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2

  • 作者:金哲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9/02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3313-6-4
  • 系列:知史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中國歷史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辛亥革命成功了,
中國卻無法成為現代化的民主國家?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高人氣作者繼《國父「們」》後,帶你深入中國近代史上最關鍵的轉換時期!

他們精明幹練、雄才大略,
他們趁勢而為、獨裁專權。
時代因為他們的主政而大步前進,
卻也因為他們的野心而向下沉淪……

清朝進行現代化改革,真正的幕後推手竟然是慈禧太后?
臨時大總統寶座,袁世凱才眾望所歸,孫文只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誰說北洋軍閥全是一群大老粗,他們其實是當時的頂尖人才?
北洋有三傑,分別是一龍、一虎,還有一條狗?
大家都說是袁世凱暗殺了宋教仁,但原來孫文也是嫌疑犯之一?

當我們在教科書上讀到清末民初的歷史時,常常只有一種感覺:亂、好亂、非常亂、簡直亂得一塌糊塗!為何當時的中國會這麼亂?因為這是新舊價值觀的衝突下,所必然產生的震盪。

以這個過渡時代的代表人物袁世凱為例,他一方面在機緣巧合下,成為民主共和國的創立者,另一方面卻擺脫不了傳統皇權統治的影響,以致最後落得「與時代脫節的落伍獨裁者」的歷史評價。為何他會誤判形勢,做出錯誤的抉擇,導致身敗名裂的下場?他的選擇究竟是性格使然,還是時代造成的宿命?

金老師援引豐富的史料,以幽默的筆法,帶領我們深入這段中國近代史上最關鍵的轉換時期,從「第一共和」的民主試探,到「洪憲帝制」的倉皇落幕,也讓我們得以看到那些歷史人物的精明和糊塗之處。而在新舊價值觀交替之際,該如何轉換思考,才能看清時代潮流的變化,更是每一個現代人都必須深思的課題。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教務主任】宋怡慧、【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任副教授】李逢堅、【「說書 Speaking of Books」主編】陳建守 非看不可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金哲毅的歷史書融合了歷史的真實,也雜揉了小說的趣味,更深刻地是,讓我們去思考:過去的時空與人物,相對於現在的我們,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提醒了我們什麼?當我們打破既有的框架,對歷史重新解構、重組時,歷史不再是是非題,而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認真討論的人生問題了。――新北市立丹鳳高中教務主任 宋怡慧

金老師在校園從事歷史教學,他了解中學生的現況、特質、想法與問題,同時也了解當前歷史教材內涵與教學限制,書中豐富的歷史脈絡及多元角度,是實施有效教學的討論素材。本書不僅可以做為學生自行閱讀的材料,更能讓苦於學習這段歷史的學生,對歷史課本中的歷史,有另一番貼近與認識。――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李逢堅

金老師以其生花妙筆,重新演繹民國肇建之後的這段,讓學生內心常感天人交戰的歷史。他一方面詼諧逗趣地介紹這些人物的生平梗概,還設計訪談的橋段,總有令人會心一笑的情節;另一方面則調轉筆鋒去剖析時代悲歌下的權力分配、政治角力和金權政治,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好書。――「說書 Speaking of Books」主編 陳建守

關於作者
金哲毅
由於正在摸索老師的價值及意義,所以自號「老ㄕ」,目前正在各學校間流浪。
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說好聽點,是個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科班生;說坦白點,是一個平常喜歡聽故事、說故事,現在能有機會寫故事的幸運兒。
著有《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野心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2》、《繼承者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3》。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戰國名將
臉書專頁: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內容試閱
袁世凱的手下們



現在提到北洋軍閥或是北洋政府的官員,舊版課本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們是一群只懂吃喝嫖賭、燒殺擄掠的草包。我還記得課文中有這麼幾句話:「陸榮廷、張作霖是土匪出身,曹錕是賣布的、吳佩孚是算命的……」老ㄕ告訴各位:「那是誤解啊!」

