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

錢買得到幸福嗎?:關於金錢,殘酷無情的實話經濟學

  • 作者:佐藤一磨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5/05/05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650-40-0
  • 系列:我思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社會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

金錢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這本書,將徹底解開許多人追尋一生的答案。


・人生的幸福低谷將在48.3歲時來臨?

長子的學歷和年收入通常會比較高?

升上主管,坐擁高薪厚祿,幸福度一樣不會提升?

妻子是高學歷者時,家庭收入反而更差?

・經濟狀況越好,孩子的幸福感就越差?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日常開銷、出國旅行、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小孩教育……人只要活著,就離不開「錢」這個字,不管想做什麼事情,沒有錢都是難以達成的。那麼,有錢,就可以得到幸福嗎?

日本頂尖經濟學家佐藤一磨,將現代人的「幸福本質」以最新科學證據加以分析,並將金錢、工作、結婚、孩子、離婚、家庭構成、性別、年齡等每個人生命階段的變化,進行數據化的深入解析,進而得出無比驚人的結論!

有弟弟的長女,年收入通常比較低?到底要賺多少錢,我們才能達到幸福的「頂點」?妻子無業時,反而是丈夫幸福程度最高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幸福?看完這本書,你將更能夠了解人性的實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

關於作者
佐藤一磨
1982年生。
拓殖大學政經學院教授。
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畢業、同一所大學商學研究科後期博士課程學分修畢,商學博士。
待過外資經營顧問公司、明海大學,從2016年起,擔任拓殖大學政經學院副教授,2023年起升任教授。
專攻勞動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幸福經濟學。
已婚,育有一子。
目錄

前言

序章 「幸福」的測量方式

第一部 金錢與工作篇

第一章 用錢買得到幸福嗎 ──金錢與幸福的經濟學
有錢就能得到幸福嗎?
幸福在一千萬日圓年收達到頂點
根據最新的研究,愈有錢,幸福度也愈高
所得落差會造成幸福度的落差嗎?
即使經濟成長,幸福度一樣沒提升
因為與他人比較,幸福度也跟著改變的原因
經濟成長,造成孩子的幸福度下降

第二章 出人頭地就能變幸福嗎 ──工作與幸福的經濟學
高升與幸福度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位階愈低的人愈不健康」是真的嗎
愈健康的人愈能高升,但有礙心理健康
升上主管,幸福度一樣不會提升
如果妻子是主管,丈夫的幸福度會降低
「妻子為主管」的缺點
夫妻的工作方式對配偶帶來的影響
女性活躍推進法讓男性變得不幸嗎?
只有大企業增加女性主管
男性的工作滿意度因女性活躍推進法而降低

第二部 結婚、育兒、離婚篇

第三章 結婚後能得到幸福嗎 ──結婚與幸福的經濟學
被施了魔法
單身男性的幸福度最低的原因
結婚的對象是怎樣的人,幸福度會比較高?
「妻子學歷較高的夫妻」正不斷增加中
日本的夫妻最多的學歷組合是哪一種
「妻子高學歷」,則家庭年收較低
和比自己年輕的對象結婚,比較幸福
與年紀較小的對象結婚的優點,十年就會消失
在日本,與年長的男性結婚的女性減少
「長男的媳婦」幸福度低?
「獨生子」增加帶來的影響
就算是「夫妻感情不睦的婚姻」,一樣能幸福嗎?

