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粉碎世界地圖並非一夕之間便成事;背後一直有人不遺餘力鼓動推廣。本書要講的,是在提爾之前與之後的那些人;他們看到了裂縫,大聲叫好。冷戰結束後,他們提出讓人意外的想法:資本主義或許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了。社會民主的超國家體制(superstate)填補了共產主義留下的空缺,政府支出只增不減。資本主義要得到真正勝利,必須更進一步。歷史終點處的局面如果不是在自由民主條件下存在的兩千餘個國家,而是幾萬個彼此競爭的各式各樣政治體制管轄區,那會如何?一位市場激進派人士就說了:「過去兩百年最強大的政治趨勢是政體權力集中化,如果二十一世紀捲土重來,那會如何?」如果我們需要創立新社會,那會如何?
一九七○年代開始,「特區」成為時髦的替代品,取代了大眾民主的混亂與笨重國家政體的蔓生膨脹。本書要講的主要思想家,他們信奉分離主義,而不是全球主義。這本書追蹤全球這群市場激進主義者,檢視他們半世紀以來尋找理想資本主義容身處的足跡。這趟旅程從香港到倫敦碼頭區(London Docklands)再到城市國家新加坡,從後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到美國新南方邦聯(neo-Confederate)與美國西部的前邊疆地區(frontier),從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的戰爭去到杜拜與全世界最小的小島,最後再到虛擬疆界元宇宙(metaverse)。支持分離是資本主義的人想望的是一種新的烏托邦:一座敏捷、永遠有行動力的資本主義堡壘,不會被尋求更平等的現在與未來的平民老百姓染指。