土匪陸榮廷其實是出身南方的桂系,並非北洋集團的一份子;馬賊張作霖則在民國建立以前,根本不歸屬袁世凱的管轄。至於真屬於北洋體系的曹錕、吳佩孚,雖然早年不得意,可之後都是從清朝官辦的軍校──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和日後眾多同樣出身軍校體系的革命黨人(像是蔣介石),半斤八兩,就別大哥笑二哥了。

曹錕、吳佩孚在北洋集團中尚屬於二線人物,若真要審視一線大咖的經歷,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清末民初時代的菁英。為了證明所言非虛,我特地從文、武兩方面挑出其中佼佼者,讓大家認識。



北洋軍師──徐世昌

凡是霸主,身旁總要有個能相輔相成的軍師,如同劉邦有張良、曹操有荀彧、李世民有房玄齡,而袁世凱的軍師則是─徐世昌。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生於河南省衛輝府府城。

這位出身窮苦家庭但勤於讀書的老兄,在二十四歲那年遇上了有同鄉關係的袁世凱,兩人是一見如故,立刻相拜為結義兄弟。當時袁世凱豪邁地說:「菊人兄,妙才也!這有二百兩銀子(折合新台幣約二十萬),送你作為盤纏和在北京的花費。」徐世昌就在此資助下參與科舉考試,然後考中進士,還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這時大家會問:「庶吉士是什麼?很了不起嗎?」

答案是……真的很了不起!雖然庶吉士官位低薪水少,負責職務是:修史編書、掌文詞翰墨,這一類文書處理的打雜工作。但是從明朝開始,掌握國家機器中樞決策的內閣(清朝則是軍機處)就有一條潛規則:「非翰林院出身,不得入閣。」也就是說,這些在翰林院打雜的庶吉士,如果運氣及才學足夠,多年後極有可能成為部門高級主管,更有可能成為僅次於皇帝的政治掌權者。因此,庶吉士通常只有全國前十三名的成績優秀者才能擔任。

徐世昌有此身分,代表他是大清國前途不可限量的政治潛力股,然後有一天,

正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對他說:「菊人兄,小弟希望你能來小站協助我打理軍務。」

幾乎所有人聽到這消息,全都笑彎了腰!中國官場文化向來「文貴武賤」,徐世昌怎麼會放下翰林院庶吉士的主流升遷機會,跑去當個地位不高也無發展前途的軍務官?

接下來幾乎所有人驚訝得下巴都要垂到地面,因為徐世昌……答、應、了!

他先是利用翰林院官員的身分四處活動,幫袁世凱籌建新軍,後來索性加入其中,擔任秘書長和參謀長,成為毫無科舉功名出身的袁世凱手下一介幕僚。當時很多人都笑徐世昌傻,可徐世昌卻堅信:「跟著袁世凱,那才是前途無量。」

徐世昌是對的,隨著袁世凱官運亨通,他也跟著平步青雲。比如:徐世昌當上巡警部尚書,是袁世凱推薦的;徐世昌當上出洋考察五大臣,是袁世凱推薦的;徐世昌當上欽差大臣及東三省總督,還是袁世凱推薦的。

在此期間,袁世凱也屢次獲得徐世昌相助,得以克服多次危機。像是小站練兵時,袁世凱被人控告克扣軍餉、誅殺無辜,是徐世昌利用庶吉士時期在中央朝廷累積的人脈,找到了查案官員,並利用私交請他從寬處理,使袁世凱避免一場彌天大禍。

往後,袁世凱差點被人要了老命,是徐世昌鼓動眾多大臣為袁世凱求情,才使他只被削去官位,保住性命;也是徐世昌在武昌起義後,力薦袁世凱復職好重新領導軍隊,使袁世凱得以掌握資源,在亂世縱橫捭闔,最終攀上人生的高峰。

能和袁世凱相輔相成,並成為橫跨軍政兩界的斡旋者,北洋集團的眾人無不以「老相國」尊稱徐世昌。袁世凱更曾說:「天下翰林能入眼的,只有三個半,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徐菊人!」


more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