆免費面紙……
各位覺得如何?你的家是不是也這樣?
我相信一定有讀者會為自己辯駁:「我家的確是這樣,不過那些都是用得到的東西,全都是必需品。」
說的沒錯!雜誌裡介紹了許多令人感興趣的店家、各種實用資訊;路上發送的免費面紙放在吧檯旁,隨時可以拿來擦桌子;桌上的收據則是待會記帳,要貼在家計簿上用的……所有物品都有不能丟的理由。
不過,這種想法為你的家帶來什麼結果?明明已經打掃過了,卻依然凌亂不堪,看起來就像沒整理過一樣。更糟的是,這樣的環境會讓人心情煩躁,感到很不自在,就算待在家裡也無法放鬆……
相信不用我多說,各位也一定很清楚,再這樣下去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所以一旦時機成熟,你就會告訴自己:「我要改變。」決定開始奮起振作。
「收納術」讓家裡愈來愈亂
凡是想要「改變現狀」的人都察覺到一件事。
那就是「我家之所以凌亂,是因為所有物品都沒放在『應該在的地方』。」
於是買衣物籃來放換下來的睡衣,再用資料夾分類收據;在家中放個雜誌架或大小適中的書架,整齊收納起雜誌。容易顯得雜亂的攜帶型面紙,放在可愛的盒子裡。原來的筆筒已經塞不下了,於是再買一個新筆筒放多出來的原子筆。
發現了嗎?不擅長整理的人,到最後都會被「善用收納術就能像變魔術一樣,讓家裡變整潔!」這句話所吸引。
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本「收納工具書」,參考收納書裡的內容購買各式各樣的商品。去百圓商店或居家用品大賣場,大肆採購各種收納用品,接著再到家具行買收納櫃或抽屜櫃。
組好收納櫃之後放在家中角落,在抽屜裡放好幾個小盒子,將各種物品分類收納,再將所有零碎的小東西放在相同設計的籃子裡。大費周章的結果,只能大致整理散亂的物品,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環顧四周,卻還是有許多收不完的東西,散落在地上與桌上,於是便決定留到下次再處理。通常做到這個程度,一般人都會很有成就感,相信各位也是如此。
如同自己也成為「收納達人」一般,令人覺得意氣風發,開始夢想著從今天起我每天都要好好整理家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遺憾的是,這樣的情形無法長久。
我舉一個很小的例子來說明,各位就能理解。假設你在家裡放了一個可愛的籃子,將所有洗好的毛巾都摺起來放進去。當毛巾數量與籃子容量剛好契合時,不僅收取方便,也容易清洗,可以輕鬆維持在整齊的狀態。
不過,如果毛巾的數量原本就太多了,又要硬塞進籃子裡收納,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每次拿毛巾都會把其他毛巾也一起抽出來,要把洗好的毛巾放進去時,還得用手擠出空間才能硬塞進去。如此一來,想要天天維持整齊,便成為一種壓力。
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將洗好的毛巾堆在籃子上」的狀態……
各位覺得如何?相信你一定也經常遇到同樣的狀況。到了這個地步,家裡會變得比以前還亂。以前家裡的亂源只有物品,到頭來連「收納用品」也成為幫手,讓居住環境亂上加亂。
是誰讓家裡變成這樣?
沒錯,就是你自己。
一開始就是你自己把家裡弄亂,然後再費盡心思努力整理,最後以失敗告終。整個過程令你時而焦慮不安,時而沮喪落寞……實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可以斷言,家裡的亂源就是你自己。不過,這不代表你是一個「生性邋遢的人」或「不會整理家裡的廢人」。
為什麼家裡會凌亂?為什麼你不會整理?
首先,就從找出這些問題的原因開始做起吧!
愈來愈多的物品、愈來愈會堆東西的自己
通常家裡雜亂不堪時,我們都會這樣安慰自己:「因為我不會整理。」
不可否認的,「整理」是維持家中整潔不可或缺的要件。不過,誠如先前所說,我們都會因為「想要認真整理而讓家裡變得更亂」。
聽到我的說法,各位或許會覺得奇怪,事實上,家中是否整潔與「會不會整理」、「懂不懂收納術」無關。正因為一般人都不明白,這些耍小聰明的收納技巧,並不會讓家裡變整齊,才會讓家裡一直處於凌亂狀態。
無論再怎麼整理,卻依舊雜亂的原因其實相當簡單。
那就是家中物品太多。
想像你走在熱鬧的大街上,看到某個廠商正在舉辦活動。此時你看到前面有人在發送贈品,好奇對方在送什麼,於是沒想太多便擠進人群中,來到促銷小姐的身邊。走過促銷小姐面前時,對方熱絡地說:「歡迎參考看看!」你下意識伸出手收下贈品。走到一半,拿出剛剛收下的贈品,才發現那是一枝原子筆。接著心想:「什麼啊!原來是原子筆。」仔細端詳後發現筆身印著大大的廠商名稱,尾端還掛著廣告吉祥物的吊飾。
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家裡已經有很多筆,包包裡還有筆身更細的筆。這枝原子筆對你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儘管如此,你仍認為「不過是一枝原子筆,多了也不吃虧!」於是決定帶回家。後來往前走了一段路,發現另一個廠商在舉辦活動,促銷小姐同樣拿了一枝原子筆給你,雖然覺得「這已經是第二枝筆,拿了好像也沒用。」但還是忍不住收下了。
當天回家之後,從包包裡拿出兩枝原子筆(都印著廠商名稱&掛著廣告吉祥物吊飾),此時你會怎麼做?把筆拿去回收?還是丟掉手邊已經沒水的原子筆,將這兩枝原子筆放入筆筒中?
如果你屬於「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家中凌亂問題」的人,相信答案是以上皆非。你會直接將帶回來的筆塞進滿滿的筆筒中。只有老天知道,使用那兩枝筆的日子何時才會來到。
每當我這麼說,就會有人反駁我:「丟掉還可以用的東西太浪費了吧!」或用「現在要講究環保。」的說法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若真心認為「太浪費」或「講究環保」,就算是免費贈送的物品,只要用不到就不應該拿。
各位不妨仔細想想,自己是否也經常發生這樣的情形?
一般人都捨不得丟掉街頭發送的試用品或朋友送的禮物,以前常用的東西就算現在不用了,也會繼續留著。還有原本以為很好用,買回家之後才發現根本派不上用場,就這麼收在櫃子深處的商品……
相信各位已經察覺到,就是愈來愈多的物品以及愈來愈會堆東西的自己,讓家裡堆滿各種雜物。
日文有句話叫「整理整頓」,是打掃整理的意思。現代日本人會將「整理」與「整頓」放在一起使用,事實上,這兩個詞原本的意義大不相同。
根據《廣辭苑》的解釋,「整理」就是調整雜亂狀態,恢復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