第四章 為什麼「有孩子的女性幸福度低」 ──育兒與幸福的經濟學
孩子真的是幸福的象徵?
有孩子的女性,生活滿意度較低
有了孩子,幸福度就會下降的三個理由
造成幸福度下滑的最大原因是「金錢」
造成夫妻關係急速惡化的契機
有孩子的高齡者,生活滿意度低
孩子令高齡的父母滿意度下滑的原因
照顧孫子,拉低「外婆」的幸福度
即使在歐洲,也會因「養孫」而心理健康惡化
有孩子的女性,幸福度不會提升
在美國,有孩子的女性幸福度提升

第五章 離婚後會變得不幸嗎 ──離婚與幸福的經濟學
魔法解除了
對離婚會感到大受打擊的,是男性
熟年離婚的男女差距
男性遲遲不離婚的原因
丈夫無法比妻子更幸福
從經濟學來看兩種離婚的理由
怎樣的人容易離婚?
從經濟學得知的「不會離婚的類型」
「忍耐強度」也會影響結婚對象的條件
結婚對象是映照出自己的一面鏡子

第六章 人生會因為「家人扭蛋」而改變嗎 ──兄弟姊妹的構成與幸福的經濟學
家庭構成會影響人生嗎?
有弟弟的長女vs有妹妹的長女
為什麼會有弟弟的懲罰發生?
有弟弟的長女,年收會少16%
日本也有弟弟的懲罰存在
重新轉生當長男,人生會就此改變嗎?
長男的學歷和年收都偏高的「長男附加價值」
如何避免「扭蛋」造成的不公平

第三部 男女、年齡篇

第七章 為什麼日本男性的幸福度低? ──男女與幸福的經濟學
男女的幸福度有怎樣的改變?
就算改善環境,幸福度依舊下降的「悖論」
日本的女性幸福度並未降低
日本男性的幸福度降低
高齡未婚&育兒期的男性,幸福度低

第八章 「幸福的谷底」幾歲會到來 ──年齡與幸福的經濟學
人生中幸福度最低的年紀,是48.3歲
五十歲左右,幸福度跌落谷底的原因
因應幸福度降低的方法,就是「錢」
與未婚子女同住的高齡者與獨居老人增加
與未婚子女同住,會拉低幸福度
獨居老人的幸福度,男性低,女性高

終章 經濟學導引出的「幸福條件」為何?

結語

註釋一覽

內容試閱
有錢就能得到幸福嗎?

第一個主題直接就是「金錢與幸福」。
有沒有錢,與我們的生活有很深的關聯,會很自然地對幸福帶來莫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錢,食衣住行無法隨心所欲,想必很難真切感受到幸福,反之,如果有足夠的錢,能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過奢侈的生活,任誰也會真切感受到幸福吧。
雖然明白似乎有「有錢=幸福」這樣的關係存在,但冷靜思考後,腦中會浮現幾個疑問。
首先,要有多少錢才會真切感受到幸福呢?以年收來看,是五百萬日圓,還是一千萬日圓呢?
此外,擁有(或是能賺到)的錢增加愈多,幸福也會等比增加嗎?如果這個關係成立的話,可想而知,富裕階層的幸福度肯定相當高。
本章想回答金錢與幸福相關的疑問。

幸福在一千萬日圓年收達到頂點
關於年收與幸福度,有兩位研究者於二○一○年公開一份很有名的論文。
其中一名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名譽教授丹尼爾.康納曼,他在二○○二年開創行為經濟學,因這項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另一位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安格斯.迪頓(Angus Stewart Deaton)教授,他也因為進行「消費、貧困、福利」相關的分析有所貢獻,而在二○一五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的分析結果,非常耐人尋味。
他們採用美國蓋洛普公司以一千名美國居民為對象展開的調查,來分析年收與幸福度的關係。結果得知「年收介於六萬~九萬美元(約八百四十萬~一千兩百六十萬日圓),幸福度會持續上升,但超過這個數字後,幸福度就不會再上升」。
在他們的研究中,以幾個不同的範圍來測量年收,結果顯示,一旦超過六萬~九萬美元的這個年收範圍,幸福度便不會再提升。附帶一提,九萬美元以上的年收範圍,包含了九萬~十二萬美元(約一千兩百六十萬~一千六百八十萬日圓),以及十二萬美元以上,其作為分析對象的樣本相當豐富。
康納曼名譽教授等人的分析結果,傳達了「想要變得幸福,只要能賺到七萬五千美元……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