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的成功密碼:首創「內向基因測驗」,找出自己的內向特質,用「靜」爭力改變世界!

Leise Gewinnt

  • 作者:朵麗絲.梅爾丁
  • 譯者:黃秀如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3/04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2610-4-3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用靜爭力改變世界!

德國《商業日報》評選為2014年法蘭克福書展最佳商業書籍!
Amazon書店讀者★★★★★極力推薦!

安安靜靜地做自己,
你會發現,「內向」是成功者最大的秘密武器!

美國總統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蘋果電腦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暢銷作家J. K.羅琳、村上春樹……這些人的共通點是「內向」,並且將內向者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世界上有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都是內向者,內向者一直在默默地改變這個世界。內向者擁有許多寶貴的特質,是外向者所缺乏的,德國溝通權威朵麗絲‧梅爾丁博士便首創「內向基因測驗」,將內向者的人格特質分成「雄才大略型」、「書呆子型」、「超級敏感型」和「繭居族」等四大類型,讓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測驗,找出自己究竟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內向者,而即使是外向者,也可能具備某種隱藏的內向特質。

書中並針對每種類型的內向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經常遭遇的問題,從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和維繫友誼、如何在聊天對話中表現自我,如何拒絕邀約、上臺簡報……到如何當主管,展現內向者的領導風格,均提供了最實用的指南,幫助你善用自己的優點,徹底發揮「靜」其在我的影響力!

關於作者
朵麗絲.梅爾丁Doris Märtin

語言和文學博士,目前是德國行為準則協會的成員,擔任該協會的媒體發言人和訓練專家。身為企業語言培訓諮商師及撰稿人,多年來協助企業建立和顧客之間的高效率溝通。

1990年起開始撰寫語言、溝通和人際互動方面的書籍,並已出版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俄國、日本、韓國等多種語文版本。

作者個人網站:www.dorismaertin.de
內容試閱
前言、沉靜的奢華:為何大嗓門在尋找安靜的你已經有的東西?



我們常在文學和電影中見到典型的內向者:歌德作品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主角維特、《傲慢與偏見》中寡言的達西先生、《哈利‧波特》中的妙麗‧格蘭傑,以及小說《飢餓遊戲》中思緒縝密、考慮周延的女英雄凱妮絲‧艾佛丁。除了書中世界,我們也經常在現實生活中遇見這類人,例如演員艾瑪‧華森、高爾夫球選手馬丁‧凱梅爾、服裝設計師加布里勒‧史特瑞勒、《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等人。這些人都不愛聲張,默默達成目標;對於隱私極為慎重,絕不公開私生活;他們予人純樸的印象,並不會將自己包裝成重要人物;他們事業有成,即使置身人海,也很難忽略他們的存在,都是一些有趣的人物。儘管如此,被人群包圍時,他們的反應極為敏感,往往十分不自在,甚至到了害羞的地步。也就是說,所謂的性格內向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主觀世界強烈連結的人,而「內向」這個詞,便是由拉丁文的「intro」(往內)和「vertere」(轉向)組成。

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到處都是:



˙公司有位女同事,她往往比其他人更早到辦公室,因為在不受干擾、沒人盯著的情況下,她最能專注的構思自己的企劃案,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因為抓住了突如其來的靈感,使得公司成為業界冠軍,這樣的資訊專家卻為了在公司慶祝會上必須站起來說幾句話,羞得兩隻耳朵都紅了。

˙放學後,小孩不願意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也不想出門和朋友踢足球,反而寧願待在自己的房間作白日夢或思考一些事情。

˙一位受歡迎的演講人覺得,和走進坐滿了聽眾的大廳、在眾目睽睽之下站上講台相比,置身於氣氛輕鬆的閒聊環境中,反而更令她感到害怕。

˙陪著孩子來到公園兒童遊戲區玩耍的媽媽,寧願坐在一旁看報紙,也不願意和其他的家長閒話家常。

˙專注聆聽下屬報告的主管,聽完當下不置一詞,只是沉默地思索會議內容。隔天,他卻寫了封電子郵件給下屬:「你的建議說服了我,請按照你的想法繼續往下做!」

˙你有位朋友,在朋友聚會時,通常不怎麼愛說話,但只要一跨上腳踏車,朝著阿爾卑斯山口奔馳而去時,就顯得神采奕奕,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像你們這樣回歸自我的人,處事態度趨向於保留或退卻,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在我們這個時代,受人歡迎的理想人格特質不外乎:樂於與人接觸、個性平易近人、擅長與人溝通等,上述標準卻和你們的特質背道而馳。你們很難裝出熱情的樣子主動問候別人,或者和不熟悉的人聊天。這種與眾不同的表現,常讓外向的人摸不著頭緒,甚至將你們的做法視為缺陷,或看作對他人的侮辱。外向者認為和其他人相處、參與群眾活動都是理所當然的,於是冷淡的內向行為模式,很容易被解讀成不合群、拘謹、放不開的行為。擁有容易令人誤會的內向人格,再搭配上引人注目的事業成就、特別細膩的心思、或讓人詬病的傲慢感,讓一切雪上加霜。

實際上,不管是內向、羞怯或敏感的人,都並不沉悶無趣,也不畏懼與人來往,他們的表現只是和外向的人極端不同罷了。從生理上來看也是如此,內向者從一出生開始,腦部活動力就比外向的人高,對刺激的反應比較強烈,對多巴胺這種提高感知能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更加敏感。於是在日常生活中:



外向的人可以同時接收很多的刺激,但對於個性較安靜的人來說,這一切卻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承受範圍。



為了擺脫日常生活中的紛亂,也為了幫自己充電,他們會需要很多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吃完飯後,當外向的人約了朋友出門看電影時,內向的人卻寧願待在家裡自己一個人看藍光DVD。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畏懼世界、害怕人群或不喜歡與人聊天,主要的原因是,獨處是他們最深沉的心理需求。於是當外向的人著迷於大型慶生會或和一大票朋友聚會,內向的人卻認為,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獨處,或和三、兩位熟朋友相聚。

外向者和內向者對世界的感受如此的不同,以致於有時候對彼此感到十分陌生,就好像外星生物遇上地球人一樣。對於內向族群來說,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往往讓他們感覺自己好像來錯了星球。對他們來說,德國高鐵上的手機鈴聲,就像在參加好朋友舉辦的三天婚禮慶祝會時,持續縈繞耳邊的喧囂一樣:整個世界忽然變成由瘋狂刺耳的聲音組成,失去了令人安心的寧靜。

然而,情況正在隨著時代轉變。市面上出現了引起廣泛討論的專業書籍,比方說蘇珊‧坎恩所著的《安靜,就是力量》和希薇亞‧洛肯撰……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